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特色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继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特色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继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风水学”作为中国古老的相士学说,已经发展了几千年。避开迷信之谈,现代人在择居、装饰上还习惯讲讲方位,算算时辰,这不代表愚昧无知,或是历史的倒退,恰恰相反,现代人对此的热衷,完全出自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生活的热爱。好的居住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居室设计,不但可以提高居室主人的情趣品味,更能够让主人精神愉悦,居住舒适。作为东半球典型的亚洲人种,中国人自古传承下来的生活习惯和艺术品味,是最适合现代中国人学习和延续的,不是一味照抄,而是学习精华,扬长避短,取其意境,延续渊源。

关键词:建筑环境;建筑元素;继承

Abstract: "feng shui" as China's ancient fortuneteller theori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void superstition talk, in choosing the modern people, adornment also used in about the position, calculate to calculate hour, it does not mean ignorance, or historical regression, on the contrary, the modern people to move completely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 culture and love of life.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leasing to the eye bedroom design,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appeal of the bedroom host savour, can let host more cheerful spirit, comfortable living. As a typical of the eastern Asian people, the Chinese ancient passed down habits of life and art taste, is the most suitable for modern Chinese learning and continue, not blindly copy, but learning essence, enhances strong points and avoid weaknesses, take its artistic conception, continue origin.

Keywords: building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elements; inheritanc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中国传统建筑、环境的特点

奴隶社会夏商时期,宏伟的城池建筑就已经可以看出中国建筑的伟大,历经各朝各代,中国疆土上划分出南北不同的建筑风格。北方多因四季分明,光照变化明显,而出现御风、御寒能力较强的砖瓦、四合为主的庭院格局;南方多因雨季较长,炎热潮湿,而出现通风、散热较好的木制,回廊式的庭院格局。在这些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各个少数民族也根据自身环境与习俗,设计了实用,又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建筑,例如土家族的圈楼,是夯土与木制结合的合围式建筑,而游牧民族则以方便迁徙的蒙古包式建筑为主。虽然不同时期和民族的建筑有所差异,但是在这些建筑中都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装饰元素,这些元素的共同之处就是中华精神的表现和传扬。中国传统建筑可总结为如下几个特点

(一)实用

中国的建筑从南到北,不管是门窗设计,还是材料使用,都因时因地而异,整体让人感觉舒展、自然。飞探出的屋檐既遮阳避雨,又直通大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适度的平衡,这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例如北方的“四合院”,由于地理位置偏居北半球,纬度高,因此风沙较多,昼夜温差大,四季光照位移明显,这些都是造成四合院建筑形成的自然原因,四围合壁的建筑模式让风沙不易吹进居室内,加上厚重的砖墙,也为取暖提供了保障,院内的廊道不但夏天遮阳避雨,冬天更能让斜射的阳光直接射入正房主堂。这种规整的建筑形式,更是被中国历代皇室所青睐,虽然材料和色彩上与普通百姓有所不同,但规整、平衡才是这种建筑传达给人的一种精神理念 。

(二)情趣

如果说中国建筑的构造,体现出了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那么雕梁画柱,则体现出传统艺人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和精神。中国建筑中包含砖雕、石雕、木雕、泥塑等多种手工技艺,这些艺术品不但装点美化环境,也体现出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例如徽派建筑中的木雕,惟妙惟肖地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立体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从小就被传统文化熏陶着,这为他们日后思想的形成与变化无疑是潜移默化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这种情、艺交融,是其它任何民族不能比拟的。

(三)意境

中国人自来有着一种傲骨,这种傲骨不仅仅是自强自立的个性,更是生活中的自我品味。因此,中国人在自己的家居环境中非常讲求“风水”,周易八卦抛开封建迷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组成部分。“有山,易取其势,视野开阔,排水顺畅;有林,易取其物,苍柴丰盛,鸟鸣果香;有风,易得其动,空气清新,消暑灭病;有水,易得其利,鱼虾戏跃,鹅鸭成群。”这虽然是传统选址的一个口诀,但真找到这样的地方让人居住,那当然是人类生存的最佳选址。中国传统建筑不仅注重自然,也很重视人工山林风水,让人工与自然相谐调,院内、院外相衔接,造成“天上人间”之境,使人产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旷神怡之感。这种完美意境可以在“苏州园林”中找到完美的诠释,不管是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还是环秀山庄,都体现出居住者对自然的渴望,虽然处处都是人工建造,但处处又都是那么浑然天成,居于其中,观赏者也很难判定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石一水,当初是否就在这里。这种建筑模式,让人不自觉的联想到中国的写意山水,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心情油然而生 。

二、中国现代环境艺术,以及对传统的继承

(一)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上个世纪中叶,中国在一片战争狼藉中崛起,最初的建筑方针是:“国防第一,工业第二,普通建设第三,一般修缮第四”;并提出建筑设计的总方针,其主要内容是“适用、坚固安全、经济,适当照顾美观”。由于这个历史原因,在之后的很多建筑中,大量出现的是经济、实用、快速的板式混凝土建筑,例如:武汉医学院医院、广州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重庆劳动人民文化宫剧场、北京和平宾馆等,都是这种简洁,讲求功能的大型建筑。适应时展,中国在抓紧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学习欧美现代建筑的特色,把欧美建筑师的作品直接放在建设中的城市中,虽然外观与国际接轨,但缺乏文化内涵,更与中国自己的形象不符,建筑设计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城市水准的重要标志之一,优秀的建筑设计更应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盲目屈从于别民族的特色,必定会损害本民族的特色,最终丢失自己的特色。

(二)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上的应用也开始不断增强。中国现代建筑、环境对传统元素的应用,如果以二十一世纪为分界线的话,那么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经放慢盲从的设计观,从开始的模仿到现在的变化应用,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衔接与传承已经处于萌芽阶段。在这期间,很多大型建筑被冠以传统文化的再表现,但也只是现代人的学习与尝试,其中最有名的要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中国馆在建筑设计上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也因外形象粮仓,又称作“天下粮仓”。从细节上可以看到,中国馆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红色和房檐结构,台阶采用了“三斩斧”工艺,这些都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而屋檐的梁柱不单单是结构的需要,更是大型展馆排风系统的一部分,漂亮的房檐篆字设计,也是实用的排风口,这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无疑是中国向全世界的一个宣告,宣告中国要走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设计之路。

福记名瑶会

(三)情趣、意境的再表现。中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大的国家,全民艺术修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生活在我们周边的优秀中国风建筑、环境设计,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启发每一位中国人。例如北京的“福记名瑶会”和鹤岗市“德福会”新派火锅,就是老百姓天天可以看的的优秀设计,这两所餐厅的设计都是对中式风格的借鉴与延续,处处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影子,整体设计典雅、大方,细节丰富、精致,不但体现出设计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把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字纹、拱形门、斗拱结构、红、黑色彩,处处流露出传统文化情趣,也体现出顾客至上的高贵意境。

结语

“积沙成塔,汇水成渊”,相信经历半个多世纪发展的中国,在未来的建筑、环境设计中,一定会汲取前人的经验,思考一路的得失。坚持民族特色,发扬民族精神,是永远不放的思想理念。再过半世纪,中国再以百年姿态屹立世界之时,必定会再续大唐风采,谱写建筑辉煌。

参考文献:

[1] 亢亮,亢羽.风水与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 姜晓萍.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天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 新世纪室内环境设计的文化定位.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4

[5]“文化的设计”与“设计的文化”.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