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床·胡床·井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床·胡床·井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历史上,可称“床”的事物较多,其中包括胡床井栏。从传世文献和文物考古两个方面的材料来看,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应是“井栏”。

关键词:床;胡床;井栏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42-03

作者:蒋晓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邵磊,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7级专门史硕士研究生;四川,南充,637009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妇孺皆知的思乡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术界多把诗中的“床”解释为睡觉用的床,认为李白躺在床上夜不能眠,看着床前的明月和地上的月光,开始思念自己的故乡。但也有少数学者持有异议,王晓详《“床前明月光”新解》、朱鉴珉的《床・井栏・辘轳架》、傅业的《疑是明月照井栏――再读李白》等文章都认为“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应解释为“井栏”。2008年初,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里抛出一个新的观点,他认为“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既不是平时人们睡觉用的床,也不是井栏,而是古代一种被称为“胡床”的坐具,类似于今天的“马扎子(可折叠的小板凳)”(图一)。此言一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上述三种看法孰是孰非?本文拟首先从文献记录和文物考古实物的角度对古代的胡床和井栏的情况进行初步梳理,在此基础上对《静夜思》中的“床”作进一步考证,不当之处望方家指正。

一、床与胡床

所谓胡床,是我国古代中原人对来自西域的一种坐具的称呼。有关它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它最先起源于古代埃及和希腊,后来由于战争和民族的迁徙、融合,胡床在秦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了中原地区。到东汉末年,胡床得到了广泛流传。《后汉书・五行志一》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此服妖也。其后董卓多拥胡兵,填塞街衢,虏掠宫掖,发掘园陵。”这说明至少在东汉灵帝时(168-189年),胡床已经在宫中出现,并开始流行。另据《三国志・魏书・魏帝纪第一》中《曹瞒传》记载:“公(曹操)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邰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这表明当时胡床已经出现在战场上,并且曹操就是坐在胡床上指挥打仗的。

从上述两段史料可知,胡床已经开始被上层社会所喜欢,那么胡床究竟是一个什么模样呢?南朝时期梁代诗人庾肩吾在《咏胡床应教》一诗中写道:“佳名乃域外,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临堂对远客,命旅誓足征。何如淄馆下,淹留奉盛明。”忉其中“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两句,显示了胡床的最大特点是坐面上穿绳子,两个横足倾斜交叉,当胡床两足成“文”字形交叉打开后,上面就平整可以坐人了。

宋代程大昌在帻繁露》卷十四中记载:“今之交床,制本自虏来,始名‘胡床’,桓伊下马据胡床取笛三弄是也。隋以谶有‘胡’,改名‘交床’。唐穆宗长庆二年十二月,见群臣于紫宸殿,御大绳床,则又名‘绳床’矣。”依据上述文献可知,胡床在隋炀帝时改称“交床”,到唐穆宗(821~824年在位)时又改称“绳床”,皆因其坐面穿绳斜叉的特点得名,但其体型和功能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既然在隋朝时胡床已改称“交床”,那么到了李白(701~762)生活的年代,还有“胡床”这一称谓吗?弄清了这个问题,有助于进一步考证李白的《静夜思》。接下来看看李白的其它诗句:在《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中有“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两句,一个“坐”字,表明了“庾公”是坐在胡床上赏秋月的;在《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中有“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之句,依据诗的意境,应知主人公是坐在胡床上吹的紫玉笛;他在《寄上吴王三首・其二》写到:“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觚。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一个“挂”字,突现出了胡床折叠自如、可方便挂在墙上的特点。

再看以下有关胡床的描述:李白《草书歌行》:“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岑参《题华严寺瑰公禅房》:“锡杖倚枯松,绳床映深竹。”钱起《避暑纳凉》:“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这三首诗中都提到了“绳床”,绳床由胡床的发展而来,坐面穿绳,体积稍大,起初主要流行于寺院僧侣中,后因佛教的发展开始在民间传播。又如杜甫在《树间》写道:“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诗中“坐胡床”三个字,明白的告诉我们,作者是坐在胡床上赏月的,而且只有坐在房屋外面,才能看到树叶上的露水。白居易《咏兴五首》中有:“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此诗中“胡床”和“床”前后衔接,一语道出了在舟中的是坐具“胡床”,而不是用来睡觉的“床”。

由上述文献可知,至迟在李白生活的年代一直上溯到汉灵帝时期,中原地区始终有“胡床”的称谓,那时所流行的胡床,就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一种小巧轻便的折叠凳――马扎,而不能理解为胡人用来睡觉的卧具。其用途广泛,不仅应用于行军作战中,而且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场合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

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进展,已经发现了不少胡床的具体图像资料,如河南新乡博物馆藏有东魏武定三年(545年)的石刻画像,其中有一幅画像是一个人坐在胡床上手抱着婴儿(图二),此图可见胡床的样式是上面用绳连接,下面两叉着地,坐上去非常牢固。1973年,在陕西三原县发掘了淮安靖王李寿墓,墓内石椁上雕刻有精美的图像,其中有两幅侍女手捧胡床的图像(图三):图中显示的是胡床的侧面像,可以看到左右两张胡床均成“文”字形,两足相交,轻便易携。

以上考古发现向我们展示了胡床的清晰造型,因此可以肯定说,胡床就是面上系有绳条,可以折叠的小板凳,同我们今天的“马扎子”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我们还应该看到,无论明确具有“胡床”二字的文献还是考古发现的具体胡床图像,都只能说明“胡床”是类似于马扎或就是马扎之类的折叠凳子,还不能断定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就是可折叠的坐具“胡床”,因为在该诗中并没有“胡床”二字,而“床”的所指除“胡床”外,还有其它的涵义,如下文将要讨论到的“井栏”。

二、床与井栏

关于“床”的解释,《辞海》中是这样说的:一是供人睡卧的用具,如《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古时亦指坐榻,如“胡床”。二是安置器物的架子,如“笔床、琴床”。亦指水道的底。如“河床”。三是井上围栏,如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既然古代“床”有“井栏”之意,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井栏。所谓井栏,就是井上的围栏,是古代在水井周围建造的井台,上面竖立有井架。井台一方面用于防护 之用,另一方面用来固定上面的井架。井架相当于今天汲水用的轱辘架,上有滑轮,滑轮上绕有绳索,以方便打水,节省人力。井栏有木制、石制、陶制、砖石制、玉制几种;有“井床”、“井圈”、“井台”、“井干”、“银床”、“玉床”、“轱辘架”,等众多称谓(图四、五)。

把井栏称做“床”的情况在唐诗中很常见,试举几例说明。

杜甫的《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有:“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苏味道《咏井》:“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李商隐的《富平少侯》有:“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郑贰督蜓裘攀》:“石鱼岩底百寻井,银床下卷红绠迟。”无名氏《河中石刻》:“雨滴空阶晓,无心换夕香。井梧花落尽,一半在银床。”在这些诗里,都同时提到了“井”和“银床”,很明白的说出了“床”就是“井栏”。这里的“银”,应理解成白色的光泽,“银床”应理解成洁白光亮的井栏。李峤《银》:“玉壶初下箭,桐井共安床。”唐彦谦《红叶》:“薜荔垂书幌,梧桐坠井床。”从这两首诗可知,古时的井栏旁大都种有桐树,古人爱在诗词里写入“梧桐”、“芭蕉”,以烘托诗情画意。许浑《病中二首》:“秋色鬓应改,夜凉心已宽。风衣藤簟滑,露井竹床寒。”寺中描写了在漫漫寒夜里,井台和井栏在凄凉的月光的映衬下更显得寒气袭人。

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云浮西北盖,月照东南隅。宝帐垂连理,银床转辘轳。”李贺《后园凿井歌》:“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陆龟蒙《井上桐》:“美人伤别离,汲井长待晓。愁因辘轳转,惊起双栖鸟。独立傍银床,碧桐风袅袅。”花蕊夫人《宫词》:“鸡人报晓传三唱,玉井金床转辘轳。”上述四诗中均有“床”和“辘轳”的描写,更加直白的道出了“床”就是井上“辘轳”架,即“井栏”。

李白的诗中也有这样的情况。

《长干行》中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该诗中的床,应理解成“井栏”,无论古代还是今天,农村的孩子都爱在屋外的水井旁边看大人洗衣涮碗,更爱围着井栏嬉闹追逐、和泥玩水。如果理解成睡觉用的床,那么,《长干行》中的“郎”就没法“绕床”了,因为屋子里的床习惯上都是至少一边是紧贴墙而放的。如果把床作“胡床”讲,试想,一个低矮的马扎,一碰就容易倒,那么“郎”一抬腿就可以迈过去,自然也就谈不上一个女孩在前面拿着青梅围着一个小小的胡床跑,后面一个男孩骑着竹马在后面调皮地去追逐了。其它如《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客远行,还山秋梦长。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水峥嵘。”这两首诗中的床同样也指井栏。

在文献记录之外,考古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井栏”实物,“图五”为东汉陶井栏,高11.3厘米,口长22.3厘米,口宽15.4厘米,其上刻有“戒火、东井”四个字,该井栏相传是清光绪年问出土于河南开封,现藏于辽宁博物馆。2001年6月,金华文物处的工作人员在浙江东阳市的吴宁镇东郊4公里的一都许村村南,发现了一座南朝陈代的石井栏(图四),上面刻有“陈永定二年(558年)”和“紫金里许氏志”等字样。这些井栏实物的出现,对于考证文献记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上述关于“井栏”的文献记录,结合考古工作中发现的“井栏”实物,可以断定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应是“井栏”,而不是胡床之类的折叠凳,更不是睡觉用的卧具。据马未都等专家考证,在唐朝,房屋的窗户都非常小。那么按唐人的生活习惯,再在小窗户上贴上一层不透明的窗户纸或窗纱,这样月光通过窗户照进来,模糊的根本就让人联想不到“疑似地上霜”的意境。而月光从房门透过来的可能性更小,诗中的“地上霜”说明当时已是秋冬季节,寒冷的天气没有人会在夜里敞开门睡觉,就生活习惯和常识方面说,也不会有人把床放在客厅或堂屋里睡觉。再者,在室内的床上无论坐卧,“低头思故乡”还是可以的,但要想通过模糊的窗户“举头望明月”,那可能就不太容易办到了。另外,如果躺在床上,月光只照到床前,而没有照到床上、脸上或枕头上,那么就无法望见明月了;如果照到了床上和脸上,那就不能说成“床前”明月光了,而要说成“床上明月光”或“面前明月光”了。

如果把《静夜思》中的“床”理解成“井栏”,那就容易明白了。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远在他乡的游子夜不能眠,然后披衣出门,走到院子里的井栏旁。只见身边的井栏前一大片明月光,伴着阵阵的凉意,就好似地上铺了一层雪白的寒霜,此刻思乡之情、伤感之意猛地涌上了心头。手扶着井栏,在异乡抬头看夜空,此时看到的明月也正照在自己的家乡,想到自己“背井离乡”却不能与亲人相见,叹息之余只好“低头思故乡”了。这种动态的氛围可比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或睡在室内床上更能体现出游子的忧愁和苦闷,更能体现出李白豪放浪漫的个性,也更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场景和日常思维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