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尝试用王国维的意境论探析金庸小说之武学意境及其哲学表征。金庸将武功和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的最高境界而具有哲学意味。通过人性的描写,金庸之“武”在象征色彩上达到了哲学高度。金庸的“武功”在想像和象征的基础上,一步步远离“武术”现实走向更深更广的哲理层次。

关键词:金庸;小说;意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004-01

是否有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是否耐人寻味的韵外之致,这本是我国古典抒情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但在属于通俗叙事文学的金庸武侠小说中也能发掘不少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这就非同一般了。就此而言,金庸小说是有意境的。金庸以中国文化的深邃意蕴融于武功,借武言学、借武传道、借武写人,从武到文的虚化创造了一种具有哲学意味,人生况味的武学哲理意境。本文尝试用王国维的意境论探析金庸小说之武学意境及其哲学表征。

意境是从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而来的审美范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是从作者的感受、作品的表现角度来强调表达“真感情”和“真景物”的。而从读者的审美欣赏角度而言,意境是难以言传又意味无穷的“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即作者把自己所感知之“情景”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在得到同样鲜明真切的感受并能引发无限感悟和回味。这样的意境适合于古今中外一切内容形式各异的优秀作品。优秀作品总不满足感性现实的真实,而追求更普遍隽永的意蕴。

金庸小说从开始发表到封笔至今经历了半个世纪仍然长盛不衰,读者群遍及不同地域、年龄、文化层次和民族阶级,可谓跨越地理和时空。金庸写的是武侠小说,自然离不开武功描写,武功和打斗是武侠小说不可或缺的因素,而金庸独创的武学意境可以说是形成小说哲理意境的一个主要方面。如陈墨所说“金庸小说内蕴丰富,意境深广,不仅有精彩的故事、鲜明的人物、精妙的技巧和方法,更有言外之意,韵外之致,道理禅机。”

一、金庸的“武功”在想象和象征基础上,一步步远离“武术”现实走向更深更广的哲理层次

武学之“武”具有高度的象征色彩。北大教授金克术所言“总想在小说中不讲什么道理……无言胜有言,不武胜武,愚而智,弱而强,似佛似道,所以能迈过前人难有后继……”人物武功招式常常与人物性格相统一,借武功方式展现人物个性。这样的例子在金庸的作品里不胜枚举。《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的“落英神剑掌”一如黄药师的风雅自若;周伯通的“空明拳”和“双手互搏”是他心空质朴的体现;《神雕侠侣》中的“”是林朝英、小龙女两代少女爱情和梦想的寄托;《笑傲江湖》中的“独孤九剑”则是令狐冲对自由自在的向往和追求;而萧峰、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则可以看作阳刚大气的人格象征。

金庸把历史上具有道德文化色彩的精华提炼出来,从哲学的高度构建一个完整的武学体系。他“喜欢把一切事物圆融浑化,这是中国的民族性”,“甚至将人生哲学也纳入艺术或武技之中。”通过武学的外在形式,在一定的情境中表现“意”和“理”,这才是金庸武学意境的价值所在。

二、金庸通过武学展示大量的学术思考。既然武功之武并非武,那么武功的境界也应从器的层面上升到对道的领悟

在金庸的小说里“似剑非剑”的例子有很多。如《倚天屠龙记》第二十四回中张三丰教张无忌无忘太极剑的一段。太极关键在无形,不以“剑招”取胜,而以其“圆转不断、节节贯穿”的剑意取胜,这是一种“无招无式”的功夫,所以张无忌每次演练都不相同,旁人看得不明所以。张三丰只传剑意不传剑招的方法体现金庸对治学之道的理解。

在《天龙八部》中多次提到的玲珑棋局,一个一直没有人能解开的难题被一个没有心机的外行人解开,此中道理自是耐人寻味。围棋之道象征人生兴亡成败,生生死死,得得失失,中国的文学理念的最高境界也莫过于此了。

三、金庸的武功描写建立在广读深研佛道的基础上,将练功者的精神修养、心性修练相结合,并从中写出自己的独到心得,使武学至理上升至哲学高度

《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在传授令狐冲“独孤九剑”对“无招胜有招”的武学理论有过精妙阐述。风清扬谈剑说武的根本是“活学活用”、“学招时要活学,使招时要活使,倘若拘泥不化,便练熟了几千手几万手绝招,遇上真正高手,终究还是给人家破得干干净净。”任何东西只有活学活用,才可能“得其剑意,忘其剑招”,而“无招胜有招”,独孤九剑的要义不仅在于至高的武学技能,更是一种非同寻常的生活境界,以武参禅,以禅悟人生。

金庸小说的武功已不单只是一种决定胜负输赢的竞技较量,而是与人的生活经历乃至生命感受密切相关。在金庸小说中的众多主人公大多有着自强自信自立的高尚品格,而他们充满艰难曲折的练功过程也可说是古往今来无数人才成功之路的写照。如《飞狐外传》中的胡斐,《侠客行》中的石破天,《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等等。金庸的武功描写并非外在调料,也不是小说惟一的精华,而是与小说的情节一起推动人物的命运,使“武功”具有了一种震憾人心的力量。金庸从武德和人生境界上对“武”作了深刻阐释。

可见,在金庸的书里学不到真正的武功,却可以使人受到很多启发,如学武须先修内后修外,学武须有超凡决心和毅力,并强调以“悟”为主,也可以欣赏、思悟和品味。金庸小说“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及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相得益彰。”

金庸在他的小说里,把“武功”作为一个值得创作的对象,那么他在这些“武功”里想要表达什么理念呢?金庸的“武功”来源于他的文学实践,其灵感出自日常生活的丰富积累。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是文学创作的基础,艺术积累是文学创作的前提,金庸只是文人,他只能从他熟悉的环境中得到灵感,他的武功只是文功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也可说是文学理念和创作追求的集中体现。

金庸一直以“抒写世间悲欢,表达较深人生境界”为总体审美特征和艺术追求,在武侠传奇中写到了人世悲欢,在江湖世界理寄托了人生的感叹,在一定的情境中表现“意”和“理”,通过武学的外在奇幻形式凸显艺术和哲学的本真,以象为基础,情为中介,理为归宿共同构筑了“意与境浑”的武侠世界。

综上而言,金庸写的是武侠生涯,内容和意义却远远超过武林打斗,通过小说的人物武功反映其性格及人生经历,大多数主人公的武功和性格同步成长;又通过人物的个性和成长经历让人领略武学和人生的种种哲理,如在《笑傲江湖》中反映的主题意境和道家息息相关,《天龙八部》则充满了佛教因果循环思想。金庸的“武功”在想像和象征基础上,一步步远离“武术”现实走向更深更广的哲理层次。以武学作为展示文化内涵、挖掘人性和关照人生的一面镜子,金庸小说确实负载了太多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陈墨.金庸小说艺术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

[3]周锡山编,金克木.文化卮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4]张大春.金庸谈艺录.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

[5]刘九洲.艺术意境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金庸.金庸作品集1-36册.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