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同题异构 异彩纷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同题异构 异彩纷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不同老师对同一题材内容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对比三个同龄班的不同活动设计,感受老师们对同一题材,进行不同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过程的不同诠释和设计,从而拓展老师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 同题异构 拓展思路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The Same Title Heterogeneous and Splendor

――Music Events "Mexican Hat Dance" Case Analysis

MU Wenxiao, ZHANG Qing

(Fujian Fuan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Fu'an, Fujian 355000)

Abstract Different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the same subject matter, by comparing the three age classes of different activities designed to feel the teachers of the same subject matter, be different teaching goals, structure, and design of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thus expanding teacher's ideas and perspectives.

Key words same title heterogeneous; develop ideas

同题异构活动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课堂结构。是一种新形式――同题异构课堂教学;新思路――执教者的重点和思路各有侧重;新视角――从不同的视角感受不同的收获;新启发――让教师从活动中去审视自己的设计,及时反思。

针对相同的音乐素材――《墨西哥帽子舞》,以三个年段为合作团队,在同一年龄班分别设计不同类型的音乐活动。并通过三位教师的课例展示,用“比较”的方法来看待如何求“异”,比较不同教师教学中的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方法和组织形式,研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使教师在观念的碰撞和多元思维的融合过程中能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思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 挖掘素材内涵,异构教学目标

制定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异构活动前教师结合自身特点和幼儿认知水平及实际经验制定出明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选准教学目标的重难点。

《墨西哥帽子舞》是一首节奏清晰、旋律欢快、结构较工整的曲子,生动形象、不同乐段对比强烈,是“前奏―A1―B―A2―B―A3”曲式,A段节奏欢快活泼,B段节奏雄壮有力。针对这个音乐素材的特点和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特点,我们把活动定位于大班音乐活动,活动类型由教师自行拟定。三个团队分别呈现了三个不同类型的音乐活动。在反复倾听音乐的基础上,三个团队分别确定了活动目标和侧重点。活动一目标为“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变化,尝试用动作表达快乐的心情”,重点定位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上;活动二目标为“能根据不同曲段的音乐变化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定位于音乐游戏;活动三目标为“感受乐曲中不同曲段的旋律变化,能进行集体舞表演,享受与同伴共舞的快乐”侧重于集体舞的学习。

2 把握活动目标,异构教学结构

2.1 剪辑适合幼儿的音乐

对韵律活动的素材不能拿来就用,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学习特点进行改编、剪辑,便于幼儿进行活动等。活动一剪辑的音乐采用了,前奏―B―A1―B―A2―B―A3的曲式,教师有意识地剪辑这样的音乐让幼儿欣赏,能培养幼儿感知音乐中相同、不同的音乐的敏锐力,对幼儿的审美体验很有意义。活动二剪辑的音乐采用了,前奏―A1―BB―A2―B―A3―B―A4”曲式,中间将B段重复了一次,教师主要是根据故事《猴子学样》表演的需要剪辑,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表现“学样”的动作。活动三剪辑的音乐采用了前奏―A1―B―A2―B―A3―B―A4”曲式,教师根据集体舞的队形变化来思考的。三个活动均在保留原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编辑,使之更适合幼儿,并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2.2 设计适宜的活动过程

解读“墨西哥草帽舞”时,我们在三个活动的设计上各有不同。

活动一:结合大班幼儿合作意识逐步增强,喜欢与小朋友一起展开合作游戏,将其巧妙地设计成“小猪盖房子”这一游戏情境,B段雄壮有力表现“小猪垒砖”,引导幼儿用极具挑战性的传递游戏来完成,A段欢快活泼的音乐表现“小猪垒好砖后,用肢体表达开心情绪”,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结合节奏来表达自己快乐心情,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及艺术表现力。

活动二:我们选用《小猴学样》的故事为载体,故事中的老爷爷和猴子角色形象生动,故事的情节有趣、诙谐,过程充满动感和游戏性,极易就调动幼儿参与音游的兴趣。我们将故事和音乐巧妙结合在游戏这个元素中,通过前奏――老爷爷睡着,活泼的A段――表现小猴玩帽子、和爷爷逗乐、追捉等,B段――表现各种不同的“学样”动作,将感受音乐、理解情节、感受游戏玩法自然融合在一起,幼儿在倾听故事,感受音乐中自然地理解了游戏。

活动三: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根据音乐AB两段的不同情绪变化,以“找朋友”的方式组织活动,我们将活动设计成找舞伴和对舞两个部分,欢快的A段为找舞伴,B段是幼儿间的对舞,在乐曲ABAB不断重复中,幼儿的舞伴由两个变为四个、八个,甚至更多。活动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通过激发幼儿的好胜心,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愉快舞蹈。

3 关注幼儿发展 异构教学方式

3.1 图谱的配合

将图谱运用到音乐教学,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运用幼儿化的图谱能帮助幼儿整体感知、理解。活动一、活动二的图谱也各自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活动一:教师借助图谱帮助幼儿感受音乐,分辨乐曲结构,B段用图示表示盖房子砌砖,A段用∧∧∧∧表示开心的音乐,从而引导幼儿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变化,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结构。

活动二:图谱的运用兼容了感受音乐、理解故事情节,熟悉游戏玩法的作用,在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时,老师边画图谱,边讲述故事大意,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同时,很直观地就将音乐、故事情节、游戏玩法相匹配,实现音画沟通。同时,利用图谱引导幼儿寻找音乐中,哪些小节是一样的,这些地方都是表现什么的,让孩子发现了乐曲中重复的B段音乐,同时也更明确了游戏中与“学样”和“逗乐”等相对应的音乐。

3.2 道具的使用

相同的道具“帽子”,在活动一和活动二中也有不同的用途。活动一中的帽子,是让幼儿将帽子按音乐节奏进行传递游戏,极具挑战性,需要幼儿配合默契,在传递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活动二中的帽子,是贯穿游戏始终的重要元素,始终配合着故事的情节,游戏的开展,幼儿完全把自己想象成小猴,在“偷、玩、藏、收”帽子中,更加投入地游戏,帽子起到了点睛的效果。

3.3 教学方式的选择

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是三个活动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三个活动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各有侧重。

活动一:以游戏的方式组织活动。选择“小猪盖房子”为活动情情境,选取“盖房子”这一游戏片段,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合作学习传递,感知音乐节奏、结构,了解音乐变化的规律。

活动二:利用“小猴学样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感受乐曲。教师将乐曲中不同的情绪变化与故事情节巧妙匹配,并借助图谱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熟悉游戏玩法,通过让幼儿在音乐和故事情节、角色间建立一定联系的策略,引导幼儿开展游戏,快乐游戏。

活动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授予幼儿掌握学习动作的有效方法,以及以“由简到难不断叠加的方式”指导幼儿学习集体舞。让幼儿从掌握简单的手部动作开始,逐渐过渡到自由开放的寻找舞伴、变换队形的集体舞。幼儿的动作学习由坐站移动,由两两结伴自由空间状态下寻找舞伴。当条件具备时,由稳定舞伴以倍数不断增加舞伴,让幼儿在观察中不知不觉地掌握集体舞动作结构和顺序,从而产生“我对学习是有自信和兴趣的”情绪体验,幼儿充分感受了集体舞的独特魅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次“同题异构”活动,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