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由于词汇是组成语言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单位之一,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词汇教学必须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在教授词汇的同时学习词汇的文化内涵。然而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较低,学生即使记住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甚至更多的词汇,但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依然较差。因此,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应融文化知识于其中,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达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必要性 英语词汇教学 策略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特征、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而文化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著名语言学家拉多在其《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谈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是组成语言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单位之一,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将在语言的词汇中留下它的印记。词汇反映了本民族的社会现实,受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道德价值、政治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制约,并深深地打上本民族、地域和时代的烙印。要想学好英语,必须懂得英语国家的整个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正确理解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也就是说,文化背景知识是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平台和基础。

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及文化背景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较低: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阶段,片面追求词汇量的大小。他们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习惯在短时间内突击背诵单词,习得了发音、拼写及一两个意义后,就认为已经掌握了该词汇。另一方面,词汇教学也偏重于音、形、意的讲授,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语言技能的操练,而忽视了对词汇文化背景知识和内涵的讲授。教学模式的单一导致学生即使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记住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甚至更多的词汇,但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依然较差。一个典型的交际错误就是:中国学生喜欢对外教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古人称龙为四灵之长,龙是中国上古时代图腾的产物,是古老中国及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在英国,人们会闻“dragon”(龙)色变。西方文化中“龙”是凶险、邪恶的象征,是吐火伤人的怪物,它常被用来指“凶暴的人”。因此,教师在讲授词汇的同时,应当把对其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导入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在教授词汇的同时学习词汇的文化内涵。

三、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西方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

词汇在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所反映的含义在日常生活、称呼、社交礼节、性别、感彩等方面都有不同,英语词汇教学应融文化知识于其中,这是避免或减少语用错误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达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的。鉴于此,教师可采取如下策略:

1、通过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和积累英汉语言文化知识,将中西文化异同自觉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一方面,在语篇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发现两种不同文化习俗在词汇表达上的差异,结合课文的内容自然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风俗与习惯。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课文Time-Conscious Americans讲的是美国人对于时间的态度,虽然文中出现了多处习语表达方式上与汉语表达方式不同,但却反映了中美在思维方式上的异同。

另一方面,在词汇学习中应提示学生,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有些是一致的,有些词汇在英语中却没有文化内涵。比如,中英两国人民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例如,公鸡(cock),中英文中都表示“骄傲”。英语里说as arrogant as a cock,汉语是“骄傲得像只公鸡”。再如: as meek as a lamb———驯服得像绵羊;He is a sheep in wolf’s clothing.———他是披着狼皮的羊,外强中干。又如,一些动物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英语中却没有相关对应的文化内涵。汉语蝙蝠的“蝠”字与“福”同音,“五蝠”与“五福”同音,象征幸福、吉利。再如汉语“鱼”会让人联想到“结余”、“年年有余”,这是因为汉字可以谐音而转承同音异形字的语义值,而英语词汇音节过多,谐音概率低,通过谐音获得文化内涵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英语中相对应的“bat”、“fish”就无法使英美人产生诸如“忠心”、“笨拙,累赘”、“结余”之类的联想。

2、从文化的角度对比分析习语的渊源和出处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其中《圣经》中仅收入词典的典故就达700条。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更是熠熠生辉,有些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成了典故。如美国《时代》周刊曾登载这样一句话:“Many took in gambling and got in over their heads, borrowing from Shylocks to pay their debts.”在这里,作者援引了莎剧《威尼斯商人》剧中的犹太人高利贷者Shylock作为典故,来喻指那些债台高筑的赌徒不得不借高利贷还债。这里Shylock不再是《威尼斯商人》中那个具体的“人”,而是泛指那些斤斤计较的高利贷者。

又如,英语中的“Cricket”和汉语中的“蟋蟀”同指一种鸣叫的小昆虫。在英语文化中,特别是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蟋蟀大多给人带来宁静,舒适甚至幸福的感觉,它是个merry little cricket(愉快的小蛐蛐)。如莎士比亚的歌剧《亨利四世》中就有“as merry as a cricket”(像蟋蟀一样快活)这一习语,随后英国人就一直沿用。狄更斯在A cricket on the Hearth(《炉台上的蟋蟀》)中塑造了一个小仙灵的蟋蟀形象,而且它似乎还对书中的女主人公“充满了希望和鼓励”。而在汉语文化里,蟋蟀所表达的是一种忧伤凄凉、孤独寂寞的感觉。如《寝夜》中杜牧的诗句“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诗论》中诗人元好问写到:“切切秋虫万古情”。两首诗中反映出的蟋蟀叫声所引发的忧伤,是汉文化中世代流传的一致形象。

英语中这些带有民族色彩的习语,是各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些差异,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提高学生对异国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3、督促学生开展课外技能训练与文化实践

著名跨文化研究学者胡文仲先生说过:“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外壳而不会领悟其精神。” 传统的词汇学习方法主要对单词音、形、意三个方面的掌握,而一些不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对意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字面之意”,而忽略词汇的文化内涵。要想真正掌握词汇就必须在理解词的内涵上下功夫,词汇文化的学习要建立在对广义文化的学习之上。除了课堂学习外,课外技能训练与文化实践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教师可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在实际书面语篇语境中,体会词汇的文化涵义和用法,同时注意积累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条件允许的话,引导学生参加英语论坛,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演讲、英特网英文聊天等,在真实语境中进行文化实践。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具有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词汇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要结合具体的教材和语境导入文化,并适度地进行中西文化比较,使学生深入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更好的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实现英语教学的双赢。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徐太平. 英汉英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对策 [J].新西部, 2010(11).

[4]郑树堂,周国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