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褐口蘑优良菌株筛选试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褐口蘑优良菌株筛选试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河北北方学院食用菌实验室自行分离培养的4个褐口蘑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在相同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下,采用相同的培养基和扩繁手段,对4个菌株试管种和原种菌丝的生长势进行综合比较,以筛选出菌丝生长健壮、生长速度快的菌株。结果表明:褐口蘑菌株HKM6.26在试管种(牛粪、草炭土培养基)和原种(麦粒培养基)培养阶段,其菌丝的综合生长表现均为最佳。

关键词:褐口蘑;试管种;原种;菌株;筛选

褐口蘑是我国首次在坝上草原发现并规模化栽培成功的名优口蘑品种[1-2]。褐口蘑学名Agaricus brunnecens Peck [3] ,中文分类名称褐鳞蘑菇,别名香口蘑、褐蘑菇等,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是口蘑的一种。褐口蘑盖大柄粗、菌肉肥厚,口感比双孢菇更细嫩鲜美适口,香味比香菇更加浓郁,同时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

褐口蘑子实体除含有丰富的铁、镁、锌、铜等重要微量元素外,还含有锗、有机硒等,具有抗衰老、抗癌防癌的效果,能防治心脏病、高血压、膀胱病等多种疾病[4]。褐口蘑以其香味浓郁、口感鲜美、菌肉肥厚、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享誉海内外,素有“草原明珠,蘑菇之王”的美誉[5]。

自20世纪90年代末,褐口蘑在张家口坝上口蘑开发中心成功栽培并推广后,脱水干制无泥沙的褐口蘑成为市售口蘑的主导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以褐口蘑为主的食用菌生产逐步成为张家口地区一个新兴特色产业。褐口蘑既可鲜食,又可干制,适合在华北、西北广大农牧区以及边远山区发展,规模可大可小。干菇产品近年来十分畅销,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发展潜力较大。

在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形势下,选用的菌株是否优良决定了人们能否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在相同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下,采用相同的培养基和扩繁手段,对4个褐口蘑菌株的菌丝生长势进行对比,以期筛选出菌丝生长健壮、生长速度快的菌株。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种

供试的4个褐口蘑试管菌种为:HKM7.7、HKM6.26、HKM6.8和HKM北林场,均由河北北方学院食用菌实验室提供。

1.1.2 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原料由河北北方学院食用菌实验室提供。

试管种培养基配方:牛粪100 g,草炭土50 g,葡萄糖15 g,琼脂20 g,水1 000 mL,pH呈自然。

原种培养基配方:小麦7 500 g,磷肥75 g,石膏75 g,碳酸钙37.5 g,石灰150 g,牛粪375 g,米糠375 g,硫酸镁3.75 g,磷酸二氢钾7.5 g。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于2010年5-10月在河北北方学院口蘑研究所食用菌实验室进行。

1.2.2 培养基的制作

试管种培养基的制备:称取干牛粪100 g、草炭土50 g,分别用两层纱布包裹,置于锅中,加少量水提前浸泡1~2 h,然后加水至1 000 mL,煮30 min,其间不断搅拌。之后,用4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向滤液中加入琼脂20 g,继续煮沸至琼脂完全融化,再加入葡萄糖15 g,补水至1 000 mL。趁热将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装至试管长度的1/5~1/4,用纱布将管口擦净,塞上棉塞,棉塞要松紧适中,不能出现缝隙,再用牛皮纸将试管口包扎好,以防污染。将装好的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锅内,在0.15 MPa的条件下灭菌30 min,降压冷却后取出,将培养基制成试管斜面。摆放斜面时要注意,培养基前端蔓延至试管长度1/2处,然后盖上毛巾以防冷凝水过多,待培养基凝固后备用接种。

原种培养基的制备:以小麦粒为主料,首先将小麦过筛除去杂物,晾晒2~3 h,然后放入2%的石灰水中浸泡12 h,使其吸足水分至麦粒充分膨胀。捞出麦粒用清水冲洗2次,沥干后放入沸水锅中煮沸,15~20 min捞出,此时麦粒膨大而无破裂。将麦粒放入水中冷却至常温,沥去多余水分后,与称量好的磷肥、石膏、碳酸钙、牛粪、米糠、硫酸镁和磷酸二氢钾混匀,用石灰调节pH,使其保持在7~8之间。接下来进行装料,装料前将250 mL输液瓶清洗干净,并倒尽瓶内的水;将麦粒培养基装入后,轻轻震动瓶子使瓶内培养基下沉压实,装料高度不超过瓶高的3/4,让瓶内培养基上下松紧一致,用中间塞了棉花的橡皮塞封口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当锅内蒸汽压力达到0.15 MPa后维持2 h,即可达到灭菌效果。灭菌后将料瓶取出,放入接菌室内慢慢冷却,以备接种时使用。

1.2.3 接种与培养

接种:接种之前检查接种时要用的各种工具,如接种勾、接种锄、酒精灯、镊子、火柴、酒精球、标签、笔等。在接种室的各个角落放置熏蒸剂,在紫外光线下消毒30 min。消毒后,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做好准备,接种用的母种试管或原种瓶必须用酒精进行消毒处理。接种时,先拔去棉塞或瓶塞,将试管口或瓶口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再取接菌工具用火焰灼烧灭菌,冷却片刻后进行母种转接或将母种接入原种培养基。接入菌种后,将棉塞或瓶塞用火焰灭菌,在火焰上方把瓶塞塞好。依次进行接种直至接完,接完后贴好标签,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并做好记录。

培养:试管种转接后,放置于24 ℃的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养,每天通风20~30 min,每隔3 d左右观察1次,并做好记录。供试的4个褐口蘑菌株,每个菌株的试管种各接种10管。

原种接种后,同样在24 ℃的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养,每天通风20~30 min,每隔4 d观察1次,每个菌株重复10次。

1.3 观察与测定方法

1.3.1 菌丝生长势的评价方法

选择颜色较为纯白、生长致密、整齐一致、长势良好的菌丝作为最佳状态菌丝,与之相对应的褐口蘑菌株为最优菌株。

1.3.2 不同菌株试管种的观察与测定

试管种菌丝形态特征观察方法:转接之后每隔3 d左右观察1次,对菌丝的颜色、密度、均匀度、形状、长势分别做好观察记录。

试管种菌丝生长速度测定方法:菌丝萌发以后,每隔3 d左右用直尺测量1次菌丝生长的总长度,每个菌株随机抽取5管进行测量,求取平均值,然后对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进行比较。

1.3.3 不同菌株原种菌丝的观察与测定

原种菌丝形态特征观察方法:接种萌发后每隔4 d观察1次,对菌丝的颜色、密度、形状、长势分别做好观察记录。

原种菌丝生长速度测定方法:在麦粒培养基上接种后,每隔4 d用直尺测量,每个菌瓶上取3个点,用记号笔做好标记,记录数据,并计算3个重复的平均值,然后对4个菌株的菌丝日均生长速度进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菌株试管种菌丝的比较

2.1.1 不同菌株试管种菌丝形态特征的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褐口蘑不同菌株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和相同的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形态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其中HKM7.7和HKM6.26的菌丝颜色纯白、菌丝致密、均匀整齐、生长势较强。

2.1.2 不同菌株试管种菌丝生长速度的比较

由表2和图1可以看出,HKM7.7的菌丝前期生长速度缓慢,但后期增长幅度比较明显;HKM6.8的菌丝生长速度稳定,但后期增长幅度不明显;HKM6.26的菌丝生长趋势比较平稳;HKM北林场的菌丝生长趋势起伏较大,后期表现不理想。

2.2 不同菌株原种菌丝的比较

2.2.1 不同菌株原种菌丝形态特征的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HKM6.26的菌丝在颜色、密度和长势方面表现最佳,其次是HKM7.7和HKM6.8,HKM北林场的菌丝在颜色、密度和长势方面相对较差。

2.2.2 不同菌株原种菌丝生长速度的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HKM6.26的菌丝日均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之后依次是HKM6.8、HKM北林场和HKM7.7。为检验不同菌株间菌丝日均生长速度的差异是否达到显著水平,进行了方差分析,发现褐口蘑不同菌株间的菌丝日均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1.1 褐口蘑不同菌株试管种的筛选结果

通过对不同菌株试管种菌丝的形态特征(密度、白度、均匀度、形状、长势)和生长速度的观察与测定可以得出,HKM6.26的菌丝生长状况最佳,表现为颜色纯白、菌丝致密、长势较强、生长速度稳定且相对较快;其次是HKM7.7,其菌丝颜色纯白、菌丝致密、长势较强,生长速度前期较慢,后期加快。

3.1.2 褐口蘑不同菌株原种的筛选结果

从原种菌丝的形态特征来看,HKM6.26的菌丝颜色、密度和长势都优于其他菌株;从生长速度来看,褐口蘑4个菌株间没有显著差异。

3.2 讨论

由于栽培驯化时间短(也可能是培养基的物理化学性状对褐口蘑这个品种不是很适宜),试验中菌丝分解培养料的能力较低,表现为菌丝长势较弱、吃料慢。在试验所用培养基上分别对各菌株的试管种和原种进行了比较和筛选,HKM6.26较其他菌株表现相对优异,适应力较强。今后,在培养基的配方与制作工艺等方面仍需开展大量的系列研究工作,通过将培养基优化与菌株筛选进行科学结合,来提高褐口蘑的栽培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卯晓岚,蒋长坪.大型经济真菌[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 陈士瑜.食用菌生产大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3] 戴玉成,周丽伟,杨祝良,等.中国食用菌名录[J].菌物学报,2010,29(1):1-21.

[4] 王谦,付强,忻龙祚,等.褐口蘑菌丝的培养优化[J].河北大学学报,2007,27(1):76-78.

[5] 岳国忠,忻龙祚,曹秀玲,等.褐口蘑异地栽培与双孢菇栽培产量对比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2,17(增刊):236.

[6] 任智,许志鹏.几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势的测定与探讨[J].中国食用菌,1999,18(4):39.

[7] 赵桂云,暴纪春,张晶,等.十四种食用菌菌丝形态观察[J].食用菌,2007(2):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