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杯弓蛇影”典故特点及内涵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不乏形式各异的熟语。典故一类向来颇受人们关注,本文将浅析“杯弓蛇影”典故。“杯弓蛇影”源于汉代应劭《风俗通义・怪神》,后又见于《晋书・乐广传》。受内部和外部环境影响,“杯弓蛇影”典故特点鲜明,内涵丰富,除了形容疑神疑鬼、妄生惊扰等基本典义外,还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杯弓蛇影;特点;内涵
中图分类号:I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2
引言
典故是人们在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杯弓蛇影”典故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透露的是特殊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一种普遍心里。本文利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三版)”、“汉语大词典”等网络工具书搜集资料,在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杯弓蛇影”使用特点,并阐述了其特殊内涵。
一、“杯弓蛇影”典故使用特点分析
“杯弓蛇影”典故自出现以来广泛流传,并衍生出风格各异的典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仔细品味这些典形,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内在规律。
(一)句法结构
“杯弓蛇影”典故在古代文献中出现时,从句法结构上看,既可以做主语、谓语、宾语,或又可以做定语,或单独成句,很少做状语。当“杯弓蛇影”典故单独成句时,“杯弓蛇影”典故前少有附加成分,后无语气词。
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十二・古今诗》:
阴森野葛交蔽日,悬蛇结虺如蒲萄。(主语)
刘筠《西昆酬唱集・卷下》:
暂困秦王痔。无疑广客蛇。(谓语)
吴泳《卜算子》:
冻压溪桥不见花,安得杯中影。(宾语)
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前编第九》:
铁甲照霜弓影曲,宝刀磨月水痕腥。
程允升《幼学琼林・卷四》:
杯中蛇影,自起猜疑;塞翁失马,难分祸福。(单独成句)
(二)典形活用
“杯弓蛇影”典故的典形多种多样,因为诗歌讲究押韵对仗,散文强调词藻华美,时而将典形拆分,时而将典形复合,以达到生动、形象、逼真的效果。典形的活用后,语音上优美动听,富于韵律美;表意上迂回婉转,富有深邃感,体现了作者不断创新典故的超凡能力,这样不仅增添了文章的色彩,而且提高了典形的使用率。
钱谦益《列朝诗集・闰集第五・酬履方履中履直伯大四侄问疾诗》:
蚁声听若斗,蛇影见还疑。
“蛇影见还疑”这句话中包含了“蛇影”和“疑蛇”两个典形,只不过此句中只是单独写出了“疑”这个字。
《岛噫诗(一)・感叹》:
杯中弓蛇影,谁能辨毫厘!
“弓蛇影”是“弓蛇”和“蛇影”两个典形的合用,但实际上它也可以看做一个新的典形。
顾嗣立《元诗选二集・戊集・傅广文若金》:
凤毛当户见,蛇影到杯疑。
“蛇影到杯疑”是“杯里疑蛇”或者“杯里蛇疑”的变体形式。
顾嗣立《元诗选初集・壬集・马炼师臻》:
石头莫认山中虎,弓影休疑盏里蛇。
“山中虎”和“盏里蛇”对应,这是“杯弓市虎”和“弓影”两个典形的灵活运用,既有交叉使用的轮廓,又有拆分、省略的痕迹。
辛弃疾《水调歌头》:
短檠灯,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无用,照影落清杯。
“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缩写形式是“雕弓照影”,而这句话又包含了“雕弓挂壁”“照影落清杯”等典形。
总之,“杯弓蛇影”典故的典形通过拆分、合并等多种途径创造出典形活用。
(三)典故联用
古人创作诗文常喜典故,从数量上看,或是两个典故联用,或是三个或更多典故联用;从意义上看,或是意义相近典故联用,或是意义相反典故联用,更有意义无关的典故联用;从形式上看,或是珠联璧合,或是对偶押韵。在历代文献中,“杯弓蛇影”典故既有单独使用的情况,也有与其它典故联用的情况。
1.意义有关的典故
(1)意义相近典故联用
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前编第十》:
节序又催秋后燕,风光争发雨前花。倦游已梦庄生蝶,不饮何忧广客蛇。
隋树森《全元散曲・乔吉・悟世》:
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
“杯弓蛇影”典故常与“庄周梦蝶”典故联用,都比喻把虚幻误作真实。“庄周梦蝶”形容人生虚幻,处于睡梦、迷茫状态;“杯弓蛇影”侧重描写人神经敏感,过于多疑,属于意义相近的联用。
程允升《幼学琼林・卷四》:
杯中蛇影,自起猜疑;塞翁失马,难分祸福。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困扰。应邀赴宴本是一件喜事,最后却成了一件坏事。“塞翁失马”形容祸福相依,彼此转化,难以预料。丢失良马本是一件祸事,最后却成了一件喜事。这句话抓住此层意义的相关性使典故得以联用。
梁简文帝《卧疾》:
沈弩影,弊似河鱼。
此句包含“杯弓蛇影”和“河鱼腹疾”两个典故。“河鱼腹疾”指腹泻,鱼烂先自腹内始,故有腹疾者,以河鱼为喻。此两者都是由于自身的缘故导致恶果。
(2)意义相反典故联用
苏轼《苏轼集》卷十六《次韵钱舍人病起》:
床下龟寒且耐支,杯中蛇去未应衰。
“床下龟”是“龟支床足”典故的典形,《史记・龟策列传》:“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年,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龟能行气导引。”“龟支床足”这个典故形容人虽老但身体尚健。“杯中蛇”是“杯弓蛇影”典故的典形,此典故是形容人积郁成疾。
2.意义无关的典故
《全唐诗》第八八一卷・李瀚《蒙求》:
鲁恭驯雉,宋均去兽。广客蛇影,殷师牛斗。
“鲁恭驯雉”典故讲的是:后汉时中牟县令鲁恭有政绩,府尹派肥亲来考察,二人俱坐桑树下,这时有只野鸡飞落,肥亲问身边小童为何不捉,小童说它要育雏了。肥亲综合所见之事,认定鲁恭政绩很好。后以此典称地方官施行仁政“杯弓蛇影”描绘的是疑神疑鬼的心态,两者毫无关联,但出于一段文字中,这属于意义无关的典故隔句联用。
(四)对仗工整
“杯弓蛇影”典故常被诗歌、韵文引用,不免要带上诗文色彩,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为了符合诗文押韵的特点,不惜变化典故的位置、添加或删减部分文字。经过改造后,不仅保留了典故的原义,而且使诗文韵律和谐、形象生动。
徐世昌《晚晴诗汇・卷一百八十五・楼居偶成》:
香浮竹叶杯中影,声彻梅花笛里秋。
《全唐诗・第一卷・塞下曲六首》: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殊未入,莫长嗟。
《全唐诗・第二0五卷・答窦拾遗卧病见寄》:
今春扶病移沧海,几度承恩对白花。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宋诗钞・北山小集钞・和叶翰林送李从事》:
遂令缁衣好,敛迹裁自脱。画蛇杯已疏,志鹄弓遽拨。
二、“杯弓蛇影”典故内涵探析
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予之祖父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请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中,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赢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郴因事过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
‘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怿,由是瘳平。”这个由喝酒引发的小故事具有深厚的内涵。
1.“杯弓蛇影”与选贤举能
“杯弓蛇影”生动地描绘了古往今来一种常见的病态的心理,那就是过分怀疑他人的言行,以至于良心、热心、爱心成了稀缺资源。洪应明《菜根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中国自古以来就出于内忧外患的环境中,人们常保持对周围事物的怀疑,但是正是因为我们时时处处设防,使我们的心胸变得越来越狭窄。这在统治者选贤举能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曹操的多疑表现在杀华佗和吕伯奢一家九口。如果说曹操杀华佗还情有可原,那他杀害吕伯奢一家就是十恶不赦。《三国演义》中描写到:庄后杀猪磨刀霍霍,是引起疑心的最初原委,接着更令人犯疑的是庄客的对话:“缚而杀之,何如?”后来的说书人还加了两句:“先杀瘦的还是先杀肥的?”回答说:“当然先杀肥的。”陈宫瘦,曹操肥,难怪曹操要先下手为强了。曹操由于误解了对话而杀害良将,陷自己于不仁不义中。
乐毅进攻即墨,一年没能围攻成功,三年没有实质性进展,此时朝中谗言难免,燕昭王一番言语笼络乐毅之心。“先王举国以礼贤者,非贪土地以遗子孙也”,“寡人统位,痛之入骨,故广延群臣,外招宾客,以求报雠;其有成功者,尚欲与之同共燕国。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夷其宗庙,报塞先仇,齐国固乐君所有,非燕之所得也。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乐毅辅佐燕昭王致力于振兴燕国。
总之,“杯弓蛇影”典故向我们展示了:在选贤举能时,信任二字的重要性,众多的历史经验归结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八个字。
2.“杯弓蛇影”与“过犹不及”
“杯弓蛇影”这个故事中,刻画了主人公过于担心所见杯中之物而积郁成疾的形象,这与“杞人忧天”比喻的不必要、多余的忧虑一拍即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烦恼、忧愁无处不在,但“过犹不及”,过多的忧虑只会增加精神上的负担。《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成语“过犹不及”正好体现了传统中华文化中的“中和”思想,对待任何事都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过度忧虑而引起恐惧。“杞人忧天”本意指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庸人自扰”“病由心生”等都是形容忧愁自然而然出现。其实,中华文化就是带有一种“忧愁”色彩的文化。首先,一种“愁”的心态,从人一出生,就要为衣食住行而愁,贫苦人家为了中举而寒窗苦读,富贵人家为了升官而阿谀谄媚。其次,“愁”的不同表现,由于社会大背景不同,“愁”表现出千奇百怪的形式。众多的诗词歌赋,有怨妇“愁”夫君的,有不得志文人“愁”国家的等,塑造出一代又一代“愁人”形象。
通过考察“杯弓蛇影”典故的固有内涵,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民族精神。
结语
经过探寻“杯弓蛇影”典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这些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其固有内涵经久不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