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赏识=成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成功体验是每个人渴求的,它影响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对人的心理影响尤为巨大。而教育是一个人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在成功体验中,铸就人的心灵,锻造人的才能,对人的个性心理的形成有着强大的作用。因此作为培育人的教育,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成功体验的主阵地、奠基石。毫无疑问,这种成功体验亦属教育的范畴。
那么,什么是成功教育呢?
成功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帮助,逐步达到学生争取自己成功的一种教育方式。其目标在于追求学生潜能的发现和发展、追求学生自我教育、追求全体学生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最大的特征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师生处于一个平等而非对立的地位,以行为改变教育、心理暗示等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最终达到教育成功之目的。
应该说来,儿童从成为一个确立的社会人开始(或者说从母体中胚胎发育开始),每位儿童的发展是处于一个相对对等的一层次上(先天智力因素除外),也就是孟子所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的状态。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庭、社会、学校及儿童自身发展的因素,其中又特别是学校教育中教师因素的影响尤为巨大,往往造成学生发展失衡(包括儿童的心理、才能、性格等)。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与尊重,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位儿童就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的孩子需要赏识,是赏识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要注意孩子的优点与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千万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1]。正因为如此,在教育过程中,就绝不能对儿童整天以抱怨,而应该依据罗森塔尔效应,对儿童倍加赞赏、以表扬。在每位教师的心目中,一定要坚信:“每个儿童与莎士比亚、爱因斯坦、牛顿等人一样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就蕴藏在每一个幼小的生命个体中。对发展良好的儿童,我们要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使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而对待不幸的儿童,我们更要满怀热情地拥抱他、欣赏赞美他。哪怕儿童跌倒一千次,我们也要激励他一千零一次站立起来。我们要给儿童一个美好的、充实的、难忘的学习生活空间,使他们的心灵空间得以释放。如果任由儿童的心灵继续压抑下去,他就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行;反之,他们才能有美好未来的可能,我们的教育也才有成功的希望[2]。”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曾叙述过自身的一段经历:小学时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曾留级三次。庆幸的是,上初中后遇到一位教语文的吴老师。吴老师对其毛病似乎总是视而不见,倒常常夸奖他的字写得好,并多次把他那字写得好而文章本身不好的习作张贴在教室,让全班的同学观摩。而钱梦龙老师在接受了吴老师赠予的“成功”桂冠之后,不得不去琢磨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不至于有朝一日被同学们笑话。有了这种渴求获得新成功的内部需求,加上吴老师的鼓励、指导,钱梦龙老师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写作水平提高到老师要求的水平,甚至还超过了老师要求的水平。可以说,如果没有吴老师的赏识,就没有钱梦龙老师的今天[3]。
这样的例子当然还很多:苏步青小学数学考年级倒数第一,牛顿、爱因斯坦小时也倍受歧视,但他们都在赏识光环的照耀下,最终都取得了成功。赏识的魅力可见一斑。
笔者所在学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刚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工作认真,备课上课人不马虎,对学生极为关心,任某班班主任。可到他工作的第二学期,班上一些女生对他产生了反感乃至于不想让他班主任了。理由很简单,说他在教学中,不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整天板着脸孔,措辞较为刻薄,打击面较大,部分学生因此厌恶他。这样的事例在教师中可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给我们的教育也敲了警钟。
当然 ,教师在教育中,不能一昧无原则地赏识学生,迁就学生,而应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有效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提出积极的期望要求
积极的期望要求对儿童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导向、趋成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用新的观念看待学生,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对学生提出积极的期望,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吃。它包括学生的远景目标和近期目标。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是寓成功教育于教学的典范。笔者最欣赏他的一句话:“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据此,笔者曾在所任班级进行过一项赏识教育的实验:班上一名男生陈某,先天智力较为低下,字也写得极差,成绩居年级倒数第一。作为教师,对他给予了尽可能多的表扬:能按时上交作业,按时完成到校,认真打扫清洁卫生;布置班上同学写他的优点,并在班上当面念。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过一学年的自我努力,他的字比刚进校时有了较大的好转,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兴趣。由此可见积极的期望能带给学生巨大的内驱力[4]。 x
成功体验是每个人渴求的,它影响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对人的心理影响尤为巨大。而教育是一个人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在成功体验中,铸就人的心灵,锻造人的才能,对人的个性心理的形成有着强大的作用。因此作为培育人的教育,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成功体验的主阵地、奠基石。毫无疑问,这种成功体验亦属教育的范畴。
那么,什么是成功教育呢?
成功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帮助,逐步达到学生争取自己成功的一种教育方式。其目标在于追求学生潜能的发现和发展、追求学生自我教育、追求全体学生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最大的特征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师生处于一个平等而非对立的地位,以行为改变教育、心理暗示等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最终达到教育成功之目的。
应该说来,儿童从成为一个确立的社会人开始(或者说从母体中胚胎发育开始),每位儿童的发展是处于一个相对对等的一层次上(先天智力因素除外),也就是孟子所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的状态。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庭、社会、学校及儿童自身发展的因素,其中又特别是学校教育中教师因素的影响尤为巨大,往往造成学生发展失衡(包括儿童的心理、才能、性格等)。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与尊重,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位儿童就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的孩子需要赏识,是赏识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要注意孩子的优点与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千万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1]。正因为如此,在教育过程中,就绝不能对儿童整天以抱怨,而应该依据罗森塔尔效应,对儿童倍加赞赏、以表扬。在每位教师的心目中,一定要坚信:“每个儿童与莎士比亚、爱因斯坦、牛顿等人一样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就蕴藏在每一个幼小的生命个体中。对发展良好的儿童,我们要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使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而对待不幸的儿童,我们更要满怀热情地拥抱他、欣赏赞美他。哪怕儿童跌倒一千次,我们也要激励他一千零一次站立起来。我们要给儿童一个美好的、充实的、难忘的学习生活空间,使他们的心灵空间得以释放。如果任由儿童的心灵继续压抑下去,他就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行;反之,他们才能有美好未来的可能,我们的教育也才有成功的希望[2]。”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曾叙述过自身的一段经历:小学时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曾留级三次。庆幸的是,上初中后遇到一位教语文的吴老师。吴老师对其毛病似乎总是视而不见,倒常常夸奖他的字写得好,并多次把他那字写得好而文章本身不好的习作张贴在教室,让全班的同学观摩。而钱梦龙老师在接受了吴老师赠予的“成功”桂冠之后,不得不去琢磨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不至于有朝一日被同学们笑话。有了这种渴求获得新成功的内部需求,加上吴老师的鼓励、指导,钱梦龙老师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写作水平提高到老师要求的水平,甚至还超过了老师要求的水平。可以说,如果没有吴老师的赏识,就没有钱梦龙老师的今天[3]。
这样的例子当然还很多:苏步青小学数学考年级倒数第一,牛顿、爱因斯坦小时也倍受歧视,但他们都在赏识光环的照耀下,最终都取得了成功。赏识的魅力可见一斑。
笔者所在学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刚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工作认真,备课上课人不马虎,对学生极为关心,任某班班主任。可到他工作的第二学期,班上一些女生对他产生了反感乃至于不想让他班主任了。理由很简单,说他在教学中,不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整天板着脸孔,措辞较为刻薄,打击面较大,部分学生因此厌恶他。这样的事例在教师中可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给我们的教育也敲了警钟。
当然 ,教师在教育中,不能一昧无原则地赏识学生,迁就学生,而应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有效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提出积极的期望要求
积极的期望要求对儿童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导向、趋成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用新的观念看待学生,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对学生提出积极的期望,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吃。它包括学生的远景目标和近期目标。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是寓成功教育于教学的典范。笔者最欣赏他的一句话:“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据此,笔者曾在所任班级进行过一项赏识教育的实验:班上一名男生陈某,先天智力较为低下,字也写得极差,成绩居年级倒数第一。作为教师,对他给予了尽可能多的表扬:能按时上交作业,按时完成到校,认真打扫清洁卫生;布置班上同学写他的优点,并在班上当面念。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过一学年的自我努力,他的字比刚进校时有了较大的好转,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兴趣。由此可见积极的期望能带给学生巨大的内驱力[4]。
二、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
成功教育的“成功”,其内涵与人们通常所说的“成功”不同,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①成功的下限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②成功意味着超越自我,超越他人;③成功的本质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④成功总是相对于基础而言,是没有终极意义的,是无止境的;⑤成功的最高境界和目的是主体获得自己争取成功的能力。为此,教育者应该确立这样的教育理念:受教育者人人都能成功,处处都有成功,时时都可成功。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勤反馈”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创造让学生获取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乐趣,增强成功的信心,培养获得成功的能力。从而使教育者的愿望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生的浅层次需要更为强烈、充实,并不断向深层次扩展,推动学生积极行动以达到预期目标,进而步步前进,实现自己的理想[5]。
三、实施赏识性评价
教师提出积极的期望要求,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只是实施成功教育的一部分,要想使教育获得预期效果,还有赖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实施赏识性评价。“赞扬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杰丝·雷耳语)。实施赏识性评价,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应尽可能以赞扬代替批评,以多赞扬代替多批评。
赞扬对学生起着一种导向作用,它往往能促发学生有益的行为。在赞扬过程中,无形地传达了教师的价值、是非观和美丑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这些观点的内涵,便会逐渐遵循这些内涵去指导自己的具体行为。著名心理学家史金纲的实验证明,当批评减少而赞扬增多时,人所做的事会增多;相反,比较不好的事因受忽视而萎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b·f·斯金诺通过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他认为,鼓励不仅仅是奖赏,它还是和某些行为的发生相联系的东西,它有着促进某种行为重复出现的趋向。当动物的大脑接受到鼓励的刺激,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调动起各个系统的“积极性”,潜在的力量能动地变成了现实,行为就发生了改变。因此,老师不管是热烈的鼓掌、热情的喝彩,还是只言片语的赞美、微笑点头的认可,在学生那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6]。
成功教育是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进行的教育改革,是从外压式的强制教育转变为内调式的自我教育。它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形成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和学习的效率。
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大声疾呼:把赏识留给学生吧,因为“赏识=成功”。
参考文献
1,2.做人与处世,2001;(5)
3,5,6.中语参,2000;(12)
4.详见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方法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