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城乡差别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城乡差别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对宁波市城市和农村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调查表明:小学生课业负担依然偏重且存在城乡差别,小学生对课业负担的认知存在个体差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建议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策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多元的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努力减小城乡差别,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

关键词: 小学生 课业负担 城乡差别

一、问题提出

自2001年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依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部长袁贵仁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偏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因此,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本研究在对城市和农村基础教育小学生课业负担进行调查的基础之上,对城市和农村的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进行比较,从城市和农村的实际状况出发来分析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宁波市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加强小学教学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研究对象为宁波市3―6年级的城市和农村小学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教师以访谈为主。发放问卷330份,回收问卷310份,有效问卷297份,有效率为96%,其中农村小学生占53%,城市小学生占47%。

三、研究结果

在调查对象中,59%的学生对学习感觉有压力,35%的学生感觉没有压力。在学生平时用的辅导资料中,有55%的学生的辅导资料是由家长购买的,其余为学校发放和老师推荐的。对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81%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和讨论交流,喜欢以教师讲授为主和练习等其他教学方式的学生只有19%。在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中,认为语文学科的作业量最多的学生占63%,认为数学作业最多的学生占18%,认为英语作业最多的学生占6%,认为其他学科的作业最多的学生占13%;所有的家庭作业,38%的小学生在半个小时内可以完成,51%的小学生在一个小时之内可以完成,9%的学生在两个小时内可以完成,2%的学生需要两个小时以上才可以完成所有的家庭作业。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在9小时左右的占65%,有3%的学生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在课外生活中,有44%的小学生都喜欢参加体育运动,有35%的小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18%的学生喜欢看电视。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为65.6%,一般的占27.8%,对学习没兴趣的学生为6.6%。

对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的课业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是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双休日和课余生活方面。农村小学生在双休日参加娱乐活动的占33%,城市小学生占25%;在双休日做作业或参加辅导班和兴趣班的学生,城市学生占74%,农村学生占67%。学生的辅导资料,农村学生大多是由学校统一订购发放的,家长自由购买的资料也有但是很少;城市小学生的辅导资料中,家长购买的资料多于学校统一订购发放的资料。在睡眠时间、作业量和完成作业的时间等方面,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的差别不显著。

四、分析和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有所减轻,说明在教育部下达《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采取措施,减轻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数学作业时间比语文少主要是由课程性质不同所致,但目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偏重,说明在减负政策和减负行动实施以来,小学生的课业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依然存在负担过重的现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这表明“减负”不是一时之功,并非轻而易举。

通过对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的课业状况进行比较发现,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的课业状况有所差别,分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城乡差别和家庭收入差别,以及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引起的。我国教育基础薄弱,加上许多改革措施中,管理层考虑“有效利用教育资源”胜于考虑“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一再出现学校分等级、投入保重点等现象。人口众多和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加剧,促使人们通过竞争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的各种公共资源(包括义务教育资源)的分配呈现出向城市倾斜的特征,而偏远的农村却被边缘化。由于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直接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教育公平。尽管小学生参加课余活动的时间很少,但在主观感受上大部分小学生并没有感到负担过重而失去学习兴趣。可见,这种观念是推动家长、学生甘于承受过重负担的动力。

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各学校追求升学率,各班级追求名次,造成教师和学校担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会影响学校升学率,影响班级名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习惯于用传授和训练的方法教导学生,而不愿意或不敢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因而导致“减负”困难。此外,“减负”困难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其背后潜藏着深层次的社会影响因素。其一,教育部门既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又有课程内容旧、难、涩和脱离实际的问题,还有师资水平低,师德缺失,教学不得法,教学过程“少、慢、差、费”问题。其二,我国现阶段人口众多与经济不够发达形成强烈反差而造成就业困难,现行用人体制下学历因素在就业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客观上加剧了教育内部的升学竞争。其三,各级行政领导一是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的主要指标甚至惟一指标;二是过分强调教育内容课程化,在课程、教材等方面一味做“加法”,什么内容都塞进课堂教学,这些负担通过学校和教师最终都落到学生头上。其四,学生家长对独生子女“成龙成凤”期望过高,家庭教育也给学生加码施压。其五,一些部门、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受利益驱动,采取多种手段向中小学推销、搭配、摊派各种学习资源,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人为地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从教育内部做起,积极改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

五、结论

1.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存在城乡差别,城市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比农村小学生重。

2.小学生课业负担比以前有所减轻,但总体来说仍存在偏重情况。

3.小学生对课业负担的认知大部分并不觉得太重,少部分认为较重,因而存在个体差异。

4.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语文作业最多,数学作业少于语文作业。

六、建议和对策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是一个严重危害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严重影响我国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大问题。解决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不能单纯地从社会因素或教育过程入手,也不能简单依靠“减”的行政命令来解决,而要在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目标下去思考解决途径。

1.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消除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格局,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切实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针对农村儿童这个弱势群体,逐步提高对农村家庭困难孩子的生活费补助金额,扩大救助对象的范围,使财政救助覆盖范围较为全面,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

教育观念对教育起引导作用,整个社会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首先是要树立多元的人才观。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别的,人的发展也是有差异的,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挖掘每个受教育者的潜能和特长。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基础教育质量观。基础教育的质量应以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来衡量,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全球性视野表述了现代基础教育的质量内涵,归纳起来,就是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重视能力的培养胜于知识的学习;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最后,要树立科学的学习观。随着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儿童学习现象研究的深入,传统的“勤奋出天才”、“勤能补拙”等观念受到挑战,在儿童阶段,投入学习时间与学业成就并非成正比。因此,学校和家长都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校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3.建立多元的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应该从多元的角度去衡量小学教育教学,不能以单纯的考试成绩或升学率高低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不能把学生成绩、升学率高低作为衡量教师工作、奖励教师的唯一依据,同时也不应该以成绩来排列学校、教师、班级的名次。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建立健全学校质量测评标准体系,加强教育督导和对学生负担情况的监控。把学校和教师的注意力、工作重点转移到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上,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视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愉悦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得到愉悦,为孩子缔造幸福的童年,从而缓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4.落实素质教育,全员参与,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减负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携手努力共同解决。在这个协同努力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应承担不同角色,各司其职:学校要担负起教学的主要责任,提高师资队伍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投入大自然,投入实践,多做实践性、活动性作业,建立生动、活泼、和谐的学校氛围和班级环境。在家庭中,父母要对孩子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培养融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和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应担负起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智力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及实践场所。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携手奋进,形成和谐的整体教育大环境,切实合理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志跃.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2]闫江涛.建国以来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政策应对及启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1.

[3]冯宜冰.深化改革,着眼发展,切实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J].天津教育,2006.9.

[4]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84.

[5]汪晓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及分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0.3.

[6]陈雷敏,倪小敏.新课改后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2008.2.

[7]刘万伦,蔡明兰.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