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校报的困境和出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校校报虽然已经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新媒体极其发展的今天,高校校报由于本身先天性的劣势,以及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它的发展和生存受到来自内外各个方面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走出困境,本文从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围绕校报自身和媒体互动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和设想。
[关键词]高校校报;新媒体;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223-01
高校校报担负着舆论引导、信息交流、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办报育人是高校校报的一项重要职责,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其为中心。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期,高校校报面临的困境越来越多,如何充分发挥学校报纸的教育功能,弘扬高校报纸办报育人的办报方针,是高校校报工作人员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校报的困境
相对于其他新闻类媒体,高校校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即便是有明确的规定使其占据了校园媒体的制高点,依然无法改变其弱势地位的现实。当前的社会,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对我们的生活无孔不入,几大传统媒体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样的新媒体对高校校报的冲击无疑也是巨大的。
(一)校报自身的问题
1、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
根据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的一项调查,全国14个省区市的411家高校校报中,周报占5.1%,旬报占12.6%,半月报占50%,双旬报和月报占31%,季报和不定期占2%[1]。防灾科技学院报大体上为月报,遇到一些特定事件则会出版增刊,如自08年起每年的5月12日都会出版汶川特刊。一份报纸的诞生要经过采写、编辑、排印、发行等诸多环节,并且大部分校报都缺乏相对专业的大规模印排系统,在这种条件下,校报能够发行周报已经达到极限,而更多的校报只停留在出版半月报或者月报。这种情形使得校报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大打折扣。
2、规模有限,读者面窄
高校校报是高校上下沟通的桥梁和内外交流的窗口,是师生才华展示的平台和学习修养的园地。这些特定的办报宗旨和服务对象,决定了校报的办报规模和发行范围。由于高校校报的服务对象和读者群为高校师生员工因此,高校校报是一份有“公开发行”资格的“内部报”。
3、内容单调,信息量不够
一般学校校报主要报道学院的综合新闻,包括学校的重要活动、重要成果和重要举措;各部门的重要新闻,交流在教学、科研、管理、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学校的校园生活,主要反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展示青年学子的翩翩风采;刊登随笔、散文、诗歌、微型小说、书法、美术等文艺作品。
对于读者阅读需求愈发增长的情况下,有限的版面所承载的信息量不够,众口难调,内容还是受到版面的限制。有限的版面往往被会议消息、领导讲话、工作总结所占据,而对学生关心、感兴趣的很多问题涉及不够深入,极大的影响了校报传播信息的新闻性和可读性。
(二)其他媒体的冲击
1、来自校园网络和网络媒体的冲击
网络媒介优异于报纸媒体在于其时效性强、互动性高、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等特点,这些对传统的平面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目前高校的校园网络大多在第一时间呈现大新闻、大动态、大事件,读者看到的常常新闻变旧闻,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除此之外,社会上五花八门的其他网络媒体也在竞争师生们的“眼球”,对校报传播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2、来自校园广播、电视等校园传媒的竞争压力
目前高校的校园媒体有: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台、校园电视台。广播相比报纸,时效性强,制作也不如报纸的繁琐,受众可以很容易获知信息,并且广播是听觉媒介,声情并茂,更加的真实、可信、感染力强。电视的制作要比报纸复杂,但是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介,能够从视觉和听觉同时刺激受众的感官,带给他单一感官达不到的体验,对现场的再现校报无法比拟。
二、关于高校校报应对挑战的思考
(一)首先要从提高质量入手,增强校报的可读性
1、扩充新闻信息量
校报增加信息量的手段首先要做的是扩大事件报道范围,从各个方面、不同层次去反映校园内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只有报道面广了,才能接近更多的读者,使广大受众对校报产生兴趣,想看、爱看。新闻报道的面除学校大事件、日常的教学、后勤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外,还可以有更多的教改和学科发展等方面的信息,不仅便于本校师生了解,也可以让校外受众获知学校教育情况。
其次要精采细编,报纸更适合传达的深度信息所占比例要适度的提高,这样优秀的评论会使读者参与其中,读者也会有更大的可能保存下来,便于多次阅读和传播给其他读者。
2、增强新闻的“新”
新闻很大的价值在于“新”,而校报的出版周期决定了其消息传播速度慢的特点。在事件选择上,首先要有大局观,对重大活动或事件提前策划好,尽量在截稿日期之前把要发的消息都规划好,抓住时效性。与此同时校报记者要多多下前线,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抓好突发性事件。在报道手法上,一方面要力求大信息与小消息相结合,准备好背景材料,使小消息有大背景相衬托,增强新闻信息的可读性和新闻价值;另一方面是扬长避短,加大在“非事件性新闻”、“评论性新闻”上的报道,新闻的“新”不只是事件新,也可以看法、意见新颖,这样其新闻价值也会提高,做好组织专题报道,使劣势转化为优势。
3、表现手法创新
长期单一的报道体裁会使读者产生阅读疲惫,校报的报道除了可以新闻、通讯外,还可运用新闻特写、图片新闻、调查报告、读者来信、评论等多种形式体裁的新闻作品;新闻标题的独具匠心;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版面样式上的出新出奇等,将整张报纸以崭新的“包装”,给人以美感和愉悦,引人入胜。
(二)要以特色确立高校校报的影响力
一般而论,媒体提升读者对自己品牌凝聚力的手段有二:一是靠规模,二是靠特色[1]。找准自身的定位,形成特色,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新媒体时代是受众分众化的时代,高校校报以本校师生为主要受众,要吸引他们的目光就必须找准定位,确立特色。
(三)要加强与网络等新媒体的联动
在网络媒体空前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应以此为发展契机,实施“报网一体”的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立体化、全方位的服务。高校校报要摆脱困境,必须在网络整合上下功夫。报纸与互联网联动不仅速度快,时效性强,还能下载保存,并可以使用一些信息链接进行报告,并且许多互联网可以设置针对校园生活,贴近学生的专栏,为补偿校报信息有限,速度缓慢,沟通有困难,影响小的不足,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
院报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打破新的平台,找到一个路径,以提高高校校报的功能,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要求。微博以其即时、互动、简单、方便、快捷的优势,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自我传播的文化需求,与报纸相比,由于进入门槛较低,更好地让人们青睐。有了高校校报这个微博平台,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借”微博的各种优势,可以实现校园新闻及时,互动性,裂变传播,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宝.论新媒体影响下的高校校报革新[J].网友世界,2012,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