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戴震之前的清代六书转注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戴震之前的清代六书转注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清代中叶,戴震提出互训转注说,开启了转注研究的新时代,深受瞩目。然而,从此上溯到清初的百余年间,转注研究同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却多为后人所忽略。继承与创新是这一时期转注研究的主要特征。一方面,宋、明学者的一形多音义说仍是当时的主流,除顾炎武稍加改动之外,众多学者都全盘接受。另一方面,杨锡观提出了复合转注说,区分出制作转注和后人转注,完善了字体翻转说,创立了部首孳乳和同部互训的理论,只可惜没有引起后人的重视。

关键词:转注;一形多音义;顾炎武;戴震;杨锡观

中图分类号:G623.2

On the theory of Zhuan-zhu before Dai Zhen in Qing Dynasty

Zheng Wei

(College of histor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Abstract: Dai Zhen whose mutual gloss theory in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ushered in a new era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y on Zhuan-zhu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Yet, many people tended to ignore great successes from the first years of the Qing Dynasty to Dai's age. Inheritance and creation ar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time. On the one hand, most people totally accepted Song and Ming scholars' theory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many sounds and meanings which was still a main trend and Gu Yan-wu reformed a little. On the other hand, Yang Xi-guan advanced a compound theory including making and descendants, improved character transformation theory and set up principles of radical and mutual gloss in the same group. Too bad people paid no attention to it.

Key words: Zhuan-zhu;the same character with many sounds and meanings;Gu Yan-wu;Dai Zhen;Yang Xi-guan

一、引言

传统文字学讲"六书",转注是其中之一。"六书"最早见于《周礼·保氏》,班固、郑众、许慎都做过注释。许慎《说文解字叙》中说:"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1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2后代学者围绕这个解释展开讨论。对于转注,争议最大。

从西晋卫恒开始,唐、宋、元、明,历代都不乏各色转注说,但多半晦涩而庞杂。清代小学大盛,六书转注自然备受关注。乾隆十年(1745),戴震作《六书论序》说:"盖转注之为互训,失其传且二千年矣。"3正式提出互训转注说,开启了转注研究的新时代,深受瞩目。然而,从此上溯到清初的百余年间,转注研究同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却多为后人所忽略。笔者将尝试对这一时期的转注说做初步的研究。

二、继承前人的一形多音义说

继承宋、明学者的一形多音义说是清初转注研究的重要特征。北宋末年,张有《复古编》中说:"转注者,展转其声,而注释为他字之用也。"4将转注视为转变声音注释字义的方法。南宋毛晃说:"转注谓一字数义,展转注释,而后可通。"5认为转注是汉字一形多义,展转注释,意义相通的现象。南宋后期,王柏作《正始之音》,6进一步阐述了一形多音义转注说:

本一字,更有意义可转用也。有一转为二声用者,有再转为三声用者,有至四声而皆有义者。如长本长久字,长则物莫先焉,故又为长幼之长,长则有余,故又为长物之长;行本行止字,行则有踪迹,故又为德行之行,行则有次序,故为周行之行......齐,整齐也,专一人之意齐如,故为齐戒之齐,齐则适等,无过不及,有调适之意,故为酒齐、刀剑齐之齐......乾,卦名,阳也,故为乾熯之乾;数者,一二之名,有数则可数,故又为数往之数,有数则密矣,故又为疏数之数......凡此之类,皆声转而各有义,故曰转注。7

王柏认为转注意味着以相同字形表示多个意义,并附带不同的声音,而这些意义都是本义转化来的。他完整地提出了一形多音义转注说,明代赵古则、杨慎都沿用其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清初学者依然主张一形多音义说。顺治十七年(1660),冯调鼎作《六书准自叙》说:"转注......盖一字而有数声、数音、数义之用者是也。"8康熙十一年(1672),钱邦芑作《他山字学》,论述转注照搬王柏的原话。9江永也认同这一理论,戴震曾说:"今读先生手教曰:'本义外展转引伸为他义,或变音,或不变音,皆为转注。'"10

顾炎武的转注说同样属于一形多音义,却有独特之处。《音论》中说:"凡上、去、入之字,各有二声或三声、四声,可递转而上,同以至于平,古人谓之转注。其临文之用,或浮或切,在所不拘。"11又说:"此正六书所谓转注之字,而韵中之两收、三收,以示天下作诗之人,随其迟疾轻重而用之者也。"12顾炎武将一个字的异调转变称为转注,其目的是调节文章的韵律。韵书中一字多音正是为了满足诗人选用不同声音的需要。此外,顾氏否认意义随声音的转变而变化,他说:"先儒谓一字两声各有意义,如恶字为爱恶之恶则去声,为美恶之恶则入声......余考恶字......乃知去、入之别不过发言轻重之间,而非有此疆尔界之分也。"13有别于传统的一形多音义说。

从宋代到清初,一形多音义说影响巨大,但也存在着否定许慎的问题。王柏说:"同意相受,考老字是,此说非也。"14赵古则说:"自许叔重以来,以同意相受、考老字为转注,依声侂事、令长字为假借之说既兴,郑玄以之而解经,夹漈以之而成略,遂失假借、转注之本恉。"15随着清代中期《说文》学的兴起,许慎的权威地位被逐步确立,一形多音义说也就渐渐被遗忘了。

三、创新的复合转注说

清初转注说不仅有继承,还有创新。杨锡观16提出了复合转注说,总体上分转注为两大类:"转注有制作之转注,有后人之转注。"17关于前者,杨锡观说:

或云:"建类之中,同意可相通者,亦为转注。如老部耆、寿诸文并从老取义,非若艸、木、虫、鱼等部,殊名析类,所不可通,则不可受。"古人建立多文,依形孳乳,后人因之注义,以类转求,不必尽如考、老之类互相发明者,此其大例如此。他如两字相反,以此注彼,亦在建类之中,但意则有不尽同,此转注之常例也;有转展注释而后可通者,此不在建类例,但意则相受,亦以此注彼,此转注之通例也。18

有人认为同部中意义相通的字就是转注,比如耆、寿同属老部,又与老意义相关。但艸、木、虫、鱼等部,部内字名称不同、种类有别,也就不属于"同意相受"的转注了。对此,杨锡观认为古人所造多为文,文的形体变化是文字孳乳的主要方式;19后人给字形注入了表义成分,让人们通过相同的部首就能知道文字的意义,而不必都像考、老一样互训。此外,有些字同属一部,字形相反,以此注彼,意义不尽相同;另有一些字虽不属同部,但展转注释后可通,并且以此注彼,意义相关。杨氏将上述类型的字都视为制作转注。

杨锡观还列举了字形相反和展转注释类转注的若干例字:

所谓两字相反,以此注彼者,如可部之叵......正部之乏......丮部之......彳部之亍......止部之......又如反从之比......反永之......反身之......反欠之旡......倒之为帀......倒亯为......倒子为......半木为片......连水为川......所谓转展注释而后可通者,如人部仁字,《正讹》云:"仁字乃元之转注,元从二从人,仁则从人从二,在天为元,在人为仁,人所以立于万物之上者,仁也"......又如丸字,弹丸也,篆作,从反仄,仄篆作......倾侧也,丸从反仄,从倾侧而更可反之,为圆转如丸之义,以仄注丸,其义始明。譱字从羊言,许氏曰:"从羊,与美同意";義字从羊我,徐氏曰:"从羊,与譱同意";苟字......许氏曰:"从羊省......从羊者与義、善、美同意"。此三字皆从羊,而实从美字转注。美字《说文》列羊部,许氏曰:"美与譱同意",徐氏曰:"羊大则美",故从羊大会意,故義、善、苟字皆从羊,实从美字转展注释也。20

在《六书例解》中,杨锡观将制作转注分成加注表义成分、形体变化和展转注释三类。而展转注释可以归入前两类,笔者将在下文详细论述。

形体变化类脱胎于字体翻转说。唐代中期,裴务齐作《切韵序》说:"左回右转",21最早提出这一观点,但徐锴说:"今之俗说,谓丂左回为考,右回为老,此乃委巷之言。"22被认为如老百姓一般业余,而被后代学者抛弃。南宋末年,戴侗重提字体翻转说:"何谓转注?因文而转注之,侧山为,反人为匕,反欠为旡,反子为。"23元末周伯琦也说:"转注者,反侧取义,变形成类,侧山为,倒之为帀是也。"24杨锡观以叵、乏、、亍、、比、、、旡、帀、、、片、川、仁、丸作为转注例字,符合字体翻转说的特征,但两者又有区别。杨锡观更强调它们意义上以此注彼和同属于相同或相关部首的特点。

杨锡观的加注表义成分说是一种全新的解释,但在《六书例解》中表述得还不够清晰,而在《六书杂说》中作了进一步地阐述:

制作之初,量即在数百字母内转注。注者如水之注自原,而委转此字以注彼而成义。如口部字转出言部、曰部、甘、音等部字来,目部字转出见部、眉部字来,皆从一母展转注出,注义、注声,不必自下注脚而义类攸取。25

造字之初,转注只被用在有限的字母之中。水从源入流称为注,也就是以一个字造另一个字,后者的形、义都与前者相关。《说文》:"言,从口声","曰,从口乙声,亦象口气出也","甘,从口含一","音,从言含一","见,从儿从目","眉,从目,象眉之形。"26言、曰、甘、音与口,见、眉与目,形、义相关,而它们的部内字也来自于口、目部的字。通过注入形、音、义,不做解释也能知晓文字的大义。《六书例解》中的善、义、苟都与美相关,正符合加注表义成分孳乳的特征。

相比于前代学者,杨锡观更加重视《说文》部首,强调部首对部内字的孳乳功能和相关部首间的衍生关系,开创了部首转注说的先河。

关于后人转注,杨锡观最早提出了同部互训的观念,他说:

(考、老)二字同在老部,其首同,所谓"建类一首"也;考注老也、老注考也,所谓"同意相受"也。他如欠部之"歔,欷也"、"欷,歔也",言部之"讽,诵也"、"诵,讽也",攴部之",敷也"、"敷,也",穴部之"竅,空也"、"空,竅也",辵部之"追,逐也"、"逐,追也",足部之"踬,跲也"、"跲,踬也",此类......皆转此注彼,后人为之转注也。27

根据考、老的特点,"建类一首"指具有相同的部首,而"同意相受"是彼此互注。换言之,转注就是同部互训,而且属于后人的转注。乾隆十年(1745),戴震正式提出互训说,后人奉之为鼻祖。事实上,早在雍正十一年(1733)杨锡观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可惜鲜有人论及。

杨锡观的复合转注说并非毫不相干说法的拼凑,而是符合文字学发展规律 的综合体。不仅科学地改造了字体翻转说,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部首孳乳和同部互训理论。

四、结语

长期以来,人们忽略了对戴震之前清代转注说的研究。究其原因,《说文》及六书转注的研究在这一时期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学者机械地继承前人的成说,缺乏理论创新,杨锡观虽然提出了新的见解,但影响力远不及戴震、江声等知名学者。同时,一形多音义转注说否定许慎的权威,与后来的学风格格不入。因此,从清代中期开始,人们就鲜有论述了。

笔者认为这一时期的转注说是重要而不容忽视的。她正处于文字学研究从宋、元、明三代到清生重大转变的过渡时期。在文字学处于低谷的时候,人们对转注及六书的关注为日后《说文》学乃至整个清代汉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而杨锡观的创新学说本身就是对转注研究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原作"察而可见",据诸家校勘改。

[2]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14页。

[3]戴震:《六书论序》,《戴震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6页。

[4]张有、吴均增补:《增修复古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188,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252页。

[5]毛晃:《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3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61页。

[6]王柏《正始之音》已佚,笔者转引自吴颖芳的《说文理董后编》。

[7]吴颖芳:《说文理董后编》,《续修四库全书》第20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45-246页。

[8]冯调鼎:《六书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200,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64-65页。

[9]钱邦芑:《他山字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200,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4页。

[10]戴震:《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戴震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3页。

[11]顾炎武:《音学五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6页。

[12]顾炎武:《音学五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9页。

[13]顾炎武:《音学五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6-47页。

[14]吴颖芳:《说文理董后编》,《续修四库全书》第20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45页。

[15]赵古则:《六书本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95页。

[16]杨锡观,字颙若,金山人(今上海市),著有《六书例解》、《六书杂说》,约成书于雍正十一年(1733),《六书辨通》作于乾隆七年(1742),均早于戴震。

[17]杨锡观:《六书辨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205,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236页。

[18]杨锡观:《六书例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205,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411-412页。

[19]许慎将汉字分成文、字两类,象形的称作"文",增益形声的称作"字"。

[20]杨锡观:《六书例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205,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412页。

[21]裴务齐《切韵》及《切韵序》已佚,其说法见于郭忠恕《佩觿》:"考字左回、老字右转(谨案......裴务齐《切韵序》云:"左回右转",非也)。"(郭忠恕:《佩觿》,《丛书集成新编》第3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656页。)

[22]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页。

[23]戴侗:《六书故目》,《六书故》,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8页。

[24]周伯琦:《说文字原叙》,《说文字原》,《丛书集成续编》第7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第467页。

[25]杨锡观:《六书杂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205,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429页。

[26]丁福保编:《说文解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891、5035、5026、3181、8656、3907页。

[27]杨锡观:《六书例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205,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4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