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面罩吸入七氟醚和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面罩吸入七氟醚和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对七氟醚和氯胺酮应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和比较。方法将6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Q组和L组,各30例。Q组采用喉罩七氟醚吸入,L组单纯静脉注射氯氨酮麻醉,且切皮前均在根部予以1%利多卡因充分浸润。观察记录所有患儿诱导前后、术中、术毕时的HR、SpO2以及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等并作比较分析。结果Q组在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SpO2、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明显由于L组(P0.05),麻醉后Q组HR、MAP明显低于L组以及诱导前水平(P

【关键词】七氟醚 氯胺酮 小儿包皮环切术

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的基本方法,患儿年龄大多在4-10岁。虽然为小手术,时间短,但患儿年龄小对手术充满恐惧害怕疼痛,临床多以静脉注射氯胺酮全麻为主。但氯胺酮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抑制及喉痉挛等不良反应[1],给小儿麻醉带来风险。然而吸入型七氟醚,起效快、苏醒完全且具有芳香刺激性小,应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较为理想。本研究系统地比较了面罩七氟醚吸入与静脉氯胺酮全麻两种方式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优缺点及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来我院择期行包皮环切术患儿60例,年龄4-10岁,ASAⅠ-Ⅱ级,体重14-48kg,随机分为七氟醚麻醉(Q)组和氯胺酮麻醉(L)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均无心肺、肝肾以及其他系统疾病,术前身体健康。

1.2麻醉方法患儿术前6h禁饮食,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患儿入室安静后,常规监测BP、HR、SpO2等,面罩吸氧,开放静脉通道。Q组:面罩吸人4%-6%浓度的七氟醚,O2流量控制在4L/min;术中据患儿情况吸入2%-4%七氟醚维持。L组:静脉注射氯氨酮1-2mg/kg诱导,术中患儿出现体动反应时追加氯胺酮1-1.5mg/kg。切皮前,所有患儿根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手术结束前2min,Q组停止吸入七氟醚,并逐渐增大氧气流量以洗出肺内残余的七氟醚。待两组患儿意识恢复后,送回病房监护。

1.3观察指标记录患儿诱导前后、术中、术后的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观察患儿发生呼吸抑制情况及恶心、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结果

Q组在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上明显少于L组(P0.05),L组在手术开始后MAP、HR明显升高(P

3讨论

随着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接受包皮环切术的儿童也逐渐增多。小儿的生理特征决定了麻醉要起效快、苏醒快、术中稳定、不良反应小。

氯胺酮为静脉全麻药,镇痛作用较强、起效快,但苏醒时间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术中循环干扰大,且麻醉后易出现惊厥、呕吐和精神症状等副作用,增加患儿风险。七氟醚为吸入性全身,无刺激性且有芳香味,易诱导,起效快[2],麻醉深度具有较强的可控性。采用面罩下快速吸入诱导及维持,相比其他麻醉方式易于被患儿接受。即使吸入七氟醚浓度高达8%,也无喉痉挛、屏气等情况发生[3],使手术在患儿不知不觉中完成。经本研究比较,L组不良反应就高于Q组,而Q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L组。

总之,面罩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具有诱导平稳、起效快、术中呼吸通畅、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少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谢柏樟.实用麻醉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42.

[2]林学武,陈玲,沙磊,等.七氟醚和异氟醚对小儿吸入快速诱导麻醉效果的比较[J].实用全科医学,2008,6(1):31.

[3]Baum VC,Yemen T A,Baum LD.Immediate 8% sevoflurane induction in children:a comparison with incremental sevoflurane and incremental halothane [J].Anesth Analg,1997,85(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