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和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和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积极心理学理论的运用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应对”学生的“问题处理”模式,改善了高校思想教育的主客体观念,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的内涵和途径。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导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对传统加以继承、把握好尺度并进行本土化实践。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思想教育;运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04-02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以平均水平的普通人为研究对象,利用心理学研究者已较为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优秀品质和美德的心理学思潮。其首倡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en M.E)。该理论改变了传统心理学偏重于治疗和改善负面情绪的理念和做法,将心理学的功能转向了人类自身积极力量(积极的心理体验如快乐、希望、幸福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如责任感、自尊、自信等)的建设。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设计目标、实施理念与积极心理学理论不谋而合,越来越多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包含的方法论,并自觉地将其运用于思想教育的各个领域。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运用的探索

1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面

彭海霞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价值导向有共同的逻辑,发掘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前提,增进大学生的积极体验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支撑,培育大学生的积极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目的。

2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王贺认为,可以采用树立积极教育理念、增加情感体验、完善积极人格、营造积极组织系统等方式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励骅在研究中提到,要通过确立适当的发展目标、加强综合训练、培养意志力等帮助学生树立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积极认知,形成乐观人生态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通过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赏识学生、积极暗示、提供榜样等,保持学生的自尊,维护他们的自信,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念;通过培养学生自我决定能力,促使学生独立发展。郑祥专则提出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采用宏观认知结构重建策略,帮助大学生淡化人生境遇,增强挫折耐受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3 在思想教育工作各个具体领域的教育方面

谢守成主张在积极心理学模式下增强贫困生积极情绪,注重贫困生潜能的发挥和培养,鼓励贫困生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裴利华认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预防的意识;其次要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注重积极主观体验;最后通过全方位的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构建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组织系统。凌取智认为,需要在诚信教育中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挖掘和培植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全面优化诚信教育的环境。程肇基将积极心理学视为道德学习的新方式,认为积极人格的形成依赖于积极体验,积极体验是大学生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而李文英则主张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高度关注人类生命本身蕴涵的积极品质。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运用的效果

1 积极心理学理论改变了高校思想教育“消极应对”学生的“问题处理”模式

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模式把学生当做问题的来源,常常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发现的都是消极的一面,诸如“虚荣自卑”“懒惰自私”“逃课”“作弊”“班级不团结、支部没有战斗力”“没有创造力”“就业率低”,等等;开展的很多活动也是基于“先给学生打个叉,再帮他们改正”的模式。这样就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了负能量,强化了问题意识,扼杀了他们的能动性与创造性。而事实上,只有把学生当做是充满潜能的个体,把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价值与享受幸福的生活当做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问题意识才能得以减弱。

2 积极心理学理论改善了高校思想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积极地影响着学生,同时也是教育的客体,承接着学生的积极影响;学生不再仅仅是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优秀、积极的品质等参与到教育活动中。积极心理学改善了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相长。

3 积极心理学理论拓展了高校思想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传统的教育方式过分强调形式,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学业教育和学术发展割裂开来,不但造成了思想教育活动缺乏载体,还使得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发展、社会性发展缺乏“心理推动力”。蕴涵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思想教育活动都是致力于开发那些激励和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我发展。

三、对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运用的思考

1 在高校思想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需要对传统加以继承

虽然在心理疾病治疗和预防领域中积极心理学理论是对传统病理学视角下的心理疾病治疗工作的颠覆,但是将其运用到思想教育中,并不表示要对传统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全面否定。诸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职业指导、情感疏导、危机干预等教育内容不会因为新理念的引人而改变,改变的仅是教育者的工作思路和形式而已。再如思想教育中实践的观念、制度建设的观念、系统的观念等都可以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相融合。全面放弃传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内容和方法,不但不能发挥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甚至连基本的教育工作都难以开展。可见,积极心理学理念在观念上突破了传统思想教育的局限,是对传统思想教育模式的拓展和深化,但两者绝对不是冲突的。

2 在高校思想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需要把握好尺度

积极心理学理论给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野,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推陈出新,使得教育形式更符合学生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但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局限性,积极心理学也不例外。在诸如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想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在深入理解理论的前提下把握尺度。比如,针对积极道德教育,研究者周围认为,“开展积极的道德教育采用以正面、积极为主的教育方法,但并不意味着积极道德教育完全排斥惩罚,或者说把惩罚排除在道德教育之外,只不过积极道德教育对惩罚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因而也有了对惩罚这种道德教育方法的独特要求。积极道德教育认为完整的道德教育应该包括惩罚而不是排斥惩罚”。另外,在教育者的理念没有提升到能够理解新的理论之前,盲目地将新的理论设计在教学活动中,不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还会造成学生对教育目的的曲解。例如,在纪律教育中,并不是需要学生一定要在“违反纪律的体验中积极改变”,许多教育内容是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学生凭借自身的人生经验和知识背景是能够直接理解并获得良好认知的。因此,教师在运用新的理念时不但自身需要加强学习,也要教会学生主动掌握这些新理念,防止在教育互动时过分解读,影响教育效果。

3 在高校思想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需要进行本土化实践

在目前可查阅到的文献中,有关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运用的理论文章较多,却鲜见具体实践案例。这可能与积极心理学兴起的时间较短、心理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未能深入开展有关。因为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积极体验和积极人格,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有着不同的定义。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的对象是中国的大学生,如果无法在本国文化背景下确定这些心理学概念的范畴,就无法科学地开展教育。到2012年,美国的“幸福教育计划”已经开展16年了,他们采用两种方式开展积极教育:一是韧性项目(Penn Pesiliency Program),旨在增强学生处理日常压力和青少年期常见问题,提高抵御忧郁与焦虑的韧性;二是积极心理学必修课(Strath Haven),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标志性优秀品质,增强学生对这种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力度。学生通过“独立课程”学习积极教育的知识、培养韧性、学习认知和情绪调节的技巧;通过在其他课程中“嵌入积极教育课程”和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生活积极教育”的方式充分落实在“实践中体验积极情绪、形成积极人格”的理论核心。对比美国的“幸福教育计划”,我国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教育中的运用,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和思辨上,“应然”的讨论很多,“实然”的工作较少。因此,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更多地用实践来完善此项理论,探索理论与本土文化的契合途径,真正发挥该理论对思想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理论所倡导的健康向上的理念不但十分契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还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相一致,是提高青年学生幸福感、建设幸福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准确地把握该理论的精髓,开展科学的实践,用积极的力量推动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地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