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彝族古典文献《玛牧特依》的教育思想在传统教育中的体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彝族古典文献《玛牧特依》的教育思想在传统教育中的体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玛牧特依》作为一部教育经典著作,在卷帙浩繁的彝文文献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产生年代久远,内容贴近生产生活,具备丰富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在彝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论述这部彝族教育经典具备的教育思想在传统教育中的体现。

【关键词】彝族;古典文献;《玛牧特依》;教育思想传统教育;体现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205-02

在彝族民间教育中,《玛牧特依》有着很高的地位,其既是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现代化的教育。笔者认为,《玛牧特依》的教育思想在各种传统教育中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火塘教育

火塘教育,即以火塘为中心的一种教育。彝族人民喜欢围在火塘边交流取暖,笔者认为,没有火但形式上和有火一样围在一起,甚至只有两个人面对面进行交流,也应该算是《玛牧特依》的火塘教育模式。

火一直伴随着彝族人民的生活,彝族人取暖煮食,以及进行原始宗教活动都需要火来维持。在一定时期内火也是彝族人驱赶猎物的工具。在彝族民间有火使彝族人摆脱饥饿、摆脱灾难的传说。很多彝族人都是伴随着火而长大的,包括今天在都市生活的彝族人,他们回家探亲时火依然是他们的朋友。

如今,有些偏远的彝族村寨还没有通电,只能依靠火来取暖煮食。有些彝族村寨虽然通了电,但人们承受不起电费,依然需要火的陪伴。笔者在凉山彝族腹心地带――美姑县当过教师,曾经到离乡学校很远的乃竹库村、乃托村和乃乌村进行调查,这三个村寨不通电,火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条件。

在寒冷的冬天,不管是在野外还是在屋内,彝族人都靠火来取暖。在彝族人进行原始宗教活动的时候,从开始到结束都需要火的参与,没有火便无法完成活动,哪怕是只需要主人家自己来完成不需要请毕摩或者“苏尼”①的小仪式。

笔者认为,正是彝族人生产生活中对火的普遍使用,为彝族民间的火塘教育提供了条件,如果没有围绕着火而产生的一系列活动,那么就无所谓火塘教育,在火塘教育的多种场合里《玛牧特依》思想内容的教育是比较多的。《玛牧特依》的火塘教育不只限于屋内,也不只限于晚上在火塘边,在室外和白天都在零散地进行着。彝族人的三锅庄旁是室内进行《玛牧特依》教育的主要场合,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晚上。彝族人走亲访友或参加各种婚丧嫁娶活动都是在下午进行,到了亲戚朋友家基本上都接近傍晚了,即到了用火时间。在自己家中,一家人里懂事明理的人对其他人进行教育也基本都在晚上,这时大家都忙完了白天的活,闲坐在三锅庄旁,便是《玛牧特依》教育的开始。这种火塘教育的内容极其广泛,针对不同的事情,长辈们或者德高望重者会用《玛牧特依》里不同的思想内容来进行教育。

室外进行《玛牧特依》火塘教育一般是与长者或者伙伴们在野外放牛羊时、赶集与亲戚朋友相会时、做活农休息时、火把节或者彝族新年村内大聚会时。此外,彝族人产生纠纷时,“德古”②在调解纠纷过程中运用到《玛牧特依》里的内容进行调解,或者双方对自己人的教育过程中运用《玛牧特依》思想也算是一种火塘教育,双方各自有商量的地点,如果碰上冷天还会生火烤火,就在没有火的情况下也是一种火塘式的坐立法,所以也应该算是火塘教育。

二、家支教育

在《玛牧特依》的教育思想里,家支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在彝族地区,家支聚会是很常见的一种形式,笔者的家乡普格县和笔者曾经呆过的美姑县就有家支聚会。今天的凉山彝族“家支”概念是一种彝族民间共同承认的归属感,大部分都有专门的“家支会”,“家支会”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职责安排,基本上都是一年开一次会并缴纳会费,当家支成员的重要亲属去世时,组委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费用,安排部分人员参加送别。有些严格的“家支会”规定,如果连续两年无故缺会,那么将不能再参加“家支会”。在平时,如果遇到困难,家支成员也会自发来解决问题,这种大小聚会就是《玛牧特依》对家支成员进行教育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三、学校教育

《玛牧特依》学校教育是指其文本思想通过口传或者被选用于彝文教材里并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在师生的互动中产生的一种活灵活现的教育。这与国家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重视有密切的关系,国家在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鼓励支持与少数民族双语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彝汉双语教育的支持和实施已经在各级各类学校里得到了很大体现,现在凉山州中小学教育中全面推行彝汉双语教育,在各个阶段都要求开设彝汉语文课程,而且在喜德县民族中学和昭觉县民族中学全面推行彝汉双语一类模式教育,在西昌市民族中学也有部分彝汉双语一类模式教育,这种一类模式教育对彝族学生参加高考有很大的帮助。

《玛牧特依》学校教育在大中专院校里得到了很大的体现,四川省彝文学校的彝族文化专业课的开设,以及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预科教育学院一类模式培养点和彝族文化研究所的成立,西南民族大学彝学院的成立,等等,就是最好的例子。从小学、初高中、大中专院校都在进行彝族文化教育,在教材里编译者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彝族文化的精髓部分进行选用,这其中少不了选用《玛牧特依》里的内容。

《玛牧特依》的思想内容除了通过书本教材的形式在学校教育里体现外,它还可以通过口传的方式实现。在一类模式教育或者彝族学生比较多的学校里,由于学生汉语基础薄弱,全汉语教学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困难,需要借助彝语才能完成,所以大部分教师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彝汉双语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有些学生不听教师和同学的劝导,这时,教师会运用《玛牧特依》里关于劝学或者励志方面的思想对其进行教育,这种情况笔者不仅自己碰到过,也在很多学校见过。在大中专院校里也有这种情况发生,但大部分是以师生学术交流的形式表现。

注释:

①苏尼:相当于汉语里的巫师,行巫术,除毕摩外的彝族原始宗教活动主持者,无经文,其可以传女,只要有鬼怪附身“能见鬼怪”就可以成为苏尼,驱鬼出怪。

②德古:音译,彝族民间矛盾纠纷调节者,具备丰富的彝族民间常识。

参考文献:

[1]黄建明.彝族《教育经典》浅论[J].民族教育研究,2001,(2):71-74.

[2]蒋立松.彝族传统教育经典《玛牧特依》主要内容及特征初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5):71-73.

[3]刘正发.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W出版社,2007,75.

[4]乌且.玛木特依的教育思想[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作者简介:

吉木次初(1985-),男,彝族,四川普格人,四川省凉山彝文教材编译室,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彝族古籍文献、彝汉双语翻译、彝文教材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