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地区手足口病疫情控制措施为今后处置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本次手足口病疫情报告材料控制措施。结果 本次疫情在一个最长潜伏期21天内得到有效控制,25天疫情结束。结论 及时报告疫情和有力的控制措施是本次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关键词】手足口病 疫情 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320-02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该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传染病,少数患者并发脑膜炎等并发症,重者危及生命。2008年5月份,国家将手足口病例入法定传染病管理。6月7日我旗报告了首例病例,并引起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卫生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采取了有效控制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疫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 正镶白旗2008年从6月7日报告第1例手足口病病例至7月1日报告最后1例手足口病例共发生37例病例,分布在不同乡镇,收集疫情报告资料,根据医学统计方法进行整理分析。
1.2 地区分布
表1 正镶白旗2008年手足口病病例地区分布
发病区域主要集中在星耀镇大红山村,发病9例,星耀镇奶牛场发病3例;星耀镇散居1例;明安图镇环环幼儿园发病8例;明安图镇散居发病9例;明安图镇第一小学3例;伊克淖苏木4 例。根据发病区域分析,该传染病具有明显的聚集性(见表1)。
1.3 时间分布
表2 正镶白旗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时间分布
本次疫情从6月7日发生,6月10日星耀镇大红山村村医报告。疾控中心对每位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6月16日为发病高峰8例,7月1日疫情结束,历时25天(见表2)。
1.4 人群分布
表3 正镶白旗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人群分布
37例病例中最小1岁,最大9岁,主要集中在3―5岁,占发病总数的78.38%,其中男性24人、女性13人,性别比为1.84:1
2 结果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本次疫情为输入性病例引起的,该传染病传播链清楚,同时调查发现该病在潜伏期具有传染性,而且健康携带者也具有传染性,由于采取了有效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了传播途径,使得该疫情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得到了控制,发病37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散居儿童与潜伏期儿童接触后发病2例,说明潜伏期儿童具有传染性,1名散居儿童家长在外接触1名患儿,回家后传染给自家小孩,说明健康携带者具有传染性。这些与有关报道相符合。
3.2 居家隔离、合理消毒是控制该传染病的有效措施。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查清了传染源,并在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配合下采取了幼儿园放假、幼儿园终末消毒、健康教育等预防措施,患儿到指定医院住院治疗,防止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各学校开展晨检,执行缺课登记追踪制度,查明缺课原因。学生宿舍和教室要通风,定期消毒,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共用毛巾和文具的良好卫生习惯。
3.3 在本次疫情中我旗境内累计隔离传染源37例,隔离密切接触者286名,各学校及托幼机构开展了宣传教育和消毒工作。由于措施得力,只发生了15例二代病例,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没有出现三代病例。所以疫情在25天内被有效控制。从现场流行病调查情况分析,发病儿童多数为租住居室儿童,学习、居住及个人卫生状况普遍较差,有关部门应对租房儿童加强管理,尽量说服儿童住校。以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蔡纪明.《常见传染病与急性中毒预防和控制手册》2006年3月(2)16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