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袭布衣煮青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回望伊金霍洛旗古老而漫长的历史,这块仅有56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充满了神奇与魅力,无数大大小小的人物曾在这里演绎了或悲壮或平凡的故事。5万年前的古人类在乌兰木伦河畔留下了他们刀耕火种的足迹——“乌兰木伦古人类文化遗址”;4000多年前的“朱开沟人”在这里建设了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开创了举世闻名的“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古老的狄人、羌人在这里你方唱罢我登场;阴山下的敕勒人驾着高车,吟咏着“天苍苍,野茫茫”的牧歌,越过黄河在这里高擎酒觞、挥鞭牧羊;战国时秦人修筑的秦长城至今仍傲然挺立蜿蜒北去;扶苏和蒙恬督建的秦直道经历了千年的风霜依然若隐若现,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灵车裹挟着一缕鳗鱼的臭味,沿着秦直道从这里行色匆匆地驶过;胡汉和亲的绝代美女王昭君曾在这里弹着琵琶幽幽怨怨北眺青山、南望长安;一代枭雄李元昊及其先祖在这里纵马驰骋,以此为根据地之一,建立了一个辉煌了近百年的西夏王朝;横扫欧亚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不仅在这里卷起七百多年不散的征尘,而且最终选择在这里永远长眠,让伊金霍洛旗成为全世界蒙古人心中的耶路撒冷,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威武不屈的精神圣地。
闲着没事的时候,我总要翻阅伊金霍洛旗的前尘往事,品味这片土地上那些亦真亦幻的人物和故事。然而,80多年前,一位从渤海之滨千里迢迢来到伊金霍洛旗的草根学者让我永远回首、久怀敬慕。他是伊金霍洛旗历史上第一个小学教员,更重要的,他还是蒙古族两部巨著《蒙古青史》、《蒙古秘史》的现代汉语翻译、转译的第一人。他就是谢再善。
二
《蒙古秘史》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帝王家谱,当时称为“金册”,一直深藏在元帝国的皇宫,由皇帝代代相传。从1240年成书至今,它已阅773载沧桑,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学典籍,被中外学者誉为解读草原游牧民族的百科全书。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以独特的艺术、美学和文学传统及天才的语言,使它不仅成为蒙古文学中独一无二的著作,而且也使它理所当然地进入世界经典文学的宝库”,并将此书列为世界名著之一。元朝末年,朱元璋派兵北伐,围攻元大都(今北京),元朝末代皇帝妥懽帖睦儿仓皇北逃,这本原始版本的由畏兀体蒙古文写成的《蒙古秘史》落入朱元璋的手中。明朝建立后,朱皇帝命人依据《蒙古秘史》编纂了《元史》,从此,原本《蒙古秘史》神秘失踪,现今保存下来的《蒙古秘史》是明朝翰林依据原本按“纽切其字、谐其声音”用汉字拼写的蒙古语而成。
这部奇书充满传奇色彩,它记载着从远古以来蒙古民族的天机和隐秘,是蒙古族创世纪式的回忆、想象和记录,记述了蒙古族这个狩猎游牧民族的起源、发生、创始的过程,吸收远古以来蒙古民间文化精粹,开蒙古书面文化先河,是研究蒙古史、元史、世界中世纪史的经典文献。它充满大气磅礴的史诗气息,它神秘而不外传,到明清两代,虽然收入或列名于一些大型类书、丛书,也曾被收录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但一直藏于皇家宫廷,远离民间。
谢再善1903年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现蓬莱市)的长山岛上。“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白居易曾在《长恨歌》里描述过这个神奇梦幻的地方。
长山岛面临大海,与内蒙古关山远隔。谢再善生于蓬牗茅椽,绳床瓦灶之家,最高学历不过是民国小学肄业。他与蒙古文化没有任何渊源,竟然首次翻译了汉文版的《蒙古青史》,首次完成了《蒙古秘史》由现代蒙古语到现代汉语的翻译,进而让一本异族的皇家奇书走进平常百姓家。
正是谢再善先生,让我和千千万万的读者阅读了这部内涵丰富,充满草原强者气息的书,让我们共同走进七八个世纪前由零星的原始部落走向强大帝国的刀光剑影的历史,知道了曾经雄踞蒙古高原上的一个个传奇人物的前世今生,了解了成吉思汗统率英雄的蒙古民族崛起的过程,领略了700多年前北方草原那段真实的社会变迁、文化风俗、、审美精神,乃至于中亚诸民族神话、传说、、仪式、故事、寓言、诗歌、格言、谚语等,让我们攀上了一座非常值得重视的世界人类狩猎游牧文化的高峰。同时,这本奇书出现的时代与中原地区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不相前后,它们南北呼应、共同描述了元明之际的东西征战和南北撞击的历史画卷,迸发出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生命活力。
这一应由庙堂之上的专业史官或翻译家承担的历史任务,却由身处偏僻江湖的贫儒抑或是业余作者兼文史爱好者谢再善先生完成,不仅让人感然慨然。更让人欷歔不已的是,现在除了在部分大学图书馆、资料室能看到他竟毕生精力留下的珍贵笔墨外,关于他的生平记载却寥寥无几,其事迹几乎湮没于俗世红尘。
三
谢再善的人生曲折多舛,一生漂泊,前半生颠沛流离、饥寒交迫,后半生忍辱负重、疾病缠身。他将孱弱的身躯化做一副铁肩,以一介布衣之身,毕生探寻北方少数民族远逝的历史烟云,为《蒙古秘史》记载的那段时光拂去厚厚的尘埃。
20世纪初,中华大地国难当头、内忧外患,山河沦丧、支离破碎。15岁的谢再善背井离乡,随父亲告别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家乡,踏上了闯关东的血泪生涯,风雨兼程辗转到东北的白山黑水他们。一路跋山涉水,冒着风雨,蜷起辘辘饥肠,时而躲藏胡子的冷枪,时而逃避溃兵的骚扰,时而在路边小店当学徒,时而跟随马帮做杂工,时而误入深山老林遭遇黑瞎子,时而在冰冷的松花江险入鱼口。几年来,他付出的是辛劳,收获的是屈辱。肥沃的黑土地没有他的立锥之地,不得已,只好折身西去,流浪到草原深处的归绥城(今呼和浩特市)。
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内战连连、外患不断,狼烟四起,但苍茫深处的内蒙古因地广人稀,封闭落后,相对东北还是较为安定。少小离家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谢再善先生一踏上这块广袤的大地,茫茫草原、辽远大漠、碧绿湖水让他眼前一亮,蒙地淳朴的民风、悠悠的牧歌、古老的传说令他耳目一新。
他的命运在草原博大的胸怀里发生了转折,他的人生之旅从最初的只为打工糊口转向同时追求学问。对草原文化的新奇与热爱,在他茫茫的人生前路点亮了一盏心灵的灯火。
落脚归绥城,他先是受聘于一个蒙古族学校担任汉语教员。他天资聪慧,特别是从小受博大精深的孔孟文化浸润而形成了勤奋好学的禀赋。在这座边塞名城里,随着与当地蒙汉人民交往的不断加深,他把握住一切机会,伴着三更灯火,陪着五更鸡鸣,短短数年,悬梁刺股,从简单的蒙语学起,直至精通了现代蒙古语文,掌握了古代蒙古语文的基础,特别是涉猎了很多蒙古族的古典著作,积累了丰厚的蒙古族历史、文化知识。
他开始给《绥远日报》写稿,优美的文笔,显露出他的才华,不久成为这家报纸的记者、编辑。他的文章开始屡屡见诸报端,虽然仍为一介穷儒,但引起了上层社会的关注,这个操着外乡口音的年轻人成为归绥城乃至绥远地区(现在的内蒙古西部)的文化新星。
正当谢再善先生踌躇满志、大试身手之际,抗日战争一触即发,归绥上空黑云压城。
很快东北沦陷、华北沦陷。
日本人沿着平绥线,即将占领归绥城的消息四起。一时人心惶惶,商贾士人、贩夫走卒惊慌失措,大小报馆也蒙上冰霜,开始关门闭户,随时准备溜之大吉。谢再善也为自己的何去何从而焦虑。
居于黄河内侧、近靠长城的伊金霍洛旗有一个美好的传说:700多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西征时,路过水草肥美的伊金霍洛旗,勒马沉思良久,用诗一般的语言说出为自己死后在此选择墓地的一段话。成吉思汗死后,这位叱咤风云的伟人就被安葬在这里。从此,由大汗生前卫队组成的800多名达尔扈特人(守陵人)在这里点起700多年没有熄灭的圣灯,祖祖辈辈在这里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从此这里即是一方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地,也造就了蒙元文化深厚的矿床。抗日战争初期,这里尚属远离战争的后方,是乱世中最安全的一隅。此时,在当地衙门担任要职的蒙古族开明人士贡布札布在周游北平、西安、归绥等地后,大开眼界,怀抱教育救国、教育改良民族的梦想,将唯一的王府私塾改造为伊金霍洛旗第一所民国小学,慕名请来了谢再善先生,谢先生也成为伊金霍洛旗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小学教员。
谢再善先生未来之前,这所偏僻牧地的私塾,课本是《三字经》、《名贤集》、《女儿经》、《四书五经》和一些民国的手抄杂志。仅有的十几名蒙汉学生皆学汉文,每天盘坐在同一屋子里跟着私塾先生摇头晃脑嚼蜡般地背诵、朗读。谢先生到任后,给这里带来了一缕新鲜的空气。他按照正规的民国教育方式,设立了小学蒙文专修班,取消了原来的课本、杂志教材,把学生分编为甲、乙、丙三个班,开设了国文、蒙文、算术、历史、地理、常识、自然等课程,学生也增加到了四十多人。
第二年,卢沟桥事变爆发。顷刻间绥远烽火连天,相继失守,在地方衙门、王府及一些进步人士的帮助下,谢再善先生仍将这所小学维持下去。伊金霍洛旗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留学日本的学生,就是此时在这所小学里最早接受了新的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