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巧妙地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活动空间等方面留下适当的“空白”,能使学生拥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励他们去发现、去创造,经历自主探究数学真谛的过程,达到培养探索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空白艺术

教学上的“空白”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活动空间上所设置不明确、精简式的策略,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机会,激励他们去发现、去创造,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笔者就“问题解决”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拨云见日――教学内容留“空白”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方法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学生的学习不能靠教师的一味讲解,而应是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给学生情境,让他们自己提问题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又都是问号……”对学生来说,提出问题是创造思维的萌芽,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对知识深入思考的结果。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这样的趣味问题情境:有一天,猪八戒约孙悟空和沙僧到王母娘娘的桃园摘桃子吃,正好遇上七位仙女每人托着一个放有4个桃子的盘子走来。八戒忙上前讨要,仙女们出题为难他:“谁先算出我们七人盘中桃子的总数,谁就能吃到桃子。”八戒听完,急忙1、2、3、4……地数起来,沙僧用加法,4+4=8,8+4=12……地数起来,没等八戒、沙僧算出来,孙悟空眼睛一眨:7个4是28,仙女们把桃子奖给了悟空。“悟空到底用了什么算法,一口就喊出正确的得数呢?”这样学生从有趣的情境中,带着问题积极地探索解决方法,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2.给学生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教师应彻底更新教育观念,丢下所谓的“权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转变角色,为学生服务,鼓励学生创新,不唯书、不唯师,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星期天早上,妈妈拿了40元钱给小明,让他到市场买1千克猪肉、2千克鱼和4千克青菜。小明到市场后发现这些东西涨价了,猪肉每千克15元,鱼每千克10元,青菜每千克3元,妈妈给的钱不够,该怎样办呢?”请你帮助小明想个办法解决买菜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想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1:回家向妈妈拿钱再买。

生2:跟卖东西的人讨价还价。

生3:先向住在市场附近的熟人借钱,把东西买回家,再回来还钱。

生4:猪肉少买一点……

这是一道开放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能说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教师都应当给予鼓励,这就是给予权力之后激发的创造。当然,这里仍然需要学生算出总价,不能离开数学本质无意义地“创造”。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突破教材的局限,努力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发表自己想法、发挥特长的自,让数学课堂成为活动的、再创造的课堂,拓宽学生探究问题的渠道。

二、柳暗花明――教学时间留“空白”

传统课堂上,教师急风骤雨般地侃侃而谈,每节课都紧针密线,滴水不漏,生怕浪费教学时间。结果学生听得摇头晃脑,却如坠入五里雾中。其实,教师应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留给他们思考、讨论的时间,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究、发现。

1.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教师对四十分钟时间的占有并不是绝对的,要适当地下放权力,尽量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自己学,教师只做学生学习上的伙伴。比如,一节课的最后五分钟应留给学生自主梳理、反思、质疑,这样做表面上减少了教师的授课时间,实际上并不影响授课质量。在教师控制好学生学习秩序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自己讨论、巩固一些还未完全理解的疑难问题,展示每个人的个性化学习,自由自在地吸取养分。

2.给学生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教学中,当学生对“问题解决”陷入僵局时,教师不要因为时间原因草草讲解了事,而要对堵塞的思路做疏导。当学生产生某种解题倾向时,教师可以让时间“空白”延续下去,要求他们进一步试探证实“问题解决”倾向的正确与否。例如,教学一年级“左右”时,笔者准备了小狗、小猫、小兔等小动物卡片,并按狗、猫、兔的顺序贴在黑板上,组织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左右排列顺序,讨论中学生的看法发生了冲突,有的说:“小狗在左边,小猫当然在右边。”另一位学生马上反驳:“小兔在右边,小猫怎么不在左边呢?”……经过一番争论,学生终于明白:“小猫对小狗来说在右边,而对小兔来说是在左边。”这样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在冲突解决中搞清了位置的相对关系。

三、余地生辉――学习空间留“空白”

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学习空间”,突破陈规,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呼吸”,在广阔的空间里探索未知世界。

1.给学生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组织学生自主活动探究,让学生在玩中学,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习的体验性和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设计了“小售货员”的问题情境:袋鼠阿姨正在柜台上卖15枝铅笔,小兔买了9枝铅笔,还剩下几枝铅笔?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模拟购物活动。活动开始,教室里顿时一片沸腾,有的学生说买9枝铅笔,把9当成10,15枝减去10枝还剩5枝,5枝要再加上多减去的1枝,所以是6枝……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在思维碰撞中发现、理解了一种种不同的算法,这远比靠教师讲解获取知识的效果要好得多。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扎实有效。

2.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驰骋

丰富、琐细的板书是大部分教师的习惯,一节课下来,整个黑板被教师写得满满的,但效果并不见得好。教师不能只靠自己讲解与板书,应该在这块“黑土地”上适当留些“空地”,经常性地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当小老师,到黑板上板演,参与“耕作”、“播种”,使这块神奇的“土地”获得一茬茬丰收的硕果。例如,一些性质、规律、结论等,不能总是由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这样学生会逐渐养成不动脑只看板书的习惯,无形中产生不爱思考的惰性。教师板书上特意留下的“空白”,应该有意识地、经常性地由学生来板演、板画,展示学生的作品与思维结果。

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把“问题解决”的能力比作“刀”,那么,机会越多,条件越成熟,“刀”就磨得越锋利,问题解决之“柴”“砍”起来就越省工省力。这就是“给点阳光,我就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