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看自由的本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自由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自由是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的理想。然而,美国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罗姆在他的著作《逃避自由》中对人类的自由进行了独到的分析,指出在追求自由的进程中,人类摆脱了封建的束缚,却迎来了新的羁绊,处于困境中的现代人却在极力的逃避自由,这种反常的现象引发了我们对自由关注,同时也让我们思考自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关键词:逃避自由 自由的本质 心理机制
一、现代自由根源及演变
现代自由观念根源于宗教改革与现代个人的只有文化。弗罗姆将中世纪结束以来的整个欧美历史看作是个人完全出现的历史,“该过程始于意大利,始于文艺复兴,但似乎只到现在才达到顶峰。”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进程中,人们足足用了将近四百年的时间才将欧洲的封建社会枷锁打破,才将自己从那最最深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中世纪并未剥夺人的自由,因为‘个人’上不存在。”中古的蒙昧时代,人完全受制于自然,人类与自然处于同一状态;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出于“共生”状态,此时人根本谈不上自由。然而,意大利由于经济结构与文化状态的发展所引发的文艺复兴运动却使个人破天荒的从封建社会中脱胎出来,并对社会各阶级都有一个主要影响:是个人陷于孤独和孤立,人自由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人们逐渐摆脱了封建加锁的桎梏,信教的伦理精神广泛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塑造了人的整体个性特征。现代资本主义制度让人自身发展了个性,但同时又使人更加孤立无援;它增加了人的自由,但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束缚,反而言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正是这种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二、从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看自由的本质
弗洛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认为人在不断超越自然形成个体化的过程中,导致了人的自由的增长,造成了人的孤独感的增强;对孤独的恐惧使人倾向于逃避构成自己本质的自由,而与某种整体和权威认同以获得安全感。他认为,这种逃避自由的心理冲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会积淀成一种普遍的心理机制,成为一种有意识、自觉地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弗洛姆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有不可分割的统一性,超越自然的进程就是人的个体化过程。个体化斩断了人与自然的原始的、天然的、未分化的联系,导致人的个体发展,人可以摆脱自然的束缚,进行活动与创造,人获得了自由。但是,人在摆脱原始自然束缚的时候,也失去了原始关系给人所带来的天然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因此,人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开始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第一、极权主义:受虐狂和虐待狂的共生。弗洛姆认为虐待狂和受虐狂都是内在的孤独感和恐惧感的表现,都倾向于与某种外在的权威力量认同,以获得安全感。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消极的意义上自由着,孤独地面对着一个与他分离的、充满敌意的世界,为了获得个人自我所缺乏的力量,充满孤独与恐惧的个人就要寻求某人或某物以便能够把他自己与这些人或物结合起来,从而得到一种新的“安全感”。
第二、攻击性和破坏性。攻击型和破坏性是通过摧毁威胁到自身存在的外力来消除由于自由和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孤独和焦虑。弗洛姆认为,个人与社会、与世界相比是非常的渺小和无权,因此产生了要是我把使我显得渺小无权的对象破坏掉、消灭掉,我就能消除这种孤独感和无权感的想法,因为这样外在对象的强大力量就再也不能压制我了。人的破坏性就是产生于个人对孤独和无权感的无法忍耐。
第三、机械地自动适应。指主动地放弃人的个性和主动性,个人顺从世界,不与别人有差异。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大多数普通个人所采用的解决孤独问题的办法。与外界保持机械一致使个人不再是他自己,完全接受了某种文化模式所提供给他的那种个性形式,因而变得同所有的人一模一样,这样对孤独和无权的恐惧也随之消失。但是这样也使他失去了自我,放弃了人的个性和尊严,导致了生命的挫折和人性的萎缩。
作为理性的社会的人,自由是约束性和自主性、他律和自律的统一,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所以不受理性制约的自由不是真自由,不遵循社会契约的自由不是真自由,破坏社会和谐的自由不是真自由;社会要和谐就不允许特权的存在,它要求自由向所有人开放,要求自由的公正和普及,所以不存在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个人自由的存在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就是以不破坏社会的和谐为度。极权主义、攻击性和破坏性只是对自由本质的曲解。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颓废、抑郁、空虚、绝望、道德沦丧等等现象,都根源于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和把握的缺乏,其实质就是人类并没有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是人类在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却并没有感受到真正的自由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精神失落。这样的人很明显是片面的、畸形的人而不是自由的、全面的人。作为自由的人,应当是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人;也是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多方面的劳动技能,并能够自觉运用自由时间来充分地发挥和发展自己的潜能的人;还是具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对生活抱着积极乐观向上态度的人。所以自由的人应当也是和谐发展的人。
三、结语
弗洛姆在分析完逃避自由心理机制后也指出了实现自由的方法:爱和创造性的活动,弗洛姆认为,通过爱和创造性的活动,人既可克服对孤独的恐惧心理,保留个体化进程所带来的自由与个性的积极成果,创造性的把自己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又可自发地去表达人的感情和理智地潜能,积极地去实现人的全部个性,而不致于陷入孤独和不安的境地。
爱可以体现在保护自然、关爱社会、关心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创造性的活动可以体现在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对社会的发展作出努力,对人类的和谐做出贡献。自由是一个关系范畴,而这种关系范畴都指向和谐,自由的本质其实也就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基础上,通过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而达到的一种人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均得以和谐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埃利希・弗罗姆著.逃避自由.[M].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2]埃利希・弗罗姆著.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价值新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