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专业音乐人才培养呼唤多样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专业音乐人才培养呼唤多样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本报9月30日第一版刊登的《放下乐器我还能做什么?》一文,在专业音乐院校师生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学校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办学思想等话题再次引起关注。本版将陆续刊发一些探讨这方面情况的稿件,也欢迎读者发表您的看法,来稿请发邮件至。

我国的专业音乐院校大致可分为三类,独立设置的单科音乐学院;附设于艺术学院和普通大学下的音乐学院(系);音乐师范学院(系)。另外还有职业音乐学院和民办音乐学院。目前的情况是,这些音乐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上比较趋同。特别是一些新建的音乐院校(系),往往习惯于向专业音乐院校比肩。这其中既有音乐精英教育传统规范的引导,也有专业教师的专业情结的心理呼唤。但是,如此的百校一面,千人一面,很难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文化多元化和文化的相互融合是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现代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需要高水平的纯音乐人才(音乐大师),也需要一般的音乐职业人才和能够与相关领域衔接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另一方面,专业音乐教育规模的扩大,使更多热爱音乐的年轻人迈入音乐院校的门槛。然而与过去的小而精不同的是,现在的学生在专业基础、音乐天赋、追求的目标、努力的程度及愿意付出的学习代价等方面的差异愈加突出,因此对教育的需求也各有不同。

社会和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样,这就要求专业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和规格上也必须多样化,要多层次(中专、大专、大本、硕士、博士)、多类型(表演型、创作型、研究型、教学型、复合型等)地培养音乐人才。笔者以为,专业音乐教育应兼顾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学术人才与实用人才、音乐专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

所谓精英人才,即“英才”,或者也可以说是“天才”。他们经过严格、正规的专业教育以后,很可能成为“大家”。而一般人才则是指在知识、智能及品德方面能够满足劳动职业的基本要求,并能在相应的职业中从事富有成效的劳动的那些人。

在音乐人才成长过程中,音乐天赋(音乐感觉、身体条件等)、后天努力及教育环境都十分重要。而在这三个要素中,音乐天赋最为重要。因此,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确实存在着精英(尖子)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区别。而在这两者中,前者所占的比例较少。社会既需要音乐英才,也需要大批普通的音乐工作者,因此这两种人才都应该属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范畴。

音乐院校的老师大都很爱“才”,都喜欢教尖子生、天赋好的学生。专业好的学生可以跟最好的教师学习,可以时常“吃小灶”,参加各种比赛和实践活动。而那些为数更多的一般生,则常常被忽视,这样必然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影响其心理的健康成长。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与选择性、淘汰性的应试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即要使每个在校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全面发展。面对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变化,音乐院校需要调整教育观念,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愿望、情感,因材施教。学校既要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造就德艺双馨的音乐精英,同时也要顾及到占绝大多数的一般学生的实际水平,多给他们以鼓励和帮助,使每个人在思想、业务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和进步,最终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的音乐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早出人才,不拘一格出人才”。

学术人才与实用人才

所谓学术人才,指从事理论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学术含量较高的专业教学人员。而实用人才则泛指一切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在这两者中,前者的需求量占少数。

在音乐院校中,音乐学系主要是培养音乐理论人才的,另外作曲系的少数人也有可能从事作曲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从事理论研究,需要更多的逻辑思维和理性,以及较高的文字写作能力。一般来讲,音乐人才偏于形象思维和感性,即使是音乐学系学生,在逻辑思维和理论水平方面也存有差异。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或有能力)从事纯学术研究工作,同时,这方面的社会需求也较为有限。因此,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要多样化。如低年级的时候,大家都上共同的理论基础课,而到了高年级可以细分成几个专业,如学术研究、音乐编辑、艺术管理等,并开设与这些专业相关的课程(如编辑学、管理学等)。如果学校没有条件开设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到相关的普通大学去修学分。

在我国的音乐院校中,还没有专门培养专业音乐教师的系、科或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师范主要是面向普通音乐教育)。然而,教育也是一门学问,对从业人员有着特殊的要求。虽然音乐教育中存在着师徒相传、口传心授的成分,但是作为现代的高等教育学府,光靠经验教学已然不够。因此,应加强对专业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对于那些适合并有志于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学生,学校要为他们开设教育学方面的课程(或要求他们到相关院校修学分)。欧美的一些音乐院校,既有演奏家文凭,也有教师文凭,而只有获得了教师文凭,才能在大学教书 。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就音乐实用人才而言,社会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以声乐为例,音乐会独唱演员、歌剧演员、合唱演员,虽然都是声乐演唱,但在具体的素质要求上则有所不同。因此,除了声乐基础教学以外,还要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

音乐专才与复合型人才

所谓专才,是指从事单一的、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的人才,而复合型人才则是指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适应面较广的人才。前者在确定的专业方向上更多地依靠自己所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去工作,而后者则在不同的专业方向上更多地依靠自己的一般能力和综合素质去工作。

过去,我们的音乐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音乐创作、表演、理论等专才,而如今,社会需要更多的是复合型音乐人才,如艺术管理(行政管理、经营管理、教育管理)、音乐编辑、音乐社会工作者等。相比较而言,前者更强调基础学科知识的扎实与深厚,而后者的教学内容则更加综合、广泛。前者要求的是“精”、“深”,后者需要的是“博”、“通”。在目前的专业音乐教育中,只有少部分人会成为音乐专才(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而大多数人将从事复合型的音乐工作。对这两种人才施以不同的教育,是音乐院校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现代社会,一方面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又有许多的交叉和融合。要想适应不同的工作需要,就必须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本领。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音乐院校在设置专业、安排课程、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发展,要更加灵活、多样。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不同类型的音乐院校在教育资源和办学传统等方面存有差异,因此它们在对不同类型音乐人才培养的侧重上也应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