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应用型大学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供需缺口比较大,一些高校先后设立了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专业方向。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于2000年设立了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专业方向。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专门化的核心专业课。传统审计教学着力塑造高、精、尖人才,追求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型,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不够,不能顺应素质教育和应用性复合人才的培养规律,审计教学改革也成为审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应用型大学审计课程的教学要求
1.教学应“以学生为本”。霍华德・加德认为“大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具有个性色彩的,是一种自我体验的建构,是将大学所传播的知识纳入个体的知识体系的过程”。面对兴趣广泛、个性特征明显,书本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我们审计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的个性色彩,给学生创造知识自我体验的环境和机会,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强制性。
2.实用技能培养要求高。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实用化倾向明显,学生大都希望能够学到一技之长,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在就业竞争中获得胜利。因此我们审计教学安排中,在重视知识培训的基础上,需加强学生的实用技能培训,使学生毕业后很快能够上手。
二、目前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习惯于“应试教育”,特别是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专业更是围绕注册会计师认证考试,强调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从教到学一切活动均围绕“认证考试”进行。这种理念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专业判断能力、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要。尽管大多数教师很清楚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还是走“填鸭式”、“满堂灌”的老路子。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传统教育理念没有彻底更新,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方式等因素使得教师依旧以“完成课堂教学”为首要任务。
2.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落后。传统的审计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虽然近年多媒体教学方法较为普遍,但其模式实质并没有改变,只是由“一支粉笔、一张嘴”改为“一张幻灯片,一张嘴”,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的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挖掘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带来的互动性和实时性等优势。
3.技能培养环节薄弱。学生的实操能力是审计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目前审计教学从教学的方式来看,基本上局限于课程讲授,老师用PPT讲,学生听,教学局限于灌输。审计课程从性质上来看与其他相关课程(如会计)有较大的区别,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它要解决的是“怎么样”(会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是否真实、公允)以及“为什么”(以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支持所作的审计结论)。现行的审计教学方式对学生审计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就审计教学过程来看,目前缺乏生动的审计实践教学环节。虽然大学有审计案例、审计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但这类实践课偏重技术训练和纸上分析,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主动参与较少;而让学生到企业实务岗位的直接体验实际工作状况的实训又受时间的限制,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较零散,缺少感受式的、比较综合的审计实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足,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三、审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1.改变教学成绩评定标准,引导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绩效考核是“行动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会引导出什么样的行为,也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多数教师都清楚对于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学生来讲审计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没有主动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原因在于现有的教学成绩评定标准不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应该加快完善教学质量评定标准。
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考核传统评定标准基本上以期末书面考试成绩为准,往往是“一卷定优劣”。这种评定标准将学生的注意力锁定在书本知识和课堂笔记的死记硬背上,大大束缚了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建议学院以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为要旨,强调教学的过程控制,通过加强平时考核、降低期末考试的比重,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2.调整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环节。新的教学方法应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带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授课应从简单的单向式演讲改变成为和学生讨论的双向性教学方式。
在审计教学中,应以案例教学丰富课堂授课方式,并增加开展生动的实践环节。目前的案例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许多教师设计的案例往往是会计习题的翻版,与现实中的审计实务相距甚远,这种案例很难体现审计实务的精髓,充其量是复习了会计知识,难以收到应有的审计教学效果。其次,学生习惯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案例讨论比较沉闷,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很难出现各抒己见、唇枪舌剑的热烈场面,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案例讨论主要针对某个知识点与实务工作知识的综合性之间的矛盾,教师课堂讲解答案的惟一性与审计实务中诸多模糊性情形之间的矛盾等没有解决。
针对审计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多方面进行改进。首先,教师应在授课前设法深入实际,精选审计案例,并对其加工整理,使其转变为既符合审计案例教学的需要,又没有脱离实际工作的案例素材。其次,教师要善于与上游课程的实践课结合,如与管理学、会计学的实践课程结合,以学生ERP沙盘实训期间的模拟经营情况为案例,进行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以及审计技能的培训,一方面会计与财务管理实训为ERP沙盘演练中的管理与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另一方面ERP沙盘经营模拟又不断为会计、财务管理提供新的资料,同时提出新的要求。企业经营管理中风险管理与合法合规使得审计必不可少,因此,学生可同时从审计角度参与ERP沙盘实训的全过程,从会计的财务报表,到整个经营决策过程的合法合规以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进行模拟训练。所有模拟都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用会计软件、审计软件、财务分析软件进行相应的工作。
3.鼓励教师承担科研课题,以便于教师有能力更新教学内容。鼓励教师承担横向课题,多了解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跟上社会需求的变化;鼓励教师承担理论研究课题,使教师把握审计理论发展前沿,使教学内容不偏离理论发展的主流。两者结合将保障审计课教学内容满足理论性和满足社会实践需求两方面兼顾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更新关键在于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是社会需求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桥梁,如果教师不清楚审计的社会需求,不了解审计理论的研究热点,那么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便是空谈。因此应鼓励教师“走出去”,比如采用灵活的教学安排,给教师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研究条件,“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融进来”。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