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下合作学习优势研究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下合作学习优势研究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众所周知,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为了真正发挥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妥善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关系:竞争与合作,班级授课与小组合作,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

一、竞争与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为了强化“合作”,往往淡化竞争,似乎一谈竞争就会有损合作,一讲合作就要摒弃竞争。其实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竞争与合作同属于最基本的社会互动形式,两者既相区别,更紧密联系,永远不能孤立地存在。“竞争是绝对的,合作是相对的,合作是为了竞争,且合作之中也永远伴随着竞争”①。竞争离不开合作。不同主体的竞争都是建立在与他人合作的基础上,是合作的竞争。“真正的合作中,人们会共同努力来相互帮助学习,并创造出一种比他们个人精力总和还要大的精神力量———竞争”。②就个体而言,其竞争力和素质是在广泛参与合作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个体合作能力越强,其竞争能力相应地也就越强。就群体而言,其竞争更是基于群体内部通力合作的基础上的。缺乏合作的任何个人或群体,在竞争中都是很难立足的,更不用说经常取胜了。合作离不开竞争。合作是竞争的产物,没有广泛的、充分的、反复的竞争,就难以产生合作的愿望和需要。合作以竞争为基础和动力,竞争不仅促生了合作,还为合作的发展和巩固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动力。群体之间的竞争对于促进群体内部的合作,改善群体成员的关系有着特殊的心理效应。同时,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合作,增强了合作者的竞争力,又导致了新的、更强的竞争。缺乏合作的竞争是乏力的、低水平的盲目竞争,是没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是脱离实际的低效竞争。合作一旦窒息了竞争,合作本身就成为无源之水。“无节制的竞争具有破坏性,无原则的合作也难以为继,两种能力间应保持必要的平衡”③。因此,正如我们不能因为竞争具有负面作用而完全否认竞争一样,我们同样不能因为合作具有积极影响而无限度地提倡合作、过于扩大合作的范围。合作不是无限度的,合作也要有一定的度。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所以理想的教育环境应该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又有竞争。《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中强调“要把三种貌似对立、相反相成的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即竞争(提供利益刺激的手段)、合作(提供力量的途径)、团结(统一多方力量的方法)”。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教育学生既要参与竞争,又要参与合作,要将过去那种“对抗性竞争”转变为“合作性竞争”、“道德化竞争”,使大家生活在一个丰富而协调的动态系统中。合作学习把传统教学模式下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适度竞争,把个人记分、奖励个人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小组记分、奖励集体的评价方式,从而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良好的新格局,巧妙地将竞争学习、合作学习和个人单独学习三个因子熔于一炉,将全班学习、小组学习、个别学习结合在一起。个人单独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竞争学习是合作学习的推动力和催化剂。因而,合作学习既注重合作的“合力”,又关注竞争的“活力”。在小组中凸显合作的特色,这些合作主要有:1.组内合作,包括个别合作、优等生后进生之间的合作、小组集体合作;2.组间合作;3.师生合作等。在合作类型得到极大丰富的前提下,竞争类型也得到充实,表现在:1.学生个人和小组的自我表现竞争;2.相同或相近层次学生的竞争;3.组际竞争;4.优等生辅导后进生的竞争;5.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的竞争;6.学生行为表现、技能方面的竞争等。

二、级授课与小组合作

新课程为什么倡导合作学习?有专家认为,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不仅是认知的需要,而且有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教师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等,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合作学习采用了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虽然集体授课仍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我们不能将合作学习中的课堂讲授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讲授等同视之。合作学习中的课堂讲授是以合作设计为基础的,讲授过程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高效低耗,有着较强的研究性、探究性,能为继起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另外,典型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其小组活动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也有着重大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小组(兴趣小组)往往是同质小组,而合作学习小组则主要是以异质小组为主。异质小组通常是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人组成,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后进生,两名是中等生,要求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具有同质性,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权威”自居,既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导演”,又是“主演”,常常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与此相应,学生在传统教学情境中只能跑跑龙套,敲敲边鼓,充当着配角或背景,甚至是旁观者。由于教师占用了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能靠课后“铺天盖地”的各种作业来“体现”了。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圈: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做作业教师改作业再布置作业……在这一恶性循环中,教师只能埋头于作业堆里不能自拔,不堪重负,根本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精心研究与设计,因而也不可能当好“导演”兼“主演”。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地得到体现,超负荷重复性的练习与作业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疲于应付,难以达成身心方面的和谐发展。毫无疑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活动的主体,都要充分地张扬各自的主体性,但教师主体性的张扬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而,合作学习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它巧妙地运用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充分尊重学生的潜能和主体地位,力求“导”为前提,“演”为主体,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由此,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两者对立起来。教师也会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负荷得到减轻,可以有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改革,确保“导”的质量。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师生负担也可以由此大减,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而建立起来。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指出:“由于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所以没有人主张对这种关系加以建设性的利用,也就不去系统地训练学生相互交往所必备的基本社会技能。毫无疑问,成人———儿童双边活动的教和学的观点,低估了课堂上学生———学生相互作用和关系的重要作用。”④“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⑤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要挖掘学生创新的知识点、思维点,促使学生形成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从而将课堂上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实践体验过程。讨论中要创造条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敢于发表意见,促使学生在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进入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释放出内在的学习动力,掌握学习方法,自主体验与探究。此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表现为,教师是学生研究资源的设计提供者,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等,特别要突出对学习者合作活动的指导,使学习者明确自己的职责,协同工作,共同使小组成果达到最大化。总之,只有教师的职责越来越体现在激励思考,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是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体现。超级秘书网

四、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往往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刚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学生马上就聚在一起探讨、交流。这样一来,学生首先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法,沉默不语;有的则脱离主要内容探讨,天马行空。合作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从多角度去探讨问题,从而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思考、探究,经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组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只有处理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才能避免合作学习时出现“浮”于问题表面而不深入问题实质的现象。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的学习,其实质是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其自主地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相对立,它们的根本分水岭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确立与否。合作学习强调以学习小组为依托,以群体的分工、协作特征来进行学习,它与单独学习相对。合作学习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学生个体的个性与群性的协调发展,小组合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集体智慧的交流与碰撞,来促使个体自身的发展。这些集体成果最终还是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品质,即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环境只是一个外因,学生的自主发展才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通过小组学习形式促使学生个体发展的主要途径有:1.贯彻好“个体责任”原则,即通过独立测验、角色分工、任务专门化(或责任承包)、随机提问等方式促使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进而为小组做贡献。这些具体措施都是通过体现个人价值和利用群体压力这两条原则来实施的。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会制定学习计划,积极发展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作出相应的自我强化和自我补救等。只有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有机配合,才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习过程获得稳定、持久的动力支持。3.照顾后进生和性格内向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这两类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参与合作与交流活动,并精心设计符合他们知识水平和性格特征的问题,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其能力优势,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4.评价和奖励既重整体又重个体。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但在评价集体的同时不要忽略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教师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及时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认可,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坦著.合作学习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

[2]谢树平著.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新论[M].黑龙江出版社,2002,1.

[3]王坦著.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

[4]边保旗,樊富珉.也谈素质教育的误区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4(4).

[5]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