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高中语文阅读质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高中语文阅读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展现阅读的价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进而为学生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自主解读;个性展示;直观

一直以来,教材文本阅读都是教师一讲到底,教师对文本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或者是一字一词进行解释等,而学生的活动就是死记硬背,这样的过程既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语文课程价值的体现。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解读或理解,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对强化学生的理解,对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本文就从以下方面入手对如何做好语文阅读工作,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在多种活动中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逐步形成终身阅读的意识。

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解读

解读是理解文本中心思想的基础,也是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方面。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相信学生,要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来引导学生自主解读,这样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给枯燥的课堂注入生机,而且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密切联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出相应的贡献。

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为了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更为了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在本节课的阅读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本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读,如: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引导学生写法,如: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或者是从这句话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解读的习惯,进而大幅度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二、以文本为基础进行个性展示

个性展示是指让学生在阅读结束之后对文本进行改编、复述或者是写感悟,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对语文文本价值的体现,对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要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阐述和表达中找到主动阅读的兴趣,并逐步形成终身阅读的意识。

阅读《谏太宗十思疏》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为了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反复阅读,并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文本写“续”,可以是太宗没有听取魏征的建议;也可以是太宗的多疑;更可以是魏征因某事不再对太宗进谏言。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来将阅读后的想法或者感悟写下来,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为学生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所以,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相信学生,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个性展示的平台,以确保学生在以文本为基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以微课为媒介进行直观阅读

微课是近年来兴起的有效手段,也是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所以,在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的短视频功能来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一来能够直观展示文本中所包含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心思想,二来能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阅读《雷雨》这类型的文本阅读时,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也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阅读时我先借助微课的短视频功能给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要通过组织多种阅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而使学生在多种活动的参与中有较高的阅读质量,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以及学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晓玲.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途径[J].学周刊,2013(2).

[2]何苏武.高中语文阅读训练如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J].语文教学之友,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