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住宅设计中的可持续性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住宅设计中的可持续性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住宅设计包括对住宅单体的设计,同时也包括对住区环境的整体把握,在住宅设计过程中,要贯彻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原则,本文旨在对住区选址和住宅单体设计中应考虑的可持续问题做出探讨,以期对相关问题得到更深入思考。

【关键词】住宅设计;可持续性;绿色住区

1对建筑可持续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构成损害的发展。

住宅的建造、使用和废弃,都会对我们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可持续的住宅就是帮助我们实现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但是如何设计和建造才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取得经济上获利,社会相互包容,社区稳定发展而同时环境影响又最小?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可持续建筑可以形象地比喻成“轻轻的接触地球”,意思是从房屋建造算起,到房屋使用的过程中,到最后结束“生命”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可持续建筑应该生态足迹最小。

其次,可持续建筑需要和社会环境相协调,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改善周边设施,使人们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幸福。

2住区设计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将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城市与居住领域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以往的城市空间结构演进过程和相关原则被重新审视,以往以人的需求为主导的掠夺式的建设模式以及不计后果的盲目发展被批判。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城市形体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原则,将影响到城市空间扩展及土地利用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城市空间布局原则中更加重视自然与生态因子的作用。在涉及资源应用与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时,土地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被重新认识,城市合理布局、资源合理分配、控制城市低密度无序蔓延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迈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以往城市与自然环境相对立的城市规划理念的种种缺失,提出的城市与自然相互依赖、协调发展的城市规划操作方法得以重视和运用。在居住问题上,涉及居住空间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以及建立面向未来的生态居住区等问题,而这些方面都是以往的发展观所忽视的。

在住区选址问题上应综合考虑到以下几点:谨慎的选择新开发的场地,尽量选择有公共交通设施的场地,以及选择现有或者未来可能有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和的场地,还应尽可能选择低生态代价的、有利于社区发展的场地。考虑社区的需求和土地的混合利用,确定合适的高密度并按照集约型利用土地,在开发方式上创造富有生机和充满吸引力的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如果当地有自然栖息地的话一定要以保护为先,保存现有的植被并引进新的植物。

对于建筑项目来说,避免对自然栖息地的破坏与改善现有的自然环境,发展两者间的联系和引入新的栖息地等都很重要。对于保护自然的设计来说,建筑项目的选址最为关键。一般来说,选择贫瘠土地要比绿地更合适,即使贫瘠土地上需要生态系统保护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为了证实一处场地的生态价值,可能需要进,进行生态调研。

生态调研的目的是确认现存生态系统的情况并估计发展新自然环境的潜力。首先,调研会记录现存的自然特征,如地形、微气候、景观和场地内的野生物种。其次,会对哪些部分应该融入新的发展项目进行评估。一般来说,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留是最重要的,而对于生态价值较小的土地,调研也可以有助于确定改善方案。另外,开发项目与其他自然环境的联系也应被考虑进来。

3住宅单体设计的可持续性

建筑材料的使用贯穿了建筑物建造、维护以及改造等整个生命周期。材料会对建筑的外观、性能和建造成本产生影响。在过去的30年内,科研人员对材料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研究弥补了关于材料对人和环境产生影响这一领域的空白,其研究意义超越了建筑材料本身。

生产新材料总会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和环境问题,因此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材料能大量减少新材料的使用。此外,充分利用现有建筑材料,增加其使用寿命,延缓现有材料成为废弃物的时间,相当于间接的减少了废物处置产生的负面影响。

利用现有建筑材料的方法可分为三类:重复利用现有建筑、重复利用现有建筑构件以及利用再循环的建筑材料。

重新利用建筑物或者建筑构件是开放式建筑的必要手段,那么重复利用需要什么条件呢?首先,将要重复使用的构件必须经过修理,以保持其状态良好。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从那些已使用了数百年建筑物的调研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建筑物仍然能服务现有的社会需求,也可以较好地把它们融入市区或者是市郊的城市景观,而且当地社区居民也喜爱这些充满历史风味的建筑物。另一方面拆除老化的建筑物并非仅因为它们已经破旧了,即使社区居民愿意对已经严重老化的建筑怀有感情,但如果它们已经没有用处,保留它们并不经济也毫无意义。

为确保建筑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设计人员不但需要在设计时应关注环境,而且应设计易于维护,结构耐用。

即使有些建筑的基本功能未改变,但不同时代随着住户需求的改变,住宅内部格局由单元式变成敞开式的居住空间。可见住宅的适应性变得尤为重要,适应性更佳的住宅将获得更长的使用寿命。

住宅内部布局的可变更性是赋予建筑物适应性的主要手段,这也是需要建筑结构能够适应多种建筑用途。住宅设计内部布局的可变更性依赖于其内部非承重墙的易拆性,框架结构和外墙承重的建筑能保证在拆除内墙的情况下,仍然具有建筑结构完整。建筑物内部改造时,可移动的建筑隔墙能够提供变化的室内空间,而像砖墙或石膏板等传统隔墙的建筑要改变室内空间就不得不拆除隔墙。理论上我们能重复多次使用可移动式隔墙,可见这种隔墙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住宅的适应性设计能延长建筑主体结构的潜在使用寿命。重复使用和再循环的设计则能延长所有建筑构件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期。

在一些重复使用和再循环的设计中,考虑建筑生命周期内建筑构件更换频率至关重要。商业化的建筑构件,往往有着不同的使用寿命。在更换这些构件时,拆除作业往往会影响到其他部件,因为很多拆除作业可能破坏正常状态的建筑构件。为了再次利用这样构件,在拆除过程中应该妥善保护他们。使用简单固定件和耐用材料可以提高构件重复使用的次数。

即使构件拆除下来很完整,但是它们仍然可能无法重新使用,光洁的卫生器具拆下来后不再美观,屋面防水薄膜再次使用无法保证质量,非公制标准门或砖块不再符合当时新的建筑标准。可替换和可拆卸的建筑构件不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简化建筑维护、升级和翻新,大大降低建筑维护费用。

设计者如果设想到建筑在未来还能再利用,就不得不考虑其材料潜在的工作寿命。此外建筑师还需考虑建筑和建筑构件的最优使用期限,以及可再生性和可重复利用性。因此设计使用新建材的建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建筑的耐久性和可再循环能力;设计能简单拆卸和再循环的建筑;使用隔墙或者能简单拆卸,重复使用和再循环,以适应建筑潮流的变迁。

结束语:

通过以上探讨,笔者认为要迫切将绿色、可持续发展观点应用到我国的住宅发展进程中,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适应性以及与环境相协调统一的可持续性内涵。

参考文献:

[1]王朝晖.迈向可持续建筑[J].建筑学报.2000,12

[2]刘晓平.适宜性可持续设计初探[J].建筑学报.2008,04

[3]席晖.适应性设计、支撑体住宅理论及实践[J].城乡建设.2007,10

[4] 何川.关于开放住宅理论的思考[J].建筑学报.2003,09

[5] 吴锦绣.建筑过程的开放化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