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激活政治课堂教学运用“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活政治课堂教学运用“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从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激发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尤为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目的,教师应多在“巧”字上下功夫。

一、巧用语

思想政治课一贯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这更要求教师的用语要幽默、风趣、讲究语言艺术,教师要用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孔子曾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想讲好课,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刘哲先生也曾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刺激,在学生的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心理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再造思象和创造思象,这就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的艺术,把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教材的思想内容。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规范、科学,而且要生动,具有教育性。尤其上政治学科,它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严谨,措词必须准确,不能模棱两可,否则会导致学生理解上的错误。由于政治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基本观点、原理比较多,比较抽象,教师一味机械、呆板地叙述,学生听得无趣,那么效果也就不会好。如果适当引用一些名言睿语、诗词佳句、俗语谚语等来提示所要阐述的观点,其效果要比前者好得多。例如:笔者在讲“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的曲折”时就引用了俗语“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并讲述了《极限人生》作者的事迹,以此来说明人生道路时时充满坎坷和曲折,鼓励大家要正确对待曲

折,不能因暂时的困难和曲折而动摇、退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二、巧联系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在课下的交流中我得

知,虽然有很多学生不喜欢政治课,但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大事却兴趣盎然。而时事政治课不能停留在国内外大事的简单罗列和拼凑,更重要的是水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巧妙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如讲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各种伙伴”时,联系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在讲述“中美撞机事件”时,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此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思想政治课行为的指南。因此,从天下事引理论,寓理论于天下事,就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启迪和教益。

三、巧设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孔子教人,不到学生在通与不通的分界点之时不去点透,不到学生说出与说不出的分界点之时不去引发他。可见,教师设疑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学生之所问,所提问题应是学生已感知而未认知的问题,此为“巧”之一。其二,“巧”还表现在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外设疑,用语言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引起心智的波澜,正可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比如在讲“逐渐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时,我指出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之路,发现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显然他们存在不同的认识,于是我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设置了这样一问:先富真的能带动他人走向共富吗?由于此问设在学生需要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激烈,各抒己见,使所学知识前后联系,纵横交错,在深度和广度上形成了一个教学高潮。

四、巧结尾

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不仅需要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还要有一个画龙点睛的结尾,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首先要看开头,其次看中间环节,最后就是结尾。结尾的好与坏,至关重要。教师一堂课往往要讲述几个方面的知识内容,为使各层、各部分之间,衔接自然紧密连贯,使整个教学内容浑然一体,就要设计好结尾。课堂教学中结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设计开放而发散的思考题,来激发学生兴趣,对本堂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还有归纳引导式,穿针引线式等。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巧”还有很多,如巧引入、巧过渡等,它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不断总结,以此来激活政治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