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藏者读“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藏者读“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特别关注:

岭南风范――杨天颐画展将于2010年11月5日至20日在北京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举办,这也是杨天颐君在北京、广州、山东展览之后的又一次个人画展,每次画展结束后,百分之八十的画作都被观者和藏家竟相收购。本次展览汇集了杨天颐近年来潜心创作的作品80余幅,这些作品包括了山水、人物、花鸟、动物等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2010杨天颐画集”也已结集出版。

杨天颐先生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喜爱绘画,遍临家藏及历代书画名作,又深得其父亲传授,长期坚持临摹、写生、创作的严格训练。杨先生除酷爱绘画外,还热爱书法、古典诗词、古典文学、古代哲学,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广泛摄取养分,因而为其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观杨先生的画会发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我”,诗、书、画是那样地巧妙融合,相得益彰。无论是宏阔远大的山水,或是情趣盎然的虫鱼、花鸟,无不古雅而静谧、纵逸而俊美、清新而绝俗、内蕴而深邃。杨先生重视传统,更重视创新,师古法更师造化。杨先生的艺术创作里较好地继承了杨门画艺,秀逸淡雅、大气雄浑的风采,又展现了岭南画派传统与创新、写实与写意的和谐融合与协调统一。其所为,正如古人所云“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又虔诚地践行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

杨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十多年来,他长期跋涉于祖国的大江南北、绿水青山,为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也因而扩展了艺术的视野,拓宽了艺术创作的天地。杨先生为人温和、谦逊、宽厚、朴实,在同行中及收藏界有口皆碑。若说“风格即人”,杨先生的人品与艺品是那样地相合,杨先生的绘画作品或空灵恬淡,或清幽闲适,或深静淡远,从不过于经营,从不雕琢造作。又喜施淡彩,用笔疏简,平淡中求天真,但淡而有力、淡而能厚。他的“流泉下深涧”、“烟山无画”、“叠翠泉声”尤见功力。杨先生的画正如古人所说“巧丽者发之于平淡,奇伟者行之于简易”,在人世与出世的俯仰之间,常常听得到、看得见杨先生隐约而耐人寻味的出世寓意。试看其画作中的“幽山寻隐”、“虚谷幽林”、“结庐在人境”等,幽、淡、雅、隐富于情调,山水林泉皆成意趣,均流露出作者对如此美妙、高雅、阔远意境的无比神往。或清泉叮当,或琴声妙韵,或瀑挂前川,或叠翠青山,或溪谷尝茶,或对酒当歌。其平和、幽静、深远、雅逸的人生品味,独自守望与迫寻的精神家园,与当下物化社会、名利熏心、欲望膨胀、浮躁张狂的流俗有点很不合拍。正因如此,才为渴望理性回归、精神慰藉的人们带来一服心灵的清凉剂。据知,在美国,乐于欣赏与收藏杨先生画作的企业家及收藏爱好者还为数不少呢。

杨先生的画崇尚简远,但法简而意繁,笔筒而意工,又不乏文人画简、雅、淡、拙的意味。雅逸而诗性、宏阔旷远、雄浑博大、性灵意趣、情思哲理寓于其中。难得的是,他没有门户之见,博采众家所长,融汇古今南北。他的画既有岭南画派的深深影子,也有傅抱石、李可染的精髓神韵。画贵创新,杨先生在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默默探索。他尤擅撞彩、撞粉、撞水的纯熟运用。晕染华滋润泽,笔墨挥洒自如。浓与淡、干与湿、重与轻、虚与实、疏与密,无不以意为用。无论写生创作皆能应物写心、情思触发、运思精妙,不同流俗。除了以书法笔法入画外,其画作的题字更别具一格。跌宕起伏,拙而见雅,参差错落,疏密相间,颇为有致,平添画趣。壮写山水,杨先生喜用破笔皴,虚实相生,丘壑内营,畅神为之。在似与不似之间,游刃有余,终成自家风貌。

杨先生画路广涉山水、花鸟、鱼虫、家禽、走兽、人物等等。所作山水气韵生动,花鸟则情趣活泼,人物则意态传神。屡获国内外艺术奖项,当赞誉之声不期而至,杨先生总是低调谦虚地表示:在艺术的王国里,永远是一个学习再学习的求索者,永远是一个不知疲倦的耕耘汉。在他的行止里,显然见到了“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淡泊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