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商务工作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商务工作中几个问题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商务事业发展很快,取得了巨大成绩。200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14万亿元,占全国9.3%,位居全国第三。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对外贸易规模稳居全国第二,境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快速发展,全省商务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应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特别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一、机遇与挑战

后危机时期是机遇大量涌现的时期,商务部门应密切关注由世界经济变化引起的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变化。面临的机遇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后危机时期技术将出现新的突破,新兴产业将迅速兴起,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没有改变,跨国投资依然活跃

经济萧条是激励创新高潮的重要推动力,反过来,技术创新又将是经济发展新高潮的基础。从经济发展史来看,经济危机(见表1)往往会加速科学技术出现新突破的进程,并随之产生一批新兴产业。就目前发展态势来看,部分产业已出现新技术突破,如新能源、环保和物联网技术等。

(二)金融危机导致资本资产价格缩水,并购等非绿地投资将大量增加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引发一次大规模并购活动,这种趋势在美国19世纪末以来的5次并购浪潮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见表2)。本次经济危机由次贷危机引发,其起因虽与以往危机有所不同,但从历次经济危机之后各国经济走出衰退的经验来看,其走出危机的路径不会因为原因差异而发生方向性偏离,随之必然会出现大规模的并购等非绿地投资现象,只是并购等非绿地投资的规模及并购高潮与经济危机发生的时间间隔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中国市场潜力逐步释放,将改变国际资本和产业的布局取向

我国人口多,市场潜力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潜力正逐步转化为市场的高成长性。从消费来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2000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见图1),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12.5万亿元。

从投资来看,江苏利用外资近几年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国际资本和产业由原来仅着眼于低成本的投资取向,正逐步转向更加注重中国的市场发展潜力,投资更加趋向于拓展中国的市场。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挑战,化挑战为动力,推动全省商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面临的调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红利逐步消退,老龄社会加速来临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人口发展趋势,我国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国家之一。有关部门预计,到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标志着中国的第一次人口红利即将丧失,将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据测算,中国的人口红利大约在2013年达到顶峰,此后将处于缓慢下降的状态。这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将逐步消退。

(二)劳动力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的研究表明,二元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工业化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到一定程度后,劳动力供给就会由过剩转向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出现所谓的“刘易斯拐点”。我国目前虽然距离“刘易斯拐点”还会有5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但这一趋势很难改变。目前,东部地区出现的“招工难”,各地大幅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富士康、本田事件引发的加薪效应很大程度上都与我国工业化进程日益逼近“刘易斯拐点”有关。据统计,2010年全国已有18个省(市)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三)能源资源约束日益明显

国际能源价格长期看涨,国内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进一步推高能源原材料价格,部分资源出现枯竭现象,全球范围内争夺资源愈演愈烈。土地制约越来越大,以往是土地等项目,现在是项目等土地,特别是苏南地区,土地制约可能成为今后发展的主要制约之一。

(四)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给环境也造成很大影响。“太湖蓝藻”事件就是典型的环境承载力超过极限的表现。当前,世界各国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绿色、低碳成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欧美国家正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并开始讨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产品征收“碳关税”事宜。

(五)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2010年6月,人民币“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及振幅加大。同时,美国一些国会议员和商业组织以中国新一轮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小为由,于9月24日通过了一项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的法案,进一步对人民币升值施压,今后人民币汇率将在波动中逐步升值。

(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加剧态势

WTO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共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208起,反补贴案件14起。2009年以来,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国外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超过100起,涉案金额突破100亿美元。不仅美欧等发达国家和IMF等国际组织对我施加压力,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我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贸易“双反”贸易救济调查案件第一目标国。作为开放大省,江苏更是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仅2009年就遭遇各类贸易摩擦案件78起,涉案金额25亿美元,涉案数量和涉案金额分别是2008年同期的2倍或5倍。

二、内需与外需

(一)扩大内需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

美国经济在整个19世纪基本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对海外市场极度依赖,经济运行面临的外部风险较大。19世纪末开始果断转向扩大内需,目前美国经济增长的70%依赖内需,只有约30%依赖外需。国际经验表明,大国必须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才能保证经济安全。我国已于2008年底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政策措施。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应重视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充分挖掘内需潜力,降低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

(二)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不能忽视外需

1.新的发展形势要求我省稳定和扩大外需。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推行“再工业化”发展战略,试图重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化经济,以弥补大幅缩水的虚拟经济。这种形势下,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剧烈,市场开拓的难度加大,已经占领的国际市场不能轻易丢掉。今后几年,我省必须继续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确保对外贸易在全国的位次不后移,份额不减少,国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努力保持江苏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江苏经济发展的现实特征和自然禀赋要求我们继续扩大出口。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较高,“两头在外”的特征非常明显,2009年江苏进出口占省GDP的比重达67.9%。其中,出口1 993.2亿美元(折合为13 600亿元人民币),而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 484亿元。目前内需尚无法替代外需对经济的作用。

3.新的发展阶段要求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协调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协调发展不是弱化外贸出口,而是要继续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扩大内需,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双轮驱动、有机结合和共同繁荣。通过巩固和扩大我省的国际市场份额,带动国内需求,带动国内最终消费的增加,促进新的消费需求形成,拉动有效的投资需求。充分利用中国经济地位上升和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鼓励外资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外资企业将研发和营销环节转移到江苏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三、速度与质量

(一)内贸方面

金融危机之前,江苏省内贸规模不断扩大,增幅不断加快,2008年增速达23.3%,危机之后,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零”)规模虽仍在扩大,但增幅低于2008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今后社零可能还会维持较高的增速。(见图2)

(二)外贸方面

自2000年以来,江苏省进出口规模急剧飙升,在基数不断变大等因素的影响下,增幅日益变小,但危机之前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危机之后的2009年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从图3可以看出,从2003年开始进出口和出口都呈现趋势性下降。

其中,出口趋势与进出口走势基本一致(见图4)。

(三)外资方面

除2004年调整外资统计口径外,总体增幅越来越小,总体规模渐趋稳定(见图5)。特别是苏州、无锡、南京2010年上半年利用外资几乎是零增长。

总之,内贸增长速度可能相对较快,质量也会越来越好;就外经贸来看,开放型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的增长一定是要建立在质量稳步提升基础上的增长。

四、引进来与走出去

(一)发展理念应从重视GDP转向重视GNP

从重视GDP转向重视GNP是政府发展理念的转变,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我国于今年第二季度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这只是GDP的超越,要做到GNP的超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同时要注意以“人均”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以“引进来”为主、单向被动接受产业转移的开放路径需要转变

江苏对外开放起步早,走的是以“引进来”为主、单向被动接受产业转移的开放路径。具体表现在:

1.资本短缺下的招商引资。资金短缺曾是长期制约我省经济尤其是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我们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利用境外资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大规模流入,有效地缓解了资金紧张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相对于资本的引进,前一轮产业国际化对人才和技术等高端要素的引进相对不足。要素的类型和高级程度决定了产业分工的地位。按产业升级的规律,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倚重的主要生产要素分别是非技能型劳动力(相对来说对生产技能要求不高)、资本、技术和人才。前一轮产业分工的地位是由我们发展的阶段性所导致的。

2.低成本决定下的加工贸易。在要素分工、环节分工成为国际分工主要形式的背景下,我国由于劳动力、土地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具备承接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有利条件,从而形成了以加工贸易形式参与国际分工的特色。江苏2009年加工贸易占比达到57%。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总量的扩大。但伴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也带来了由于对低成本优势的深度依赖导致企业过多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始终无法真正提高的“低成本陷阱”。有专家估计,在所有的增加值中,外国企业获得了92%~95%,中国企业只能得到5%~8%。并且,由于加工贸易的主体是由外资而不是本土企业主导的,只是跨国公司全球布局的一个环节,自身缺乏创新和自主经营的动力。

3.跟随战略下的产业梯度转移。在前一轮产业国际化中,国际资本和产业优先选择与本国经济、技术水平有一定梯度、但又最为接近的地区,实行产业梯度转移,从而能最快、最大化获取规模效益。在这个过程中,苏南地区首先接受产业转移,并取得了先发效应,苏中、苏北地区随后也依次在产业梯度转移中实现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这轮产业梯度转移中成长为江苏的,乃至中国的重点产业。这次产业转移是在我国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又需要加快发展的阶段,是被动地跟随。

(三)加快“走出去”步伐的时代已经来临

1.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江苏人均GDP已接近7 000美元,已进入对外直接投资加速期。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净对外直接投资(NOI)取决于4个方面的因素: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该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和市场结构、该国政治和经济体制、中间产品市场失灵的种类和程度。随着一国经济发展,其净对外投资将经历4个发展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400美元以下、400~1 500美元、2 000~4 750美元、4750~5600美元,江苏省已进入第4阶段。本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最终超过国际资本的流入,净对外直接投资为正。目前,江苏经济已进入第4阶段,将迎来对外直接投资急剧攀升期,“走出去”将成为江苏省商务发展的又一亮点。

2.金融危机为“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到目前为止,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仍然没有出现强劲复苏的迹象,失业率居高不下,包括美国在内的成熟经济体都在纷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美国为例,各个州都来华招商引资:2010年7月,佐治亚州在上海举办了投资美国指南咨询会;俄亥俄州州长斯特里克兰德和克利夫兰市长杰克逊欢迎华商前去投资;德克萨斯州准备设立一个配套基金,资助在德州投资的汽车电池生产商;堪萨斯州和密苏里州通过大幅度减免大部分税费的优惠条件,来吸引外来投资。这次各国吸引外资的优惠力度空前,我们应紧紧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积极稳妥地“走出去”。

3.并购成为“走出去”的一种有效方式。由中国企业主导的一系列重大并购案不断进行。危机导致资产价值严重缩水,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高效的方式。中国汽车生产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18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手中买下沃尔沃(Volvo)。广东顺德日新发展有限公司收购智利30亿吨特大铁矿,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中国铁建与铜陵有色联合收购加拿大一家铜矿上市公司,该公司在厄瓜多尔的4个主要矿区铜金属储量可达1 154万吨。今后,将会有更多地的中国企业并购国外企业。

五、开放与创新

我国对外开放的目的就是广泛吸收国外的资本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0年来,江苏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以“三外齐抓”赢得先发优势,以兴办开发园区形成集聚效应,以更大力度“引进来”、更大步伐“走出去”提升竞争能力,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但在对外开放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技术溢出效应不强,外资经济对本土企业的带动效应还不大,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经济发展中的风险也随之增大,产业安全和信息安全上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自主创新”与“自力更生”不同,如今的自主创新不再是封闭的、排斥的,甚至不是百分百的独创,它的目的是一种技术上的赶超,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在这一点上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战后日本究竟是“自主开发”还是“技术引进”,日本政府和企业都选择了前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很快发现,自己创新的技术远不如美国。于是便走上了“模仿――改良――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并获得了成功。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自主创新,是在开放环境下的创新,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人类的优秀成果,必须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路径。

20世纪末以来,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知识性员工数量的骤增和高度的流动性、风险投资的蓬勃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的迅速缩短、知识在产品价值网络中的广泛分布、外部创新资源的可用性、学术机构研究能力和研究质量的提高以及不断增强的外部供应商的能力都给封闭式创新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Henry Chesbrough在《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一书中正式提出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的概念。1

今后一个阶段是江苏省商务发展的关键期,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我们将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商务工作的重点,积极推动全省商务由“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向“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转变,把增创江苏经济发展新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作为转变商务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围绕“立足大开放、搞活大流通、培育大产业、做强大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把落脚点放在“做强大企业”上,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把政策支持的着力点放在推进内外贸融合、推动商务发展结构优化、提高商务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支持优胜劣汰,支持产业和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创新载体建设、商贸大企业培育、新兴产业促进、跨国经营推进“四大工程”作为抓手,完善中介组织服务、民生服务和贸易促进政策“三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