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巴卡小寨:第一座乡村博物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巴卡小寨:第一座乡村博物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诺山区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中东部,小山延绵,发育着无数交错纵横的溪流,群山河谷间散布着十几个基诺族寨子。小腊公路20世纪50年代中期修成,横穿基诺山区,将基诺族与外面的世界连接,当地变化的脚步由此加快。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基诺族还比较完整地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村寨以血缘氏族为内核,长老由各氏族的年长者担任,其中卓巴为长老之首,只能从村寨中历史最悠久或最有势力的氏族中产生,掌握着村寨祭祀和节庆使用的母鼓。

尹绍亭80年代初就在基诺族村寨中做田野调查,他的老师杜玉亭先生更是在这里做了数十年的研究,是基诺族的主要识别人。

因为采取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基诺族村寨四周分布着轮休地,郁郁葱葱的护寨林把杆栏式的房屋包裹其中。村寨大家族设有共同生活的长房,由父系小家庭组成,房中央有几个火塘即表示有几个小家庭。亚诺寨是保留长房最久的村寨,1984年尹绍亭在亚诺寨见到的最后一座长房,有6个火塘、10 个房间,1985年再去时已被拆除。

村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

“基诺族长老‘沙车’,是当时还健在的几位长老之一,他懂得各种祭祀程序,会念祭祀神灵、祖先的祷文,这些正是基诺族的核心文化。他忧心忡忡地找到我们,问我们该怎么办,传统文化丢得太多了,年轻人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不穿民族衣服,仪式也没有了……”

是沙车长老最早提出要建一座仪式房,发挥传习馆的作用,将本民族独具的口头传承文化、节日文化、祭祀礼仪、伦理道德、热带山林生计文化教给年轻人。尹绍亭则想得更远。村寨保护不是复原、修复几座建筑的老调重弹,更应把保留整体地域文化、改善人居环境、摆脱贫困等实际问题考虑进去,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被提了出来――不把村寨当作人工建设的文化展馆,而是作为活文化及其生态环境的结合体,特别强调村民主导:建立村民管理的文化中心,依靠村民发掘、整理其传统知识并建立传统知识资料馆,建立可持续的文化传承制度……这个概念被称为“文化生态村”。

1998年,生态村项目在巴卡小寨正式启动,尹绍亭组建了有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间艺术、博物馆、建筑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项目团队,常驻村寨的有十多人,和村民一起分析村寨资源、制定建设计划。“全村人一起修路,修整村舍,听说要建博物馆,这家出一点砖,那家出几根木头,几天就按传统建筑方式盖好一间房子。博物馆里没有展品,便每家拿出一点东西。”博物馆按照基诺族大长房的方式建成,从刀耕火种到采集狩猎,从祭祀到生活用品,每件物品都铺陈着生活的痕迹,都是小寨村民的生命体验。这间有温度的博物馆,成为中国第一座单一民族的乡村博物馆

基诺族妇女擅纺织,村民提出举行一个纺织比赛。比赛的火热程度超过预期,基诺族大大小小15个村寨的选手都赶来了,进行基诺族纺织技艺的比赛――纺纱、纺线和刺绣。基诺族村民对纺织的过程有很诗意地描述,从种棉花开始算,“四五月份,等到一种叫‘唧唧索’的蝉叫了以后开始种棉花,用植物染料给棉线染色,比如黄色,用一种叫作‘humi’的植物的花,每年10月开花,把它采回来和棉线一起煮,再加上酸性物质和盐。最基础的布料是砍刀布,白色,因为我们的创世女神阿嫫腰北穿着白色的衣裙,戴着白色的三角帽……”90年代,基诺山寨的年轻人都已不穿本民族衣服,但纺织却从未被抛弃,基诺族妇女还设计出领带、百褶裙式样的服饰。

乡建团队就住在寨子里,乐趣很多。按基诺族的生活习惯,劳作回来会互相招呼着上山找食物,采集,打猎,如果打到大型猎物,过去的做法是在村口举行仪式,长老念诵类似赎罪的经文,大意为:对不起,我们不是有意打你的,请你原谅……随后按户分肉,也有在山上野餐的情况。基诺族山民上山只提一把砍刀,不带锅碗,以竹筒为炊具,蚂蚁、竹虫、苦笋、甜笋、山药、水芹菜……无一不在山林中采集。寨子里家家都有两个舂臼,一个竹臼,一个木臼,分别舂辣椒、舂菜。舂制是基诺族的特色,可做的食物相当多:舂甜笋、豆角、猪油瓜、青果、橄榄、多依、酸扁果……“没事的时候和村民一起上山砍竹子,回来做一组乐器,做好就吹奏起来。我住的那户人家,老奶奶会吹奏几百首基诺族民歌,老爷爷擅弹三弦,夜晚无事就坐在火塘边上,老奶奶唱着民歌,爷爷拉三弦,年轻人聊天,火塘噼里啪啦……”

2005年基诺族最后一次进行刀耕火种,基于这种生产方式发展而来的基诺族文化,不再以此为载体。生态村吸引来了游客和调研者,但巴卡小寨的旅游发展得并不顺利。不过基诺山文化生态村的建设让文化生态保护的理念得到了广为传播,之后南碱村在其经验上成立了自己的乡村博物馆,按照当地傣族的传统土掌房建成,有生产生活用具,以及服饰、刺绣、宗教祭祀用品等。这间乡村博物馆是目前发展得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