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约而不失丰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约而不失丰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非常恰切地反映了我们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因为教师囿于烦琐的讲解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于是业内许多人士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改革倡导,但又呈现出很多热热闹闹的浅阅读教学情形。其原因就在于很多老师的语文教学缺少核心引领,只注重了形式上的简单,忽视了内容上的整合与丰富――“约”,自然就偏离了深度语文的教学轨道。和写文章要有明确的立意是一个道理,实现简约语文教学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引领,保证课堂学习目标的集中、阅读内容的深入。

“语文主题学习”就是在主题引领下整合文本、拓宽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的大语文教学思维,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简约却不失丰盈

一、 聚焦学习主题,充盈课堂教学阅读内容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既能引领学生在广阔的文字空间里尽情徜徉,又能轻松自然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这是许多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的老师的困惑,“语文主题学习”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以主题为引领整合文本,系统拓展学生的文字阅读量。

教材是教育专家为孩子每个成长阶段完成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学习重点,“语文主题学习”恰恰很好地分解了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然完成该单元的学习任务。具体而言,就是把教学重点主题化,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相关题材的专题阅读,让孩子们在更多的语言文字浸润中丰富关于这个主题的生活体验,习得写作技巧。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阅读内容是家庭亲情,我们就可以确立一个“亲情悠悠伴我成长”的阅读主题,引领学生在有关亲情的大阅读中重温亲人的关爱,让孩子的心灵受到触动,从而完成关于亲情的作文训练。再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有个老师做了一个“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寓意”的主题学习课,因为确立的主题就是理解寓意,所以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保证对所读文章有个整体的感知过程,对如何提炼寓意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以往的阅读教学,老师煞费气力却总是低效的原因就在于课堂要完成的任务太多,眉毛胡子一起抓,最终什么也做不明白。而“语文主题学习”恰恰是对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聚焦,引领教师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一节课或者一段时间的学习,既丰富了阅读内容,又让我们所说的“一课一得” 真正落到实处。

二、简约教学目标,明确广度阅读研究方向

正如开枪先要瞄准一样,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教学要“瞄准”的方向,方向明晰了,教师才会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学生也有了具体的收获。很多老师的教学总是不能摆脱“多讲”“烦琐的分析”,其原因就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过于面面俱到,还有的受“三维目标”的局限,教学目标设计格式化、八股化比较严重。

而一堂好课的标准,绝不是看这个老师的教学目标有多丰富,而是看这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学生是否有所“得”,“得”到什么程度。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我们越想把文本中自认为有价值的信息都讲出来,孩子们就越感到茫然,因为教学目标设计的越烦琐,教学的流程就越容易蜻蜓点水,所以精简学习目标,根据本单元教学重点和文本内容,挑选最突出的一个或两个方面来引领学生多读,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在明确的学习方向引领下重点研读,实现“一课一得”。例如,我们在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围绕本文的教学重点设定学习目标为:“如何抓住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塑造人物形象”,依据这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围绕着“藤野先生是一位怎样的先生”“你能读出鲁迅对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种感情”来组织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从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围绕教学目标,学生对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有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的教学才是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真阅读。教师教得简单,学生学得轻松,关键是“有所得”,保证了这节课的教学效率。

简约教学目标的设定,就是明确一节课要“得”什么,从而让老师从文本烦琐的分析中走出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文字的浸润中,提升语文素养。如学习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一文,依据文本的内容特点我们可以确定“好好活着”主题阅读,链接几篇同样写母爱的文章,设立的教学目标就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默读文章,感受母爱的深沉厚重,关注关键语句的表达,体会好好活着的内涵”。依据此目标,我们就可以凭文中的关键语句为切入点,引领学生从三篇不同角度写母亲的文章,更深刻地感受母爱的无私、厚重、隐忍,能够真切感受到“好好活着”的哲理内涵,而这种阅读心得恰恰是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分析无法企及的。

简约的学习目标,是为了更充分、更深入的文本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前静下心研读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阅读价值,设定最适合学生的简约学习目标,才能保证一节语文课的充盈、高效。

三、精简课堂“提问”,主问题引领大语文教学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给足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时间,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恰恰是教师的“提问”太多,问得太碎,破坏了文本的整体阅读,也剥夺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

创设简约、充盈语文教学,必须精简教师的课堂提问,即围绕学习主题,教师要擅长以主问题引领课堂教学,从而避免烦琐的文本分析,精炼学习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创设整体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的大语文教学情境。如在学习胡适写的《母亲》一文时,因年代久远,老师费时讲解,学生对文本内容依旧兴趣索然,我们就可以通过提出“你认为胡适的母亲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吗”这样的主问题来避免烦琐细致的文本分析,并调动学生阅读 (下转21页) (上接14页)的探究兴趣,也保证了充分的阅读时间。学习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我们可以根据本文的学习重点提出主问题“你认为列夫・托尔斯泰丑吗?”这样学生的阅读兴奋点就容易被触动了,也会用心阅读文章中的肖像描写,而本文的学习重点恰恰是外貌描写,学生以进行评判的思维阅读,就是一种认真品味、不断思考的阅读,也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在这种非常投入的阅读中学生很自然地从主人公的外貌走向其内心,进而更深刻、全面地了解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精神面貌,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教师口干舌燥几节课也达不到的教学效果。把节省的时间拓展阅读茨威格写的《最美的坟墓》,一节课完成两篇文章的学习,但学生学得很轻松。关键是很充实、很丰富的阅读,让学生真正走近列夫・托尔斯泰这位文学泰斗,也走进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教师可以借机向学生推荐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完成从一篇文章到一本书的阅读引领,这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从文字到文学再到文化的一个大语文的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