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方媒体重大题材报道的新思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重大题材是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兴奋点,是“新闻大战”的必争之地。媒体做好重大题材报道,不但能把握住宣传报道的良机,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渴求,更对塑造媒体形象、争取受众和广告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长期以来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地方媒体的重大题材报道表现不尽如人意,在报道力度、体裁、时效等方面常常陷入“千报一面”的误区。
4月26日到5月3日,中国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南京、北京、西安和上海,四地报纸动员了大量人力物力连续集中地进行了报道。本文试以它们报道这一重大题材为例,对地方报纸报道重大题材的问题作些统计和分析,以期把握它们的发展趋势,总结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做好连续报道,打造强势版面
根据连战4月26日启程往南京、5月3日返回台湾的行程安排,笔者选取4月26日到5月4日9天内南京、北京、西安、上海四地报业市场发行量较大的四份报纸为样本(即南京《现代快报》、北京《北京青年报》、西安《华商报》和上海《新民晚报》,其中《华商报》3日、4日休刊),绘成下边的文字稿量折线图。从折线的走势来说,4条折线呈现近似的趋向,其走势有以下特点:
稿量峰值一般出现在4月30日和连战抵达当地翌日。这是因为连战29日上午在北京大学演讲、下午会晤总书记,新闻价值非常重大。各地方报纸不但整理、采用新华社和央视的稿件,并通过特派记者发回大量自采新闻稿;在连战抵达当地后,各大报纸更是派出大批记者四出采访,翌日报纸的稿量和版数都明显增多。不少地方媒体更是打破地域局限,通过特派记者强化对异地新闻的报道。
从折线图看,连战大陆行之初和尾声稿量较少。这是因为起初地方报纸难于接近主要新闻人物,一般只能由国家级传媒机构供稿。而连战离开翌日,消息性稿件减少,总结性稿件不算多。但也有例外,如5月4日的《新民晚报》就以一个整版回顾其行程、解读其意义,克服了只报道对象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状况、读者难以全面地了解事件的缺陷。
另外,几乎所有的地方报纸都开设专版,并在版数和编排上体现强势报道的效果。如《现代快报》每日都在头版以通栏标题或大图片对连战一行及时进行报道,并开设两个以上专版;《华商报》也是每日以头版、专版报道,在1日(抵达西安翌日)专版数更增至7个;《新民晚报》9天里有8天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动态消息或图片,还辟出一个以上的专版进行介绍,每日开设“专家连线”解读意义。《北京青年报》有5天在头版头条报道,其余几天也放在头版的其他显著位置,专版保持在1个以上。
版面策划也得到重视。5月1日《华商报》以“乡恋”、“乡音”、“乡土”、“乡思”、“乡韵”、“乡愁”和“乡情”为题组版,配以名诗句迎接连战重回西安。上文提到的《新民晚报》在4日《特稿》版以“礼物篇”、“印象篇”、“飞行篇”、“时空篇”组稿,对行程进行了总结,连同《连战大陆行之“最”》的回顾让“旧闻”新鲜化,提供了后继版面策划的一个范本,体现了报纸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
设置特色议题,塑造报纸风格
下表是对4月26日到5月4日四张地方报纸文字稿内容的分类与统计(文字稿总量为《现代快报》79篇,《北京青年报》94篇,《华商报》136篇,《新民晚报》78篇):
通过计算某类议题占该报报道总量的百分比,可见媒体设置“连战大陆行”议程的总体特点。
从稿量上看,“迎接准备”、“访问会晤”、“演说记招”等是地方报纸最关注的议题,涵盖了官方活动和民间反响,也与读者的关注切合。而“连战家人”、“背景花絮”等富有个人特色的报道也为数众多,成为各报积极开发的新闻资源。“专家解读”、“新闻评论”一类的纵深思考也登上了地方报纸的版面,成为“连战大陆行”报道的出彩之处。
从报道内容上看,地方报纸之间也各有侧重,体现出报纸的定位与风格差异。作为老牌大报的《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对较为高端的政治性议题“情有独钟”,两家对连战的“演说记招”和“访问会晤”报道得最多,这两类报道之和各占其报道量的22.3%和33.34%。两报也很注重“专家解读”,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都市类报纸,对新闻事件深度解读的重视显出大报风范与内容竞争优势。作为后起的都市报《现代快报》、《华商报》偏重于从市民角度看待此次大陆行,因此涉及“迎接准备”的报道较多,“民众欢迎”的报道比例也不小,这两类报道之和分别占其报道量的22.8%和29.63%,尽显都市报市民化的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迎接准备”、“民众欢迎”、“背景花絮”一类的议题多为地方报纸的自写稿。从采访对象上说,涉及机组人员、保安、司机、厨师、学生、乡亲、故友、房东、单位负责人等等,其细分程度充分体现出地方报纸挖掘本地新闻线索、拉近受众亲近程度的努力。
此外,地方媒体之间相互供稿也是一大特色。这样的整合不但克服了媒体埠外资源的不足,也拓展了报道的视角。连战一行的不少花絮新闻和背景新闻是各地方媒体间支援的热点。
丰富报道体裁,积极参与新闻评论
下表是对4月26日到5月4日四张地方报纸自采文字稿体裁的分类与统计(自采文字稿总量为《现代快报》18篇,《北京青年报》49篇,《华商报》83篇,《新民晚报》64篇):
通过计算某类体裁占该报自采稿总量的百分比,可见报道体裁的多样性,又以动态消息与通讯占的比重为最大。《现代快报》4月27日《这一步,跨越了整整60年》这一消息记录了连战抵达南京禄口机场的历史时刻,在机场发表演讲以及市民热情欢迎的情景;《北京青年报》4月30日《连战演讲,掌声连连》的通讯以14次掌声为小标题,引出14个演讲关键词,系统全面地展现其北大演讲的精华;《华商报》5月1日通讯《“爸,咱家老房客回来啦”》叙述连战老房东父子的一天,真情感人肺腑;5月3日《新民晚报》的《希望两岸和平进程快如磁浮》是连战乘坐磁悬浮列车侧记,生动、详尽又寓意深远;《新京报》对随团成员的系列专访则有不少独家报道。
新闻评论有传达媒体信息的功能,它体现了宣传报道的思想和精神,可带动一段时间内新闻报道的中心任务。不少地方报纸都很重视新闻评论,除了转载国家级传媒机构的评论外,有一些还在常设评论版或在专版上刊登社评、来论等,不但及时引导了社会舆论,令报道更为立体,还为报纸在“新闻大战”中找到了“主心骨”。《新京报》在4月26日至5月4日的9天时间里,围绕“连战大陆行”的议题一共发表了7篇社论、1篇来论,《北京青年报》也发表了3篇社论和1篇评论员文章。
可以说,“连战大陆行”给了地方媒体一个展现实力的良机。面对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题材,它们没有缺席,而且较好地把握了报道的力度和导向。地方媒体兼顾到了自身的性质与定位,扬长避短,避免了在重大报道中的同质化现象,又为受众所喜闻乐见,使这场“新闻大战”圆满落幕。
(作者:刘俊,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3级硕士生;陈璐,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