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童话里游泳,想象力训练打造儿童文学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童话里游泳,想象力训练打造儿童文学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别的孩子还在为写作文而苦恼时,年幼的葛竞却频获国际大奖;当别的孩子都为没时间玩耍而郁闷时,她却在父母的带领下徜徉在快乐的天地里。

她的成长过程中洋溢着快乐的阳光,也取得了耀眼的成绩:12岁在国际组织“万国邮联”举办的“国际少年书信比赛”中,获得了国内一等奖,并最终得了国际特别奖;13岁,她出版的第一本书就获得杨唤儿童文学评审委员奖。这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参选的作品均来自知名作家,而葛竞却夺得了评委特别奖,该书也成为台湾小学的推荐读物。她的作品还先后被评为“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优秀儿童图书奖。

因此葛竞被人称为“天才少女”,而父母却说她并非天才,对孩子后天的开发和教育其实更为重要。 把培养想象力当成一种游戏

“有一个粉红色的小盒子,忽然打开了……”

“从盒子里面跳出一只小象!”

“为什么会有一只小象呢?”

“小象和妈妈捉迷藏呢!”

“小象藏到什么地方了呢?”

“小象忽然飞到了天空!”

“小象怎么会飞呢?”

“因为小象的耳朵很大啊,就像扇子一样,扇着耳朵就飞起来了……”

在林阴道上,夕阳的余晖柔柔地洒在一大一小两个人身上。他们正一人一句地玩着接龙游戏,各种奇思妙想宛如一个个彩色气泡,斑斓地飘散在空气中。

这是葛竞的父亲葛冰创造的“幻想点子接龙”游戏,无论走到哪里,看见什么,都会引发他与女儿编造故事的兴趣,直到编不下去再换一个话题。

当时葛冰和妻子孙玉芹都是北京立新学校的语文老师,但并没想过让女儿走文学之路,只是觉得要培养孩子爱看书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孙玉芹还专门用一个本子将女儿讲述的各种故事记录下来,取名为“胖胖的童话”。

3岁时,葛竞给妈妈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很大的怪物,这个怪物特别有礼貌,见到人就会敬礼。他每天吃的是黄土,但是非常能干,能搬起很重的东西……你猜这个怪物是什么?妈妈没有猜出谜底,却将这个故事记在本子里。有趣的是,如今葛竞也猜不出这个谜底了。

上幼儿园后,妈妈又给葛竞准备了一个“点子本”,让她自己“画”日记,画完后再向父母讲解。既锻炼了她画画的兴趣,也培养了讲故事的能力。

等葛竞渐渐识字时,葛冰就会通过小故事来教孩子学字,每天,他都会讲一两个二三十字的短故事。

看到女儿被故事深深吸引,葛冰就让她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记录下来。有很多难写难认的字都通过这样游戏的方式记在脑海中,而且印象深刻。至今葛竞还记得她学“翘”字的情景。这个字笔画很多,对小孩来说有难度。葛冰就巧妙地将这个字编进了故事里:“小象和小兔子拣到了一个羽毛球,它们很想一起玩球,可是没有球拍。于是,小兔子翘起耳朵当球拍,小象翘起鼻子当球拍,它们在草地上玩得可高兴了口”葛竞很喜欢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而“翘”字在这个故事中又十分重要,她一下子就学会写了。

由于对故事的兴趣从小就被调动起来,所以能识字时,葛竞特别爱看书,津津有味地汲取着故事里的营养。甚至发生过她一边走路,一边看书,结果撞到树上的事。有一次,葛竞发现一个同学家里居然一本书都没有,令她十分惊讶。她觉得特别可惜,没有书看,生活将少了多少乐趣啊!

葛冰和孙玉芹觉得孩子在小学阶段,最合适的书刊还是儿童文学类,并不主张一定要让孩子去读名著。他们觉得儿童文学里的故事最有童心有想象力,还有很多丰富的情感,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更能让孩子爱上看书。那时,葛竞看《捣蛋鬼日记》《小飞人》《长袜子皮皮》等各种书刊,故事里的情节让她至今都记忆犹新。

除了看别人的好故事,葛竞也在父母的引导下编织着自己的故事。到小学四年级时,葛竞已经写了5本日记。每篇故事葛冰和孙玉芹都会给予反馈,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葛冰还会认真地对每篇作文进行点评,有时会将文中用得生动的字句圈出来,写上“形容词用得不错”,有时会点评“构思不错”,总之每一篇都具体鼓励一个方面。有时,葛冰还会点拨女儿,将某一部分圈住,然后在旁边写上“这一部分还可以这样写:小熊没有照镜子,而是在湖边照着自己的影子”……他不直接说“你没有写好”,而是将另外的一种更有想象力的思路告诉孩子。

因为父母一直做她忠实的读者和支持者,葛竞每次想到他们眼巴巴等着看自己的故事,就特别有荣誉感和责任心,写下去的动力越来越大。她的日记里自我发挥也越来越多,有诗歌、有童话、有图画、也有连载故事,变成了一片五彩斑斓的想象天地。

葛竞的老师建议她出书,但葛冰并不主张女儿过早发表作品。尽管他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写了《蓝皮鼠与大脸猫》《小糊涂神》等优秀作品,但他认为积累对小孩而言更为重要。过早地发表作品其实无益,也许还会让孩子变得浮躁。

但有一次,《小溪流》的编辑来家向他约稿时,无意发现了葛竞的文章,大为称赞,决定要将她的两篇诗拿去发表。

从那之后,葛竞的文章陆续发表,并获得各种大奖。写作给她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令她几乎在小学时就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志向――做一个作家。

对女儿的志向,葛冰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但也有意识地培养她文字以外的能力,比如思考力。等上了初中,葛冰就开始让女儿给自己的童话提意见。这对葛竞意义非凡,让她觉得自己的意见特别重要。她会很认真地思考,然后和爸爸一起讨论。这是父女想象力的大碰撞,更是一种父女亲情交流的方式。  葛冰的《蓝皮鼠和大脸猫》里的大脸猫和葛竞在个性上很像,比较迷糊,想象力丰富。其中的很多内容,都是葛冰和女儿一起玩时撞击出的灵感。  有次葛冰和女儿一起去放风筝,可那天没凤,风筝怎么也飞不起来。葛竞觉得鼻子痒痒,打了一个大喷嚏。她忽然冒出一个想法:“要是我的喷嚏再厉害一点儿,从鼻子里吹出一股风,一下子就能把风筝吹到天上去了!”

葛冰从这句话里受到了启发,把它写进了故事中――大脸猫有一门绝技:喷嚏炮,具有强大的威力。它能让小绿叶见到阳光,还能使会唱歌的老树复活。 还有蓝皮鼠最爱吃的香肠和花生米,都是葛冰自己最爱的。从电视上看到这些小秘密时,葛竞都会偷偷地笑起来,这是父女之间的一种默契。 在玩中增强创造力和对快乐的感知力

“要想和孩子沟通无阻,就和他做同一件事。”在很多父母来取经时,葛冰和孙玉芹会如是告之。一直以来,他们把自己玩的兴趣和孩子玩的兴趣联系起来,女儿快乐,他们也在一起玩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在参与的过程中,也渐渐开发了葛竞的创造力,获得的快乐也比单纯地玩玩具要深刻许多。

他们一直是女儿最好的玩伴:3个人头碰头地研究小鱼的鱼食,葛竞和葛冰都在面团里加了自己最爱吃的东西,葛竞加入了巧克力,葛冰放了花生米,结果试验证明,小鱼儿对这两样东西根本不感兴趣。还是孙玉芹总结出:鱼儿能闻到香香的味道,在面团里加了芝麻香油。葛竞还用了一点儿自己的小智慧,她把面团做成了细长的蚯蚓形状,色香味俱全的诱饵,果然受鱼儿欢迎。看着鱼头涌至,他们快乐的笑声仿佛穿透了水面,让鱼儿也忍不住探出头来倾听。买的“沙燕”风筝飞不起来,他们就自己改良,用扫把杆儿做骨架,结果成为玉渊潭公园飞得最高的风筝,让很多小孩都羡慕不已。葛竞很得意地把它写进作文里。有时,葛冰特别想去玩,就会向旁人打出“女儿要去放风筝”的幌子,葛竞也不揭穿他。因为她也正想玩呢,在微风中看着自己做的风筝和白云比高多惬意啊!  小孩都会有灵光一闪时,有很多在家长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而被制止。但葛冰和孙玉芹从不遏制。每当葛竞有要求时,他们既不嫌麻烦,也不嫌累,全力去帮助她。  比如,小时候,葛竞觉得衣服上的图案不太好看,想自己在衣服上画画。孙玉芹一听,马上到美术馆买白色T恤给她涂鸦。  葛竞当即画了一只猫头,第二天就穿着这件衣服到学校。同学们都觉得这个图案太可爱了,纷纷问她在哪买的。在妈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羡慕之中,葛竞又开始思考如何能在彩色T恤上作画。最后,葛竞发现白色的涂改液可以在彩色T恤上画画,她特别高兴。加上从小就有的画日记习惯,让她对作画的兴致越来越高,还主动要求报了唯一一个兴趣班――美术班。

爱上画画成了她玩中的意外收获。同时,画画需要洞察事物的细节,能帮助人去观察很多细节。比如,从衣着、神态上可以联想到这个人的职业,这种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力对葛竞写作大有裨益。

在父母的包容和轻松教育之中,葛竞考取了北大附中。进校后,葛竞的成绩属于中等,但父母从来不给她施加压力。葛竞也从来不熬夜,晚上10点之前必须睡觉,只是她已很少有时间来写东西。不过写作早就成了葛竞的一种放松方式、一种游戏方式。高三压力特别大,葛竞为了舒缓压力,再次提笔写起了童话。当时写的故事是《魔法学校》的第一篇:鱼缸里的生物课。

“有一天,教室里流进了许多水,_直没到灯管下面。大家只要轻轻一蹬地,就能从座位上腾空而起,游到教室的屋顶上。就在这时候,生物老师的鱼都游到教室里来了,大鱼小鱼,胖鱼瘦鱼,滑溜溜地游过身边,一个淘气的同学趁机藏起了一只!谁也别想在课堂上偷偷说话,因为只要一张开嘴巴就会咕噜噜地冒泡儿……”

写完之后,葛竞觉得仿佛真的在超大型的鱼缸里游了个泳,还和成群的小鱼玩了半天,全身心得到了放松。不仅那个作品被评奖,而且她当时考试也考得特别好。

保持着喜欢动手的创造力和对世界的好奇之心,使葛竞在学好语文的同时,也对很多人惧怕的物理感兴趣。高中选择文科班时,葛竞还十分感叹:“太可惜了,我把这么好的学科丢了!”报高考志愿时,指导她的美术老师认为她能写会画,应该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戏。葛竞决定试一下。

但她确实不太擅长表演,怎么都演不好。葛竞第一次觉得,原来一个人做不擅长还必须去做的事,是这么痛苦!她在紧张之余,特别庆幸父母从未强迫自己去做过什么,让自己在玩中快乐地成长!结果她在表演时,竟然笑场了。

因文学方面的才华,她获得了保送北大中文系的机会。但全家商量后,觉得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可能更适合她,对葛竞的创作和创新启发更大。最终她放弃了北大中文系,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电影学院动画系,最后还考取了研究生。

快乐在分享中被无限复制

对葛竞的品格培养,父母也十分重视。葛冰和孙玉芹本身也乐于助人,有口皆碑。他们会在带女儿出去玩的同时,热心地带上邻居的三四个小朋友一起去。这样,几个小孩在一起既玩得特别开心,也在与伙伴交往的过程中,让女儿学会分享与谦让。  葛竞一直想养猫,可儿时住在筒子楼,一家三口住下已拥挤不堪,所以孙玉芹没有同意。但孙玉芹也一直对流浪猫狗很有爱心,总会买火腿肠和猫粮去喂它们,这样一来,总有猫守候在他们家门口。后来,喂猫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在葛竞身上。

葛冰经常带女儿逛官园市场,里面有很多鸟鱼等动物,让葛竞流连忘返。有一天,她看见市场里面有一只花狸虎被人买走,过了一个星期葛竞再去,发现这只猫又在被叫卖。原来是猫识路又跑回来了。在葛冰的指导下,她将这个生活中真实的故事演绎成《买猫》一文。来源生活,又富含感情,让她的这篇文章获得了海峡两岸六家刊物联合征文的一等奖。

少年成名,葛竞收到了很多小读者的来信,她都会在父母的支持下,抽时间一封封地回信。有一次,她收到了某县中专的一个女孩的来信,因为父母重男轻女导致女孩想轻生。葛竞十分同情女孩的遭遇,和父母一起讨论了几个小时,该如何措辞安慰女孩。到了初三学习最紧张时,葛竞也会及时给那个女孩回信。想办法给女孩支持,让她开心点,是葛竞当时的愿望。后来,那个女孩写信说交不起学费,可能要退学。葛竞特别着急,决定用自己的稿费资助她。父母都很支持她的想法,第二天孙玉芹就给那个女孩寄去了50元,这是她当时月工资的一半。

爱的种子是父母播撒在葛竞心中的,时光流淌中,它渐渐长成苍天大树,如今也开始成为庇护父母的绿阴,将父母给予她的快乐回馈给他们。

大一时葛竞考驾照,葛冰和她一起学。当时葛冰特别想拥有一辆车,葛竞用自己这些年来近30万元的稿费买了一辆帕萨特送给爸爸。这份厚礼让葛冰乐坏了,也让葛竞特别有成就感。她经常带父母一起去郊区旅游,继续3个玩伴对自然的探索之旅。

采访过程中,孙玉芹由衷地说道: “在我的眼里,葛竞是最好的孩子!”而葛竞笑着说:“我十分感谢父母,现在回想起我的童年都觉得快乐得不得了!”那一幅融洽的场景,那种自然和放松的气氛,让人感觉这真是一个快乐和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一定是幸福的。有童心、有爱心、有创造力和对快乐的感知力,葛竞会将她的童话之梦编织得更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