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分析爱伦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分析爱伦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文章利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从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结构分析爱伦坡经历对其整体人格的影响,从不同人生时期爱伦坡的成就及爱伦坡的个人表现方面进行分析,以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展现。从中得出结论,即爱伦坡的早年经历从自我、本我、超我三方面对其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爱伦坡 自我 本我 超我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代表,认为人受本能驱使,且早年经历会对其心理发展及日后外部行为表现产生深远影响。人格分为三个结构,分别为本我,自我,超我。爱伦・坡作为美国文学自然主义背景下的一个特例,反其道而行之,其文学作品风格独特,独树一帜,与其早年经历密不可分。而其早年经历所带来的那些选择与行为在爱伦・坡的后期生涯中产生不小的影响。

埃德加・爱伦・坡其哥特小说创作不但对传统哥特式小说所具有的悬念、言情、凶杀、恐怖等通俗元素予以杂糅,而且表达了独树一帜的创作理念,对美国早期本土文化、对物欲驱使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非理性情感予以关怀,从而使得他的哥特小说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严肃小说和通俗小说的界限,在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内实现了与读者的心灵沟通。

爱伦・坡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具有开创性的文学作品,应更多地归因于个人的早期不顺经历,使得他的内心体验较之他人更独特与敏感。这种心理因素影响了爱伦・坡的人生表现,人生历程中的不顺遂使得爱伦坡的内心处于更低落的状态,到人生晚期更明显。

爱伦・坡的父亲在他年幼时便离家,而其母早逝,虽然后来爱伦坡被好心夫妇收养,但是爱伦・坡与养父一直存在矛盾,亲生父母爱的缺失仍对其造成不小影响。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强调无意识的作用,认为行为的原因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和激发的。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爱伦・坡会爱上同学的母亲,并写下“To Helen”一诗。母爱的缺失及本能的驱使使得爱伦・坡不止一次恋上比其年龄大的女子。这似乎已成为爱伦坡人生的趋势,但值得一提的是,爱伦・坡曾娶了比自己小14岁的弗吉尼亚作为妻子,这也和爱伦・坡内心对爱的缺失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根据精神分析中人格结构理论,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次,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它遵循快乐原则,寻求直接的满足,而不顾社会现实是否有实现的可能。在爱伦・坡幼年时期,由于双亲缺失,而且远离家乡,内心缺乏归属感,因此他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驱使他做出社会准则所不容许的行为――追求比自己年龄大的女士,结果终究是失败的,于是他的内心仍旧处于对爱的寻求与缺失之中。

人格结构理论中的超我位于最高层次,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它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不难看出,埃德加・爱伦・坡一直处于精神压抑的状态,他的作品充满了压抑,恐惧,阴暗。早期的他,虽然文章偶有好评,但始终不得志,情感上的缺失一直是埃德加・爱伦・坡内心脆弱的根源。由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追求得不到满足,得不到社会规范的允许,他的内心充满挣扎。爱伦・坡无意识地把内心的感受寄托于文学作品之中,从《厄舍古屋的倒塌》中便可见一斑。在文中,埃德加・爱伦・坡所设计的人物性格饱满,而故事情节的发展丝丝入扣且始终处于阴暗的氛围中,从文章开头对厄舍古屋的环境描述到主人公对古屋的感受及最后古屋主人的死亡及古屋的倒塌,让人如身临其境。这正是爱伦・坡当时内心体验的表现。超我的力量,现实的局限已把爱伦・坡束缚得透不过气。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越发严重。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是在本我的冲动与实现本我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方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另一方面受到超我的约束。纵观爱伦・坡的一生,从早年恋上同学的母亲,到后来追求比自己年龄更大的另一位女士,他总是受挫。此时,爱伦・坡与弗吉尼亚结婚,并且事业上有所成就,这便是自我在超我与本我之间的调和行为。在他的创作鼎盛时期,他设想的读者群包括“我们辽阔的南方和西部地区无数农场中……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后期逐渐不顺,卷入“朗费罗战争”,而后在波士顿演讲厅阐释《阿尔阿拉夫》时赢得的倒彩,以及在作答时对波士顿侮辱性的嘲弄,进一步损害了声誉,也进一步增加了名声,而在秋天弗吉尼亚病情加重。他曾写信对弗吉尼亚说:“你现在是我与令人讨厌、令人憎恶、令人失望的生活抗争之最大而唯一的动力。”因陷入对弗吉尼亚死亡的恐惧中,他不断酗酒。这段时期,很明显可以看出,自我所起到的调和作用的基础已不存在,弗吉尼亚的去世及爱伦・坡事业上的受挫更使得他对生活失去希望。此刻的他,内心的种种期望,对文学,对生活的,通通得不到满足,自我已无法协调,心理陷入失衡状态,只有靠酒精逃避现实。而后爱伦・坡又追求过一名比他年长的女士,但因为在结婚前期出了意外而不能成行。爱伦・坡的内心在这种种不满足之下已处于崩溃状态,晚期的他,流连病榻,失去了对生活的种种期望,个人的人格结构处于极度不平衡之中。

纵观其一生,爱伦・坡的大部分人生处于一种不快乐的状态之中,他追寻快乐的本我始终被代表着社会规则的超我牢牢束缚,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自我已无法调试他的整个心理的平衡,内部的变化会通过一些外显表现出来,而在他的身上,这种表现则可以从他的文学作品中寻得,他的侦探小说是哥特式风格,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背道而驰。可以说,正是这种缺失感使得埃德加・爱伦・坡与众不同,他的作品正是这种偶然性与必然性结合的产物。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商务印书馆,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