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那些曾经的年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那些曾经的年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到年关,出门在外的人们,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千辛万苦赶回来,一番大采购、大扫除后就是大吃大喝。过了初七、八,又带着行李闪人了,在家的也开始了忙忙碌碌。响了鞭炮、放了烟花、吃了元宵,年也就过完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话是这么说的,感觉如今这年味淡了。还是小时候过年热闹。

那时刚到腊月,就扳着指头算放寒假的日子。放了假,一群孩子去冰冻的河床上溜冰、滚铁环,或者在院子里跳方格、耍弹弓。过了腊月二十,就在家里闹着要新衣、新鞋。父母手里攥着仅有的过年钱,赶了几天年集没买多少东西,只好先为我们这些淘气鬼买了布料回来,姐姐、嫂子们就忙着裁剪、缝纫。到外面玩一会儿蹦蹦跳跳回来,看看新衣做成什么样子,想穿新衣服,就得乖乖地帮着姐姐们贴窗花、贴年画……

大年除夕,在屋里屋外飘荡的扑鼻肉香里,穿新衣、试新鞋,还要放鞭炮哩。闹到很晚也不肯睡觉,只盼着天天过年。初一早上,是被一波接一波隆隆的鞭炮声,和振奋人心的锣鼓声惊醒――村里社火局募捐了。清晨的寒风中,村里的大叔、大哥们嘴里叼着烟、哈着热气,敲锣打鼓的行进在弯弯窄窄的街巷里,边走边响鞭炮,街巷里到处是人,虽是大过年的,大人们还穿着平常的衣服,只有我们这些孩子个个都穿戴簇新,在人群里乱窜、打闹,拾没燃响的炮仗。

锣鼓敲到谁家门前,鞭炮声里,主人家赶紧提着白酒、掏出好烟笑脸相迎,众人接过烟、喝过酒,见拿出的捐款太少不答应,说笑打闹间锣鼓使劲的敲。有人抱来主人家的柴禾点起来,边取暖边等待,直到他家赶紧追加后,大家才敲敲打打的到另一家去,这就是我们关中地区的“烧社火”活动。那时也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人们忙忙碌碌了一年,就是要在这开心的锣鼓声中释放胸中的欢乐与激情。也就从大年初一开始,村里一天到晚热热闹闹起来了。

几天下来募得款项不少,就用红纸公开在社火局的山墙上。接下来,派员四处采购、借用社火用品、联系车辆马匹,物色演员。正月初十一过,每天从早上开始,社火局里人来人往、忙成一团粥了。商量社火节目、比划造型、演员化妆、搭建花车,计划出演路线等等,直到下午五六点,在满街满巷人的翘首以盼中,锣鼓队前呼后拥间,三英战吕布、拾玉镯、战长沙等戏曲人物骑着高头大马、粉墨登场。后面跟着的《白蛇传》、《三打白骨精》,以及《郑成功》的花车一一亮相……

万众瞩目中,“郑成功”手中的黄龙旗一挥,车上那门翘首昂扬的氧气炮一声震耳欲聋的轰响,打出漫天飞舞的彩纸,宛如天女散花样好看,人群一片欢呼。社火队走到哪里,人们追到哪里,踮着脚评头论足。有人家孩子扮了社火,家人兴奋地一路追着一路向人说着。那些挤在人群中卖甘蔗、糖葫芦的生意也出奇的火爆。村里村外真象宋丹丹所说的那样,锣鼓喧天、彩旗飘飘、人山人海。直到正月十六七,姜太公抱着打神鞭节目出现,就宣布了当年的社火活动结束了。

现在人除夕夜就已经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了,那时不到初九、初十挂灯笼别人会笑话的。门前挂上大灯笼,小孩子手里打着舅舅家送的小灯笼满院子、大街上乱跑,互相攀比逗笑,不小心灯笼着了,一旁正说笑的大人赶紧过来扑灭,灯笼坏了,孩子哭大人哄,一会儿又打出一盏新灯笼。

我有一个转灯,是父亲求村里的画匠做的,就是将一条树藤用铁丝弯成弓形,下面装上一个木轮子,朝前一推,木轮带动一个平面安装的大轮子也转,大轮子上斜插一圈小竹竿,糊上画着戏曲人物的纸张也在转,中间点上蜡烛,竹竿顶端还飘扬着龙凤旗。那是相当的气派!别的孩子想推我就是不给,直到他家大人说尽好话、给了我好处,才很不情愿的答应。

灯笼打过元宵节,十六晚就要碰灯笼。一个个好看的灯笼在大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变成了令人激动不已的红火球,映红了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映红了那个皎洁的夜晚,也映红了那个纯真的年代!

碰了灯笼,一群大嫂子、小姑娘后面跟着几个孩子,到当年结婚的人家里看媳妇。主人家里置办了米酒凉菜款待,新娘子也将龙凤呈祥的缎面被褥、花花绿绿的床单,还有刺绣的鸳鸯戏水枕头,以及一大堆新作的布鞋、衣物,摆放的整整齐齐,墙上还有“抓革命,促生产”的刺绣信插,向人们展示其心灵而手巧。众人一窝蜂的进了新房,吃几口凉菜,赞不绝口的看过新娘子的手艺,闹一阵子,叽叽喳喳夸这家娶了个巧媳妇,主人乐呵呵的送出门,又要接待另一群人……

女人看媳妇就是要互相攀比、借鉴针线活手艺,也图个热闹。这个时候,男人们也不会闲着,往往会制造出更加火爆的乐趣。大家为身材、声音像女人的小伙子借来老太太的棉衣棉鞋,手里还拄着拐杖、头巾包的严严实实的,在一群人的簇拥下颤巍巍的进了新房,拉着新娘子的手,拍拍打打地夸新娘子长得俊,外面的同伴忍不住笑了,他很快忍不住露出马脚,在众人善意的笑骂声中夺路而逃。那一夜,月亮很明、笑声很响、闹得很晚……

已经十多年没玩过社火了,大家过年,麻将牌桌男女老少齐上手,亲戚间的走动也少了,祝福的话语都有手机电脑代步。以前过年缺的是年货,年味却很浓;现在年货丰富了,年味却淡了。人活的是心情,少吃没穿的年代人们穷开心,现在什么都不缺了,似乎少了当年热火朝天的激情。

其实不然,现代好多家庭,一家人长年累月各奔东西,好不容易熬到春节,总想在这不太长的节日里,让心灵回归家庭,朝朝暮暮间,找回久违的亲情和爱意,集体热闹自然就淡了,这也可能是春节流行一家人围在一起打牌、看电视的重要原因吧。热闹少了、亲情浓了,年味并没有淡。而是用一种亲人之间温馨的团聚、彼此的相守,代替锣鼓喧天的欢乐和喜庆,这何尝不是社会转型中的转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