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幼儿攻击装扮游戏矫正的多基线实验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幼儿攻击装扮游戏矫正的多基线实验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幼儿装扮游戏对幼儿攻击的矫正效果。方法:采用多基线设计(A、B、C、D四阶段共20天)对三名幼儿园大班具有明显攻击行为的研究对象进行装扮游戏矫正。设计8个融合移情训练和榜样学习的装扮游戏,分别于多基线设计的B、C、D阶段干预研究对象一、二、三。结果:研究对象一在B、C、D阶段的攻击次数较基线A均显著减少(5.4±1.1、3.4±1.3、1.8±0.8/9.8±2.5, F=23.97,P

【关键词】 幼儿;攻击;游戏矫正;多基线设计;干预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3-0175-04

Multiplebaseline Design on Pretend Game for the Rectification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LI Qing1,WANG XiaoChen1,CHENG LiGuo2,et al

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200062

2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ing the role of pretend game played in the rectification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Methods: The author made up eight pretended games including transfer training and model learning, then multiplebaseline design was adopted and three children from the kindergarten participated in the pretend game. There were totally four stages from A to D. The three children received intervention from stage B to stage 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child who got intervention first at stage B had lower scores on aggressive behavior later than the baseline level of stage A (5.4±1.1,3.4±1.3,1.8±0.8/9.8±2.5, F=23.97,P

【Key words】 children; aggressive behavior; rectification of game; multiplebaseline design; intervention study

攻击行为也称为侵犯行为,是人类一种比较普遍的行为,指有意地伤害他人身体与精神的行为,包括殴打、侮辱和抢夺损坏他人财物等霸道行为。在儿童时期,攻击是行为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1]。国内的调查发现具有较强的攻击性是当今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88.4%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倾向[2]。幼儿的攻击与成人的攻击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明显区别。研究表明,幼儿期的攻击与其成人期的犯罪有密切关系。心理学家韦斯特进行了14年的追踪研究,发现70%的少年犯在13岁就被认定具有攻击,48%的少年犯在9岁就被认定具有攻击,而且幼儿攻击性水平越高,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高[1]。攻击会破坏幼儿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过程,因此,矫正攻击,要从幼儿抓起。

儿童社会发展的研究表明,幼儿的攻击不是天生的,而是幼儿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可变性。矫正幼儿攻击的措施包括移情训练、榜样示范、适时奖惩和创设良好的环境[3]。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移情与攻击间呈负相关,如,Feshbach 发现6-7 岁儿童中,移情得分较低的比移情得分较高的表现有更多的攻击性[4]。 Eisenberg 和Miller指出移情能降低侵犯等行为[5]。所以在矫正幼儿攻击的过程中要重视移情训练。此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获得相应的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获得与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与模仿有密切关系。因此,为儿童提供亲社会行为的榜样是培养其亲社会行为的最基本方法[6]。同时,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许多与社交能力有关的技巧,从而发展对他人意图理解的技能[7],这种技能是亲社会行为的基础。因而,本研究拟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与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合作,将移情训练与榜样示范结合在自创的装扮游戏中,通过游戏过程来矫正幼儿的攻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福建省福鼎市某幼儿园大班幼儿中选取研究对象,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8]对研究对象人选进行测定。大班儿童年龄5-6岁,根据粗分的划界标准,男孩的总粗分上限为40-42,女孩总粗分上限为37-41,超过了即为异常[9]。经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发展心理学教授与五名助手亲临幼儿园观察研究对象人选的具体言行表现。采用每天三节课的观察时间,记录备选人的攻击次数(指幼儿在单位时间内主动攻击他人的次数,主动攻击包括躯体上的攻击(推、打、踢、抓、咬、抢、冲撞)[10]和语言上的攻击(骂)),共观察三天。选择攻击行为总数最多的3名备选人加以量表测定,最后确定这3名研究对象,分别为研究对象一、二、三,皆为大班男孩,总粗分分别为48、50、45。

1.2多基线实验设计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只有3名,为小样本实验设计。小样本实验设计是被试内设计的一种变式,实验时向人数较少的被试或单个被试呈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处理方式[11]。多基线实验设计为小样本设计的一种方式,其内在逻辑是:当一种行为或一个研究对象正在接受处理因素时,另一种行为或另一个研究对象仍处于基线条件下,如果这种未受处理的行为在处理因素引进之前保持稳定,而后随处理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认定,是处理因素导致该行为的改变,而不是一些碰巧在观察期内发生变化的其他因素。实验程序如下:①找到若干个与所要研究的研究对象接近的研究对象,如有攻击的大班幼儿研究对象一、研究对象二和研究对象三。②在不同时间内对他们引入同一治疗(处理因素),在进行治疗前不同研究对象有长短不等的基线期,从而可以将治疗的影响和时间因素逐个阶段地演示出来,以便最终确定治疗的真实效果。

1.3装扮游戏及研究变量的测量

根据幼儿攻击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在有经验的幼儿园教师的协作下设计了将移情训练和榜样学习相融合的装扮游戏,装扮游戏系列包括宽容的小白兔,受惩罚的大灰狼,我们还是好朋友,流氓兔不再欺负人,小动物拔河比赛,大熊,康夫和机器猫,汤姆和杰瑞,森林救火记8个游戏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这8个游戏并非依据移情训练与榜样学习而各自归为两个类别,而是将这两种矫正方法融合在各个游戏中。让幼儿在装扮这些游戏角色的过程中,体会被攻击者的痛苦感受,并从中学会恰当地处理冲突的方式,宽以待人。例如在游戏宽容的小白兔中,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先讲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接着让研究对象扮演被小猴子欺负的小白兔,小猴子由小组中一名小朋友扮演,要按游戏内容做出各种攻击性表现(抢萝卜、推搡、在树上扔小石子等),其他的组员则扮演游戏中其他小动物,在冲突中起不同的作用(有的冷嘲热讽,有的表示同情,有的热心帮助)。游戏中的小白兔要表现出受到欺负时的难过,以及最后的宽容。每个孩子都戴上与角色相符的动物头饰。在该实验中,研究对象体会到受攻击的感受与处境,同时从自己扮演的角色中学习到处理方式。其他的游戏设置也是将移情与榜样学习融入其中。编制游戏遵循的原则是针对性、理解性、操作性和集体性。游戏的时间安排在每天下午3:00~4:00,游戏间隙教师总结游戏中幼儿的表现,并加以评价。每次训练有2个游戏项目,随意组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反应进行调整。

通过教师的观察和摄像记录获得研究对象在单位时间内主动攻击他人的次数。该教师是一名实习教师,并不了解实验的进程,仅仅要求其按时间、按攻击的操作定义来记录研究对象的攻击频数。之后,将教师报告的频数与摄像记录的频数相平均得到研究对象在单位时间内的攻击次数。记录时间为上午9:00-10:00,下午4:00-4:30。

对教师进行实验程序标准化的培训、采用避免全体儿童(包括研究对象)知情的单盲实验以及随机组合装扮游戏的项目来控制无关变量(教师的期望效应、幼儿之间的干扰以及当天课程的影响)。

1.4 实验程序

将全班20名幼儿(除了三名研究对象以外)随机分成三组,各组分别是6人、7人、7人。将三名研究对象随机分入三个小组。研究对象一、对象二和对象三所在的小组分别为小组一、小组二和小组三。

阶段A (第1-5天)是研究对象一、二、三的共同的基线期;阶段B(第6-10天)小组一开始开展装扮游戏,游戏训练一直持续到阶段D结束,共训练15天。整个小组单独被实验教师带到外场地1活动,防止小组二和小组三观察到。研究对象二和研究对象三仍处于基线期;阶段C(第11-15天)小组二开始开展装扮游戏,游戏训练一直持续到阶段D结束,共训练10天。整个小组单独被实验教师带到外场地2活动,防止小组三观察到。研究对象三仍处于基线期;阶段D(第16-20天)小组三开始开展装扮游戏,游戏训练一直持续到阶段D结束,共训练5天。整个小组单独被实验教师带到外场地3活动。此阶段是研究对象一、二、三共同的矫正期。

1.5 统计方法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2.1 三名研究对象的攻击 研究对象一在矫正期B、C、D内攻击比基线期A显著减少(F=23.97,P

研究对象二在矫正期C、D的攻击比基线期A、B显著减少(F=28.17,P

2.2研究对象一、二、三在共同矫正阶段D的攻击次数比较 三者在共同矫正阶段D的攻击次数没有显著差异(F=1.59,P=0. 240),且较稳定地集中在1-6次之间。

3 讨论

3.1 装扮游戏矫正攻击的理论依据

幼儿的心理与行为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游戏正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集体游戏需要许多幼儿共同完成,这就要求他们学会与他人协作,同时也要学会如何正确竞争和适当忍让。在装扮游戏中,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感,处理不同生活事件和人际关系,这大大提高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的形成,幼儿在装扮游戏中可以学习到很多正确的行为方式。装扮游戏形式在幼儿晚期(6岁)发展到高峰,所以研究对象选择大班的幼儿。

幼儿的攻击受到生理因素、个体认知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幼儿攻击的产生虽然有其生理层面的因素,但攻击是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它具有可改变性,主要的矫正方法有移情训练、榜样示范、适时奖惩和创设良好的环境[3]。本文根据幼儿游戏的特点,将移情训练与榜样示范结合在自创的装扮游戏中。移情指个体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上对他人情感进行积极与共、平等分享和迅速应答的深层体验过程。霍夫曼研究发现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3],利用移情可以使儿童深刻体验受攻击者的感受,促进自我控制,比一味地限制、要求这种外部约束要有效得多。通过在装扮游戏中结合移情训练,引起幼儿移情换位,使他们设身处地地体会受攻击者的痛苦,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矫正幼儿的攻击。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攻击形成主要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同样,让幼儿多接触亲社会行为,学习恰当的处理冲突的方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本文的装扮游戏中许多游戏角色面对同伴的误解、不友好与敌对都会采用谦和、理智、缓和与宽容的态度来处理,从而得到大家的佩服与赞赏,如我们都是好朋友、宽容的小白兔等。通过让攻击性强的儿童亲自扮演这类角色或作为游戏的参与者来观察,使他们学会应对冲突的恰当方式,从而减少攻击性冲动。

3. 2 实验效果 本文通过多基线设计的显著性检验和定性观察显示,装扮游戏可以矫正幼儿的攻击,且排除了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作用。研究对象一在阶段B引入游戏矫正,而研究对象二、三仍处于基线期,此时研究对象一在阶段B的攻击比在阶段A时有显著减少,而研究对象二、三攻击与阶段A无显著差别,由此可见,研究对象一攻击改善正是游戏的作用,而不是阶段B中发生的其他事件的影响。在研究对象二进入阶段C时,研究对象三仍处于基线期,研究对象二的攻击较阶段A、B显著减少,说明其攻击的改变也是装扮游戏的作用,而非阶段C中发生的其他事件的影响。研究对象三阶段D的攻击次数显著小于A、B、C阶段,A、B、C阶段的攻击次数差异无显著性,提示D阶段的干预减少了攻击次数。

在共同的游戏期D,三个研究对象的攻击比较稳定地集中在1-6次之间,最后进入矫正期的研究对象三也显著地改善了攻击,达到与研究对象一、二差不多的好转程度。研究对象一、二的游戏矫正时期更长,但三者在阶段D的攻击次数并没有显著差异,没有显示出不同的游戏矫正时间与攻击减少程度有关。可能原因是班级大部分幼儿都经历了集体装扮游戏,在班级整体出现了平和、友好的氛围,对研究对象三产生了一定的同化作用,所以一旦游戏治疗介入,其改善就更为迅速。可见,创设良好的环境对于矫正幼儿的攻击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集体装扮游戏产生的良好效能。

3.3 实验存在的不足 研究对象三仅仅接受了5天的游戏训练,但却显著地改善了攻击,可能是班级氛围变化的影响,其他的影响因素从本实验中没有办法获知。虽然对参与实验的幼儿教师指导游戏方面进行了标准化训练,但是由于教师的职业性习惯,在游戏过程中会有自己的创造与设想,所以对实验的重复性检验方面有影响,这在今后的实验中要加以注意和控制。同时,本研究缺乏进一步追踪装扮游戏的效果,没有对三名研究对象采用CBCL量表进行后测,进而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本研究缺少对照组,无法排除因个体自身成长从而减少攻击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蒋俊梅. 儿童攻击的影响因素及矫正. 教育探索, 2002(8):71-73.

2 孙云晓. 改变学校、家庭教育的28个观念(上). 中小学管理, 1998(5):8-11.

3 魏晓娟,岳慧兰. 儿童攻击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和矫正.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15(4):52-55.

4 Rose AM, Feshbach ND. Empathy and aggression revisited: The effects of context. Aggress Behav, 1991, 17: 93 - 94.

5 Miller PA, Eisenberg N. The relation of empathy to aggressive and extermalizing/ antisocial behavior . Psychol Bull , 1988 ,103 :325 - 344.

6 张萍.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略.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21(1):83 -85.

7 Bredekamp S,Copple C.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Revise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 1997.

8 苏林雁,李雪荣,万国斌,等.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湖南常模.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6,4(1):24-28.

9 忻仁娥,唐慧琴,张志雄,等. 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24013名城市在校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独生子女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防治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 上海精神医学, 1992,3(2):47-55.

10 叶平枝. 幼儿攻击游戏矫正的倒返设计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1):15-17.

11 郭秀艳,著. 实验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3.

2006-12-09收稿,2007-11-20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