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疗效。方法:对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术治疗的72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一次性治愈66例,一次性治愈率91.67%。结论: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操作简便,经济,寻找出血点及止血准确,免除了传统前、后鼻孔填塞之痛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顽固性鼻出血;鼻内窥镜;双极电凝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8-1171-01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识码:A

我科自2001年以来采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严重鼻出血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2例患者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22~81岁。出血原因:高血压病32例,糖尿病7例,有外伤史8例,鼻腔术后出血2例,凝血功能异常2例,原因不明21例。出血部位:下鼻道中后部21例,下鼻甲后端13例,鼻中隔中后部17例,嗅裂区11例,中鼻甲末端蝶腭动脉区3例,鼻咽部2例,部位不明5例。入院前均有3~7天反复鼻出血和常规鼻腔填塞无效史。

1.2 治疗方法:患者取平卧仰头位,选用1%的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充分收敛鼻腔黏膜和表面麻醉,72例患者中有4例改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用0度鼻内窥镜在电视监控下清除鼻腔内填塞物,利用吸引管抽吸鼻腔内积血,依次检查接近鼻顶处的鼻中隔前部和中部与中鼻甲对应的鼻中隔部分,而后检查中鼻道内,特别是中鼻道后段,最后检查下鼻道内,查找出血点,发现出血点及时用双极电凝止血,对活动性出血较多者,一边吸引,一边观察出血部位,临时用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填塞,待出血减少时对出血部位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双极电凝治疗,直至鼻腔无出血,对隐蔽性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者,可用吸引管吸除血痂或对明显血管扩张处进行吸引,诱发其出血,再给于双极电凝止血,对鼻腔内有弥漫性黏膜渗血,除双极电凝外辅以明胶海绵或高膨胀海绵填塞。

1.3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后1~3个月内鼻腔未再出血,黏膜愈合;有效:创面恢复或出血量、出血次数明显减少;无效:创面无明显变化,出血量或出血次数无变化或加重。

2 结果

一次性治愈66例,4例术后当天又发生鼻出血,用相同的方法再次进行内窥镜双极电凝止血治愈。2例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在鼻内窥镜下可见明显出血点,但双极电凝效果差,予以纤维蛋白封闭剂封闭创面外加膨胀海绵后血止。所有患者术后抗炎3天,并配合止血、镇静、通便等治疗,鼻腔填塞物24~48小时拔除。72例患者术后仅14例给予填塞,术后患者反应轻,恢复快。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未再发鼻出血,也无鼻腔粘连和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顽固性鼻出血又称难治性鼻出血、鼻腔深部出血等,目前对其出血频度、出血量及采用的止血方法亦无统一标准。为达到相对统一, Elahi等[1]将顽固性鼻出血限定为:“应用传统的局部压迫、血管收缩剂、镇静剂、前后鼻孔填塞和输血等方法均不能控制的鼻出血”。既往对发生在鼻腔深部、反复多次的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比较棘手,常采取前后鼻孔填塞、血管栓塞或血管结扎法,但出血易反复,盲目性大,疗效不确定且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随着鼻内窥镜技术广泛应用,为鼻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2],现在已极少应用颈外动脉结扎法。

双极电凝是通过热效应使局部病变血管闭锁达到止血的目的。其最大优点是它产生的热能只在两瓣镊子尖端的很小一个空间,对组织破坏范围很小,不会有热的扩散[3]。且其电凝强度调节范围较大,柄较长,有弯有直,易进行深部操作,头部接触面大适用于较粗的血管出血者。 故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有以下优点:(1)在鼻内窥镜明视下, 亮度强,术野广阔清晰,可对鼻腔的各部进行检查,尤其是比较深在、隐蔽的部位,如下鼻道后段、中鼻道、嗅裂、鼻中隔后段、鼻腔后段和鼻咽部等部位,出血点定位准确,避免盲目鼻腔填塞对鼻黏膜的再损伤及止血的不确切。(2)与传统的血管栓塞和血管结扎法相比较,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手术损伤范围小,安全系数高,患者痛苦明显减轻。住院时间、经济费用减少,术后恢复快,易普及。(3 ) 可重复进行,这是传统的血管结扎术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对于顽固性鼻出血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是一简便有效的方法,大多可以取代传统的血管结扎术,值得临床推广。但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鼻出血病人效果差,对此类病人除积极改善凝血功能外,可在鼻内窥镜下予以纤维蛋白封闭剂加膨胀海绵填塞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