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舟曲县半高山区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栽培模式发展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舟曲县半高山区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栽培模式发展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是舟曲县半高山区主要栽培模式,通过对甘肃省舟曲县推广应用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技术进行深入地分析,认为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由于科学选种、适时播种、合理套种、肥水运筹、防冻保苗、防治病虫害和及时采收七大方面原因,并通过总结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技术经验,对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建议,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发展模式;甘肃舟曲;半高山区

中图分类号 S565.4;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43-03

舟曲县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农业大县,地处甘肃省南部,全县辖19个乡(镇),农村人口约为12.5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4.23万人)的87.98%左右。该县气候属暧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0 ℃,全年无霜期223 d,年日照时数为1 842 h,年降雨量为400~800 mm,耕地面积9 378 hm2,其中15°以上坡耕地6 615 hm2,占70.54%,河川地区农业为一年两熟制,半高山地区为一年一熟制。为此,该县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和“一膜两年用”为主的旱作农业新技术,以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实现土地单位面积效益的增加。目前新技术已取得成功,到2015年,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面积达1 334 hm2,总产量8 402.6 t,发展地膜玉米套种油菜种植面积125 hm2,总产量309.4 t,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也成为当前政府农业工作的主抓方向。

1 舟曲县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的基本情况

自2010年以来,舟曲县启动“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行动”,逐步在全县各乡(镇)大面积推广,以推动粮食生产的发展,提高粮食总产,实现粮油双增。通过政府支持、政策引导、技术指导等措施,2010年成功推广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面积25 hm2,占半高山油菜总面积的5.2%,到2015年,全县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面积增至125 hm2,占半高山油菜总面积的25.2%。经舟曲县农牧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该县3个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结果表明,该县城关镇真牙头村、坪定乡垭头村、靖边村的3个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示范片玉米平均产量为9 378 kg/hm2,与同类地区单种地膜玉米相比,玉米产量差异较小,基本呈持平状态;冬油菜平均产量达2 640 kg/hm2,且因冬油菜籽品质佳,可以提高市场价格,如果冬油菜市场价格定为6.2元/kg,按照此价格进行计算的话,则可实现收益达16 368元/hm2,考虑劳动力用工、肥料及种子和农药等物耗投入,扣除5 400元/hm2的成本,地膜玉米间套种冬油菜纯收入可达10 968元/hm2左右。因此,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的种植模式非常成功,已经成为舟曲县促进农业粮油双增的典范。

2 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获得成功的原因分析

学术界认为高杆作物套间高杆作物是不科学的做法,因为作物间会相互争夺空间,使彼此的采光受到影响,从而破坏彼此的生长势。玉米和油菜均属高杆作物,因此它们的套种模式也存在上述障碍。为此,舟曲县农业部门成立了农业专家组进行技术攻关,以克服玉米与油菜套种后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也就是二者在空间、光照和养分上的分配矛盾,只有合理调控,满足二者的需求,才能实现2种作物套种效益的最大化。根据玉米和油菜的生理特点,专家组专门进行了2种作物的套种试验研究,最终摸索出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实现高产高效的配套技术。经专家组分析发现,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之所以实现高产高效,是因为以下7个方面的原因,现总结如下。

2.1 科学选种

考虑舟曲县气候和土壤特点,在玉米的品种选择上,以选用兴达1号、兴达5号、沈单16号等为宜,这些玉米品种不仅具有矮秆、适宜密植、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而且已通过品种审定且在当地已成功引进种植。要注意这些玉米品种的幼苗长势强,结穗株高230~280 cm,相对其他玉米品种要密植,可获得高产。在油菜品种选择上,不仅要考虑抗冻、早熟、丰产等优良特性,而且最好选择在当地种植表现突出的品种,如甘蓝型冬性品种可选甘杂1号、陕油16号等,白菜型冬性品种可选天油5号、天油6号等[1]。

2.2 适时播种

根据当地情况适时早播是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增产的基础。舟曲县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是1月,1月多年平均气温为1.1 ℃,2月多年平均气温为3.3 ℃,3月以后气温逐渐回升,雨水增多,全膜玉米开始播种,此后全膜玉米快速生长发育,到了8月全膜玉米进入灌浆成熟期,就开始套种冬油菜。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的田块,为了利于油菜的出苗,一般提倡全膜玉米收获前15~25 d套种冬油菜。冬油菜具有生育期较长的特点,要想充分利用整个生育期的光热资源,保证油菜生长发育正常,从而获得高产丰收,在生产上实现早播全苗是关键。但是如果过早套播油菜,就会使油菜与玉米的共生期延长,导致二者在水肥和光照上存在竞争,会出现油菜苗因光照不足而发育不良的现象,最终使油菜产量降低。因此,协调好油菜与玉米的播期,才是推广应用该技术的关键。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舟曲县玉米的适宜播期为春季气温稳定通过10 ℃时,一般半高山地区的具体时间为4月上中旬;油菜的适播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甘蓝型品种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为宜,白菜型品种以8月下旬播种为宜。

2.3 合理套种

栽培目标不同,套种规格也不同,要因地制宜,综合各种因素合理确定套种规格[2]。玉米采取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播种时,按规定的株距,将玉米种子按照2~3粒/穴播在沟内,播种深度为3~5 cm,然后覆上膜即可。出苗后,及时间苗、定苗。在全膜玉米田间管理上,要做好中耕除草、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油菜在玉米收获前20 d播种,可采用人工破膜的方法将其种子按照3~5粒/穴点播于玉米行间,然后用湿细土封严,播种深度为2~3 cm。无论是甘蓝型油菜,还是白菜型油菜,每垄沟两边均种2行,甘蓝型油菜小垄面上种2行,大垄面上种3行,穴距为30 cm;白菜型油菜小垄面上种2行,大垄面上种4行,穴距为15 cm。地膜玉米垄上套种油菜在播种时存在费工的缺点,不仅表现为种植密度偏小,而且株间的光照与水肥矛盾也很突出。为此,采用了增加密度、增穴减粒的措施,以尽可能地在不影响产量的基础上实现高产。油菜播种密度的确定除了考虑品种特性和生产水平等因素外,一般还按照“肥地不倒秧,薄地能封行”的原则,甘蓝型油菜播种密度以15万~20万株/hm2为宜,白菜型以45万~60万株/hm2为宜[1]。

2.4 肥水运筹

要实现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增产,增施肥料、搞好化控是关键措施。施肥原则:增加农家肥施用量,氮磷钾科学合理配施。在玉米肥料管理上,一般选择施用优质的腐熟农家肥和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硫酸锌等化学肥料,农家肥用量为30~45 t/hm2,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硫酸锌用量分别为375、225、150、30~45 kg/hm2。在覆膜前整地时,划行后将2/3的氮肥和全部的磷、钾肥和锌肥作基肥,混合均匀撒在小垄的垄带内。为了实现玉米壮秆攻大穗,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25~300 kg/hm2。油菜苗期需要较多的肥料,为实现壮苗,可根据苗情追肥,一般追施尿素75 kg/hm2和过磷酸钙300 kg/hm2,可用追肥枪挖穴追施。油菜现蕾后可以追施尿素150 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一般采用挖穴追施的方法。一定要重视此期的追肥,因为此期不仅是油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旺盛期,而且还是油菜分枝、花蕾、角果发育的重要阶段。为了防止油菜落花落果,减少秕荚秕粒,可以在其开花期适期叶面喷施硼肥和磷酸二氢钾溶液[3]。

2.5 防冻保苗

舟曲县油菜冻害按照发生部位不同主要表现为4种症状,即根拔、缩茎段受冻、叶片受冻、蕾薹受冻。在冻害预防上,首先要选用抗寒能力强的油菜品种,其次是要通过培养壮苗,实行向阳沟移栽,以使油菜的抗寒能力得到增强。再者是加强田间管理,通过尽量提前施用氮肥、增加农家肥施用量、合理灌冬水以及选择合适时间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预防油菜冻害的发生[4]。

2.6 防治病虫害

在玉米播种时如果发现有地下害虫,且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块,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具体措施:起垄后用40%辛硫磷乳油7.5 kg/hm2对水750 kg/hm2进行喷施,或者加细沙土450 kg/hm2拌成毒土进行撒施。为了防治玉米螟,可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15%速灭杀丁颗粒剂45 kg/hm2进行灌心,每株放置3~4粒。舟曲县油菜的主要病虫害包括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及蚜虫。防治油菜菌核病,可在油菜播种前用菌核净拌种。地膜玉米收获后,如果发现田间有蚜虫为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以选择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750~900 mL/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蚜虫,可在油菜角果期,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750~1 125 mL/hm2+20%灭扫利乳油60~120 mL/hm2对水405 kg/hm2进行喷雾,每隔7 d左右喷1次,连续喷雾2~3次。油菜中期管理除了注意防治蚜虫外,还要注意防治菌核病和小菜蛾等病虫害。油菜生长中后期,注意摘除抽薹植株主茎生长点,并进行叶面施肥,可用磷酸二氢钾2.25 kg/hm2、硼砂1.50 kg/hm2对水375 kg/hm2配成液肥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0 d喷1次,连续喷雾2~3次,可结合防蚜同时进行[5]。

2.7 及时收获

玉米成熟可以收获的标志是苞叶变成黄色,籽粒变硬有光泽且乳线消失。选择在玉米适宜收获期,先将玉米果穗采收掉,然后再将玉米秸秆砍倒。为了确保油菜安全越冬,可以将砍掉的玉米秸秆放在地膜上保护地膜和油菜小苗,同时结合施肥和大培土等措施,抓好油菜田间管理工作,促进油菜生长。油菜成熟可以收获的标志是植株叶片大部分开始干枯脱落,全田角果有70%~80%颜色呈现淡黄色,籽粒颜色变褐、开始变硬。在油菜适宜收获期,为防止角果炸开,选择在阴天或清晨露水未干时突击抢收。为确保颗粒归仓,要做到随收随运。油菜收获后,为促进油菜后熟,要在晒场上堆放3~5 d后再摊晒脱粒[5]。

3 主要经验

3.1 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舟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地膜玉米间套种模式的推广工作,为此该县主要领导亲自坐阵指导工作,而且专门组织成立了领导小组,对玉米间套种农作物模式的推广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制定出台了全膜玉米套种冬油菜发展规划,坚持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部门帮扶制度,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由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进行落实和实施;同时,为了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他们还不定期地召开农业工作座谈会,对玉米间套种农作物模式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3.2 建立示范基地,增强辐射能力

按照“每个乡镇要有一个示范片,且面积要达到13.3 hm2以上;每个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的村有示范点,且面积达6.67 hm2以上”的要求,考虑土质、地形不同等因素,在舟曲县城关镇坝里村、真牙头村、坪定乡垭头村、靖边村等地均建立地膜玉米地套种示范片、点。2015年,全县建立的地膜玉米间套种示范样板基地总面积达100 hm2以上,数量达到7个。同时,为了推动全膜玉米和全膜玉米间套种农作物模式的发展,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进村入户支农惠农活动,深入村组宣传这一模式的相关优惠及扶持政策。而且在关键生产时节如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时期,可以采取召开现场会等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村干部、农民到示范基地进行观摩学习,充分发挥示范片、点的辐射作用,实现以点带面,带动全县套种工作的开展。

3.3 增加资金投入,强化物资扶持

舟曲县出台了具体的扶持办法,对种植全膜玉米套种油菜的农户进行补贴,一般给予22.5 kg/hm2的地膜补助和冬油菜良种补助,油菜病虫害发生期间实行统一供药,统一防治,以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的积极性。同时,为了支持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工作的开展,在充分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的基础上,多渠道的争取和整合资金。

3.4 龙头企业带动,支撑产业发展

要推动舟曲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领头羊的带动,因此扶持并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关键因素。为此,舟曲县重点扶持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集中优势就是市场开拓能力、加工流通能力和带动能力很强。积极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进饲料加工企业和油菜籽加工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周边乡镇的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以保证农户的利益。目前该模式很受欢迎,已有200家以上的农户已签订合同。积极引导农民在采用套种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种植优质牧草、秸秆玉米、杂交油菜,从而实现土地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目的。目前已有超过120 hm2的土地面积调整了种植结构,周边农户每年也实现了增收,初步统计增收达130万元以上。

3.5 强化服务指导,解决后顾之忧

一是为了做好服务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全力配合统筹协调。如农业、扶贫、农机、水利等相关涉农部门要协同配合,深入各个乡镇及种植点为农户提供服务,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各部门对各乡镇农户的指导和服务工作的责任心,确保他们尽心尽力为民服务。二是为了做好技术推广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以及各饲料油料加工场,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对农民进行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标准化种植和农作物间套种技术的相关培训,并耐心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配合发放技术资料、播放光碟等方式帮助农民学习理解。三是为了确保各方收益,抓好产品流通服务工作。为消除农产品卖难的后顾之忧,降低农户的种植风险,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户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流通协会,大力推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为农户提供服务,实现农产品流通顺畅,确保各方的收益。

4 建议

舟曲县农技推广部门通过创新集成将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到间套种技术中,不仅实现了多种技术优势,如保湿抗旱、保温防冻、保土增肥、合理安排播期等内容,而且化解了传统的套种抢肥、抢水、抢光的矛盾,通过对传统套种技术不断进行总结、完善、创新和提升,形成了一套新的套种技术。发展作物套种模式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重大,该模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和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尤其比较适合在耕地相对少的地区进行推广。

4.1 建立正确引导导向,转变农民观念行为

农民知识有限,当面对一项全新的农业技术时,要让其很快接受并应用非常困难,即使这项技术已十分成熟,但也是困难重重,必须要有个逐步认识的过程。这就需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农民自己主动接受,同时配合各种媒体和多种形式不断深入扩大宣传。因此,要积极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开展新技术推广示范创建工作,让他们在劳动中不断学习,进而掌握技术,甚至成为技术的推广者,带动周边群众自觉应用新技术。

4.2 因地因时制宜,探索适宜的间套种模式

间套种技术涉及的因素较多,在选择适宜的间套种模式时,不仅要考虑各种作物的株高、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对温光水的需求、作物收获季节不同等因素,而且还要考虑种子、技术、设施、病虫防治等多个环节的因素,整套技术涉及较多的科学知识,需要相应的科学技术应对出现的问题。舟曲县在发展地膜玉米套种模式的同时,还积极试验探索发展小麦套种夏玉米、冬油菜套种夏玉米、地膜马铃薯间套种蚕豆、玉米间套种中藏药材、马铃薯间套种中藏药材等各种灵活多样的间套作模式。而且为了实现农业与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舟曲县根据自身春、夏、秋连旱的气候特点,在间套种模式中大力推广抗旱技术、节水灌溉和肥水一体化生产模式。这一模式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4.3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提高企业带动能力

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上连市场下连农户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因此,要尽量做到避免产业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以免影响产业的整体持续发展。但是要实现各方共赢,就必须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利益联盟,使企业与农户共存荣,甚至帮助企业更多的让利于农户;要想确保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能够稳定供应,就要更多地支持和鼓励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中充分挖掘增产增收潜力,即大力发展推广间套种模式。

4.4 加强农技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为了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高速转化,推动农村经济更快发展,人才建设很重要。要在充分考虑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同时,进一步强化科研、管理、推广、服务于一体的农技推广队伍建设,逐步形成队伍精干、农民信任、灵敏高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加强农业科技的试验、示范与创新[6-7]。

5 参考文献

[1] 党建昌,郭兴昌,马天骥,等.渭北山旱地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2(3):23-24.

[2] 白龙雁.寒旱山区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5):3-4.

[3] 齐建荣.舟曲县地膜玉米膜上种植甘杂一号油菜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6):7-8.

[4] 令召庆.半干旱山区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一膜二用”免耕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07(11):42.

[5] 柳学勤.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9):17.

[6] 郑德剑,温静涛.上思县甘蔗套种玉米模式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102-105.

[7] 王江俊.浅山区“全膜玉米套油菜-架豆王”一膜三用栽培模式[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