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借他山之石,攻课堂之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借他山之石,攻课堂之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数学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意义深远。它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它是发展个性、培养21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文章结合个人多年从事小学数学工作的教学实践,阐述科学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课堂实效的点滴做法,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 实效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我们知道:课程资源蕴藏于学校、社会、自然,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挖掘学生身边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所有有利于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资源充实数学课堂。这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需要;这是促进当地经济崛起的需要;这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需要。可见,全方位利用教学资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活用信息技术资源

信息技术具有生动性、信息性、大容量等特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有效整合可以提升数学课程的生动性,凸显数学课程的趣味性。摆脱学生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的距离感。可见,巧用信息技术能活化小学数学课堂,为数学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不再是天方夜谭。在实际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不但善于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且还尽量规避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误区,将现代教育技术信息辅助教学容量大、形象直观性强、兴趣点采集快捷等特有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我常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用信息技术挖掘德育素材、结合计算机网络系统,拓展知识空间等等。

如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森林动物晚会:大象为了回报小动物们一年来对自己工作的支持,春节将至,它邀请了森林里所有支持它的动物们来家里做客,饭桌上大家为了座位争吵不休。最后,聪明的小猴提出用大象家现有的车子把大象的一堆蔬菜,粮食搬进仓库,功劳最大的为贵宾,坐上座。结果用圆形车轮的动物比用三角形和方形轮子的不但轻松,而且搬运的数量也多。孩子们乐开了花,都笑话那些没选择圆形轮子的小动物们。我借机便问: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问题一经提出,教室内鸦雀无声,孩子们陷入了深思。这样的导入自然将孩子思维带进探索圆的知识殿堂,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学实践表明:生活中的数学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生活中的数学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的数学能开启学生探究学习的广阔天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着眼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鼓励孩子走进生活寻找数学的影子,真实体验和感受着数学的魅力。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内容时,我和孩子一起利用课余时间亲手绘制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正确的绘制是建立在平时认真观察基础上的,绘制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课堂上为了能帮助学生学会“付币、兑换”,我设计了用自己现有的学习用品创办小小商店活动,开张前,学生要给自己的商品标价、兑换零钱。在标价、兑换、交易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获得了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三、调动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

新课程强调交往、互动;重视体验、感悟。学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想法见地。在思考和接受问题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灵感,有时和教师的精心预设大相径庭,甚至被认为是课堂不和谐的音符。有些教师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压孩子丰富的想象、扼杀孩子独特的想法,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孩子心里却成了不敢表达的心结,久而久之,便会成了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老牛,这样的课堂表面看来一帆风顺,但实际上却因没有把握利用好这些课堂中生成的学习资源,使数学课堂黯然失色。因此,面对这些生成的资源,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出发勇于摭拾、善于遴选,为课堂润色。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我是这样导入的:前面我们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知道三角形面积怎样计算吗?话音刚落,一学生举手示意“老师,我知道”。这完全打破我的精心预设。我顺势让他说给孩子们听。“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我先示意孩子坐下,然后对其他孩子说: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个结论是否正确。通过小组合作、交流验证,学生逐步概括出三角形的计算公式,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可见,课堂上挖掘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可以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同时进入教学过程,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结束语

总之,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率“高”起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教师潜心研究,及时反思,不断总结,就能对数学课程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这是新课程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只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就能使课堂成为师生张扬个性的舞台,放飞理想的沃土!高效数学课堂也会渐行渐近!

【参考文献】

[1]徐桂珠.问“渠哪得清如许”——谈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小学教学参考,2011(5).

[2]朱晓静.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2).

[3]冯建峰.摭谈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成才之路,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