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饭煲走俏五十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饭煲走俏五十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程乃珊:当代海派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代表作有《蓝屋》、《穷街》等,并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近年关注老上海文化的研究和纪实,为多家传媒撰写专栏。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上海文学基金会理事。

作为曾经的战败国日本,在短短几年时间迅速又攀上世界强国之榜,其最震撼全球的威力,相信再不是“武士道”,而是日产电器。如今,全球再偏僻再闭塞的角落,总能找到日本产的家用电器。我的一位忘年交,二战时在亚洲战场与日军正面开过火,并亲历冲绳战役的退役华裔美国老兵麦大叔也曾无奈而半开玩笑地说:“我的儿子是做美国车销售的,我爱我的儿子,我恨日本仔,但我还是买了一辆日本车。”

日本文化对全球的影响,从Hello Kitty到寿司鱼生,可以讲人尽皆知,而日本产品从汽车到现今每个家庭必备的电饭煲,更是伴着几代地球人成长。

在人类,特别亚太区的历史中,日本作为军国主义燃起的战火,给人们带来无可弥补的痛苦,但日本民族特有的智慧、严谨和自强不息的个性,不断为全人类的文明和高质量生活作出贡献。这里且不说还是作为相对奢华的汽车或电视音响,就以电饭煲为例,1959年首批登录香港的24只乐声牌(即National ,大陆译为松下)电饭煲,是由香港企业家,被香港人称为“饭煲大王”的蒙民伟引进香港的。对这种全新的反传统的煮饭家什,毕竟市场估计无把握,他很保守地只引进了24只。当时一只乐声牌电饭煲价值4500日元,相当于香港普通人大半个月的工资。因此拥有一只电饭煲,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也是身份象征。读者应该记得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中,专做日本生意的女主角丈夫从日本带回一只电饭煲,大家都似看西洋镜的镜头吧!

然而很快的,随着香港乃至全球越来越多妇女走出家庭,这种快捷简便的电饭煲很快走遍全球,在电饭煲问世的五十多年来,只要是吃米饭的地方,就有电饭煲的存在,其年产量更达数以百万计,并在新加坡、泰国乃至伊朗等地落地生根。蒙民伟也因此成功冠以“饭煲大王”之名,成为亚洲知名企业家。他的成功史早于李嘉诚,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他的广告十分有创意且有走向世界的“野心”,那是一只以电饭煲代表地球的地球仪。广告语为:世界销量第一,香港销量第一。

1959年时,进口香港的电饭煲盖顶是密封的。不久,就改良成盖顶为玻璃的设计,这是专为香港人设计的版本。饭煲大王太了解香港人,香港人都喜欢腊肠蒸饭,如果饭煲盖密封,就不知米饭何时熟何时可以放腊肠。于是将此意见向乐声高层反映,如是经过改良,就有此经典设计。很快,香港成乐声电饭煲在日本之外第二大市场。蒙民伟开设“信兴行”,成功将乐声牌饭煲推广至世界各地,更成为唯一在松下企业持相当股份的外国人。

设计跟着时势走,

从乐声到西施功用多元

1990年香港掀移民潮,电饭煲作为以吃米饭为主的华人必要的“吃饭家什”,自然也随主人一起西移。港人喜欢煲粥,但电饭煲只能煮饭不能煲粥,蒙民伟及时弥补了这个短缺,建议当局增加有煲粥功能,并以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命名的电饭煲,成功推出新品牌“西施牌”电饭煲。用一个外国美女作名牌产品的新品牌,日本人倒也无异议,相反觉得西施的漂亮形象令品牌升格为高档次,是好事呢!

现今的西施牌电饭煲,不仅可煮饭煲粥,还有蛋糕功能,可谓多元。且外观华丽,色彩鲜艳,打破传统电饭煲老气横秋的形象。

1959年电饭煲刚刚走出日本时,被视为奢华用品和身份的象征。据统计,至2006年,全球卖出的电饭煲数量已达430万只,已成日常家庭必需品。

但今天在伊朗,电饭煲仍被视为身份象征。伊朗人习惯将电饭煲放在客厅里,与喷银茶炊等放在一起,作为一种财力象征。蒙民伟在做了伊朗市场的调查之后――说来有趣,因伊朗女性是不会随便与陌生男人交谈的,但要做厨房用具的市场调查又非找主妇不可。蒙民伟经多方努力,终于在日本找到一位伊朗女性,才了解到电饭煲在伊朗的特殊地位。蒙民伟请她试用了多款产品,了解当地市场需要。比如,华人喜欢电饭煲因其方便之外,还因它不会令饭烧焦,而伊朗人恰巧就是爱吃香脆的锅巴。就这样,经多次改良,专门贴近伊朗市场脉搏的西施牌电饭煲,以其外表华丽银光闪闪的形象及切合当地人口味的煮饭功能,成功俘虏了看似封闭守旧的伊朗市场。

不过世上万物,有时并不是下了功夫就一定会成功。电饭煲看似风行全球,但仍有些国家,就是水也泼不进,比如西班牙、意大利和巴西。这些国家虽然也流行吃米饭,比如我们熟悉的西班牙海鲜烩饭或意大利牛肉煨饭,但当地人对米饭的口感要求,是电饭煲煮不出的,因此电饭煲始终无法进入他们的市场。

今天,出生自日本的电饭煲,已因为满足各地市场需要而呈十分多元化,与原产地日本文化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有煲粥功能的电饭煲在日本十分滞销,因日本人觉得只有生病或老者才吃粥,电饭煲只要能煮饭就可以了,而香港人及其他各地区华人,最喜欢能煲饭煲粥还可以蛋糕的多功能饭煲。

写到这里,顺便讲一个与电饭煲无关系的小插曲,说明尊重各地文化要从细节着手。世博会在即,这点尤为重要。

一次请日本朋友在一家颇高尚的餐厅吃饭,一应服务菜肴都令客人十分满意,唯独白饭上桌时,日本客人愣了一下。原来每一小碗白饭都被精心弄成圆拱型突起。日本人一脸疑惑地说:“这样的造型,在日本只有葬礼后的解秽酒(上海人称豆腐饭)席上,米饭才会被弄成圆拱型。”喏,一碗寻常白饭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文化冲击。

餐桌上最大的革命――电饭煲

从1959年24只首批登陆香港的乐声牌电饭煲,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家庭几乎每家每户都用上电饭煲。但在上世纪60年代,电饭煲已问世十年的1969年,在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电饭煲还属稀罕之物呢!犹记得直到70年代初,我的祖父母从香港回沪探亲,带来一只电饭煲,还是那种玻璃盖的。那时上海人家都用焐窝,一种用稻草编的,内胆铺上旧棉花絮再用旧布缝成的有盖的暖窝,专用以饭锅保暖的。有了电饭煲后,可以不用焐窝,且煮饭时也不用守着炉子防米汤溢出来,的确方便。但电饭煲是用电的,当时电好像很贵,是0.24元一度,那时一个月有百多元收入已算高收入者,倘若电费用十来元,要占工资1/10,更遑论只四五十元一月的低收入者,还不如用土办法焐窝保暖经济实惠点。所以电饭煲在上海很晚才普及,甚至普及度还不及四喇叭和彩电。上海人觉得,只要有热饭吃就可以了,管你是电饭煲还是煤球炉烧出来的,没有四喇叭可不行,如何能听邓丽君呢?

再讲,上海旧城改造前,七十二家房客共用一只电表,为了一元几角的电费,邻里矛盾已够尖锐,就算装了小火表,贴大火表多少也是锱铢必究,极易引起不和。再加电饭煲这种舶来品一般老百姓见都没见过,谁家独用这样一只稀奇古怪的舶来品,不知会引起多大矛盾。现今社会富裕了,电饭煲算什么?哪家不用电饭煲煮饭?且如今电饭煲是越做越好。任你保暖24甚至48小时,一揭盖子,米饭还是火热香喷,软糯如刚煮好。

上帝赋予人类无尽的智慧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爱护地球,保护世界和平,不要将我们的才华用于战争和暴力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电饭煲的问世,确实为我们老百姓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