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闻线人”现象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闻线人”现象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把“新闻线人”定义为那些通过提供新闻线索从新闻传媒获取报酬的人,那么这一现象在我国的出现已经为时不短。早在五六年前,广东的《羊城晚报》等传媒已经纷纷推出悬赏“猛料”、开通“报料热线”的做法。近来,这一做法几乎在全国传媒普及,对新闻线人的报酬也逐步攀升。

尤其是2003年11月,《新京报》刚刚横空出世便打出“万元征集新闻线索”的旗号,成为迄今国内最高的新闻报料奖,新闻线人再度引起人们关注。其别值得观察和研究的是其引起的传统新闻体制和观念的变化。

一、“新闻线人”现身上海

进入2001年,有早晨读报习惯的上海市民拿到新年第一天的《新闻晨报》,就发现了一个新鲜的变化:这一期晨报在“上海新闻”之外增设了“晨报热线”,并在刊头打出广告――诚征新闻线索,突发事、感人事、有趣事,特设线索奖50元、100元不等。但除了新奇之外,这一举动并没有带来更多反响和更显著变化。

微妙的变化直到一年多以后才显现出来。2002年4月,一向在上海市民中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民晚报》社会新闻版稍稍改变了几十年如一日的面孔,在该版打出了“社会新闻热线”的手机号码,虽然很不起眼,可对于一份老成持重的大报来说,却是十分重大的变化,它表达了一个重要讯息:对于那些以普通市民为读者群的报纸,即便是拥有强大的传统影响力,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它们也越来越感到准确及时、价值高的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一个月以后,变化更明显了。不起眼的“社会新闻热线”手机号码变成黑翻白对比鲜明的提示框:“提供新闻线索、反映热点问题”,下面是一串手机号码。

这样的格式一直维持到2003年10月上海报业竞争加剧以后。首先是《新闻晨报》将新闻线索的奖励标准提高到最低100元,并增设了特等奖为3000元。上海《青年报》则于9月12日全面改版前夕首次在头版推出了24小时有奖热线,而改版以后的次日更是打出了“本报新闻热线、最高奖励两千”的广告。2003年10月,《新闻晚报》社会新闻版首次打出“社会新闻、报料有奖”的口号,并推出了白天和夜间的热线电话。一场围绕着新闻线索和“新闻线人”的争夺战拉开帷幕。

以下是2003年10月22日《新民晚报》和10月23日《新闻晨报》、《青年报》采用“新闻线人”提供的新闻线索情况比较:

由上可见,在三报当日刊登的12条社会新闻中,根据“新闻线人”提供的线索采写的新闻有8条,占66.7%(其中《新民晚报》刊登的5条新闻全都是由线人提供的线索),而这一数字与此前有关传媒的统计是基本吻合的。“新闻线人”提供线索被采用后的得奖情况,10月22日《新民晚报》、10月22日《青年报》和10月23日《新闻晨报》共采用刊登12条新闻,其中获得最低奖金(50元)为6人,占50%;获得100元奖金的4人,占33.3%;获200元奖金的和未获奖金的各1人,各占8.3%。这表明,报社用以悬赏线人的重奖(2000元、3000元特等奖)极少有机会颁发,300元以上的奖金发出也很少见,新闻线人想要以此为职业,至少目前在上海显得不切实际。

从报料新闻的内容分析,绝大部分(80%~90%)属于突发事故,如车祸、火灾、落水等,其他还有一些是案件(诈骗、销售假冒伪劣等)或奇闻异事。需要指出的是,那些产生社会重大影响的灾难事故,一般都不是通过“新闻线人”报料而是由记者自己采写的(如10月23日《新闻晨报》和《青年报》“热线”版头条新闻――《三少女殒命火海》)。因为新闻线人掌握的社会资源、新闻资源都很有限,报社重金悬赏新闻线索眼下在上海还只能看作是一种竞争姿态,它的实际意义很少体现在独家重大新闻的报道上。

二、“新闻线人”带来的观念冲击和体制影响

尽管如此,不论是作为专业,还是副业、客串的新闻线人,从这支的队伍日渐扩大趋势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其对传媒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新闻线人的出现,突破了新闻信源无偿的传统观念。著名的信息论创始人申农-韦弗曾经提出了关于传播过程的线性模式,它包括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五个环节。过去,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充分培育的情况下,我国长期处于“党报一统天下”的格局,传媒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报道质量和传媒竞争力没有直接关联。因此,新闻线索的独立价值得不到广泛认可,向传媒提供“信源”被理所当然地看作无偿劳动。

而当传媒进入市场后竞争加剧,传媒的商品属性大大强化,传媒面临新闻产品差异化的要求,必须丰富扩展新闻信息源。报纸、电视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要靠吸引受众的眼球,从而以高阅读率(收视率)来吸纳更多的广告客户。为了增加市场份额,付出一些代价获得信息是“划算”的。因为,信源有偿并不是个亏本的买卖,而是高投入与高产出基本成正比。通过有偿获得新闻线索不但提高了媒介产品的质量,满足了“信宿”――受众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强化了受众和传媒的互动性,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其次,新闻线人的出现,突破了新闻制作流程由传媒包办的传统观念。我国的电视和广播媒体,新闻制作的社会化趋势已经显现,制播分离的模式正在一些传媒的实践中初步取得成果,但在报纸媒体,仍然坚守着新闻制作的流程由传媒独自完成的模式。新闻线人的出现,标志着这一模式已经开始改变。

事实上,在国内外新闻传播和传媒经营实践中,真正属于传媒自己原始发现“第一落点”的新闻报道并不占主导地位,而“第二落点”的新闻则是主要的支撑。根据《纽约时报》对自己2001年度版面新闻采用率的统计结构分析,发现完全由该报社记者、编辑采写的原创新闻,即“第一落点”的新闻报道,只占到全部版面新闻总量的5%,其余均来自别人的提供,属“第二落点”的东西。

新闻线人的出现,使这一过程更明晰化了,这也是新闻产业化和报纸市场化的必然现象。它对于新闻传媒来说,有利于扩大新闻线索的来源、克服新闻报道面窄的缺憾;对于新闻记者而言,相对减轻了他们搜集新闻线索的负担,记者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挖掘新闻背后的意义,进行更多的深度报道,推出高质量的报道作品。

而且,新闻线人的出现,是传媒通联制度的进一步延伸。有了新闻线人,传媒“热线”版或社会新闻版记者手中掌握的资源不再是公检法、民政局、街道社区的几个有限的机构,而是来自社会各阶层。新闻线人和通讯员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生存状态的不同,他们不像通讯员那样往往坐在办公室里采写新闻,而是活跃在街头巷尾捕捉第一手的信息,不管是为了获取报酬还是出于其他动机,新闻线人都具有更高的热情。尤其是随着技术装备的提高,比如说上网、发E-mail、传真、手机拍照等,新闻线人捕捉线索变得越来越容易,提供的线索内容也越来越越生动和丰富。

特别是面对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新闻线人的优势就更加显现。比如说地铁出现了轻生者,在场的线人把整个事件拍下来或者是录下来给传媒,一篇生动的突发事件报道就形成了,和投稿没什么不同。因此,线人的出现弥补了记者不在场的缺憾,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新闻流程,这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讯员做不到的。

此外,新闻线人的出现,也是对传媒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过去我们强调传媒的宣传和教育功能。现在随着传媒市场取向的日趋明显,又提出要强化服务等社会功能。通过新闻线人的方式,关注和依赖传媒的人会越来越多,传媒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从而使新闻的社会功能不断加强。同时,由于传媒不是一个权力机关,他们反映的一些问题,通过线人提供的线索和记者调查在媒体中公开出来,实际上对整个社会的一部分群体起到了宣泄和稳定情绪的作用。

三、“新闻线人”的矛盾与走向

收入如何保障?收入没有保障,这是眼下许多人不会选择新闻线人为主要职业的原因。一般情况下,线人平时从传媒得到的报酬,就是报社提供线索奖。线索被用了就是50元,封顶的就是1000元。《新京报》给的比其他传媒多一些,但能接触重磅新闻的几率太有限了,获得大奖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此外,还有一个涉及到特等奖、一等奖的标准,究竟怎么评定和兑现的问题。现在是由报社内部的记者或者编辑来做评选,这其中就存在一些人为的因素。

真伪如何鉴别?如果一个新闻线人报了假的新闻线索怎么办?目前一般传媒的态度是,报了假的线索,就不给奖励了。但怎样事先鉴别线索真假、怎样建立信任关系仍然存在操作性的难题。

在西方,新闻线人的交易对象主要是记者,这与记者个人之间的职业竞争有关。有些记者为了个人名利,不惜以高价相互争夺新闻线人的线索。有时为了避免线索的流失,没有调查清楚就迫不及待地了新闻,致使虚假的新闻报道屡屡发生。在我国,同样也要注意防止这类恶性新闻竞争的出现。同时,新闻线人有时也会为了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而夸大新闻事实,导致传媒的报道客观性和舆论导向因“一家之言”而发生偏离,对社会造成危害。2003年12月22日,珠海拱北一家歌舞厅发生一起案,另一家歌舞厅保安部负责人曹某因贪图报料费,竟肆意将此事渲染成“八男按倒一女由一男实施,在场近200人慑于歹徒不敢轻举妄动”,造成严重失实。因此,在利用好新闻线人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对传媒的商业性过分强调,而忽略了其社会责任。

隐私如何保护?保护线人是传媒的责任。从一方面讲,线人向传媒提供线索就表明对传媒的信任,从情理来说不能伤害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刊登线人的照片或其他的东西(比如说资料)也可能涉及到隐私权的问题,需要经过本人的同意。尽管一般的新闻线人对传媒刊登自己的资料持无所谓的态度,因为他给传媒提供报料,就代表了他愿意接受传媒。但是暗访性报道的线人、报黑幕的线人就会有顾忌。在追踪报道这一类新闻时,线人会遇到一些危险情况,如果出现意外,目前传媒一般都没有相关的保障措施,只有少数传媒为线人提供人身意外保险,更多的在事发后只是表达道义上的同情。

领域如何扩展?目前,新闻线人主要是社会新闻方面的。其他类型,如高层变革或者是黑幕,高层人员出走等财经新闻,则是由业内线人提供的信息。随着新闻专业化的发展。各个行业都会有一些新闻线人出现,但前提是建立信息源制度,通过这个制度,传媒能够掌握线人的资料,重视对线人的引导,提高线人判断新闻价值的专业素质,加快新闻线人的职业化,使新闻线人有利于传媒和社会的发展。

线人会不会过滥?笔者在某一天杭州的几份报纸上看到,每张报纸都充分发挥出新闻线人的作用,不但在显著位置刊登和报社联系的方式、悬赏金额,而且还专门开出固定栏目刊登线人们提供的五花八门的线索。有的人路上被车撞了一下,尽管是无大碍的小伤,也忙不迭得给报社打电话提供“交通新闻”。令人诧异的是,报社不但采纳了他提供的新闻,还奖励给他50元的稿酬。还有些小孩在学校被人欺负、什么商品没处买也一古脑儿上了版面。

这让笔者联想起不久前在四川刊登出的一则新闻。有新闻线人向众多传媒致电,说有一起重大卡车翻车的交通事故发生,引起所有传媒的关注,纷纷派出记者直奔出事现场。最后的结果让人们哭笑不得:司机乘客安然无恙,只是可怜卡车上的一车猪纷纷落了水。一个记者回去颇为嘲讽地写下了《16头猪引来18名记者》的消息。

因此,我们在关注新闻线人,为它给传统新闻观念、体制带来的变革叫好的同时,也要警惕其走向过犹不及的一面。加强对新闻线人提供信息的甄别、不为一味迎合读者而降低传媒的品位,这也是新闻线人现象让我们引起的另一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