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13与水稻生长对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13与水稻生长对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依据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丰歉定位试验中2013和2014年的水稻生长及产量结果与当年的气温条件比较,解释了吉林省气温与水稻产量的关系。说明吉林省的水稻产量主要由出穗后的气候条件决定,其中与8月下旬的温度相关性最大。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温度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143-01

吉林省的水稻产量与当年的活动积温有一定的关系,但活动积温高并不一定产量就高,主要与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的生长期的温度有关。有人认为吉林省属寒冷稻作区,不仅单位面积的穗数对产量影响大,更重要的是成熟度决定水稻产量的高低。因此,与分蘖有关的6月份气温及与成熟度有关的8月下旬的温度决定当年的产量。本文依据定点丰歉试验的试验结果,通过2013年与2014年极端不同温度条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进一步解析决定吉林省水稻产量的关键时间段及温度条件。

1 试验方法

试验在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试验田进行。土壤类型为白浆型水稻土。以下方法实行长期固定不变。

1.1 供试品种:中早熟品种长白九(吉粳89-45)、中晚熟品种通育35、晚熟品种秋光。

1.2 小区设计:小区排列按品种熟期顺序排列,每小区面积100m2。

1.3 育苗:为早育苗。于4月13日播种。播种量每平方米150g(催芽种)。

1.4 插秧期及密度:插秧期5月25日,每穴3株苗,密度为16.7穴/ m2(9×6寸)

1.5 施肥:每hm2施用量:N:120kg、P2O5:69kg、K2O:76.5kg。施用比例:氮肥:底肥50%(耕地前)、补肥30%(6月25―28日)、穗肥20%(7月11―13日);钾肥:底肥60%、穗肥40%;磷肥全部做底肥。

1.6 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及水分管理与当地生产田相同。

1.7 田间调查项目:插秧前一天进行秧苗素质调查;插秧后在固定的十株调查点上,自6月5日开始,每逢5、10日各观测一次,进行株高工、茎数、叶令的记录。秋季取调查点10穴进行考种,同时取50m2进行测产。分析的数据为三个品种的平均数。

2 结果分析

2.1 温度与秧苗素质

从表1得知,4月中旬水稻播种后的出苗期日平均温度2014年为10.6℃,2013年为2.0℃,2014年比2013年高5.3倍。稻苗生长阶段的4月下旬温度2014年为14.7℃,2013年为8.4℃,2014年比

2013年高6.3 ℃。而5月上旬日平均温度2013年为15.0℃,2014年为10.6℃,2013年却比2014年高4.4℃,至5中旬日平均温度2013年为15.6℃,2014年为14.1℃,2013年比2014温度又高了1.5℃,育苗期两年间的温度起伏和差异如此之大历史罕见。由于温度的差异两年间的秧苗生长过程也差异很大,2013年出苗期推迟2d,秧苗生长前期生长也缓慢,但到了5月上中旬即秧苗后期生长期温度2013年比2014年高,秧苗生长加速,弥补了前期的不足。从秧苗素质调查情况(表2):2013年插秧前株高较2014年高4.7cm;决定秧苗素质的地上百苗干重多2g外,其它如叶令、分蘖数、充实度则与2014年相比差异不大。

表2 水稻秧苗素质调查结果

2.2 分蘖生长分析

插秧后缓苗、分蘖阶段(下旬/5―上旬/7)的日平均温度,两年间差异不大,波动幅度在-0.1―0.7℃之间。但由于2013年的秧苗地上干重高于2014年,从表3看出:2013年水稻分蘖进程明显较2014年快,每穴最高分蘖数也多1.8株。但是有效分蘖终止期2014年比2013年推迟了4d,为增加有效分蘖数提供了条件。

表3 茎数进展调查结果

2.3 叶令进展分析

因2013年的水稻秧苗地上干重高,所以叶令进展速度同茎数进程一样,自始至终快于2014年,最终2013年水稻叶令较2014年多了0.4叶(见表4)。

表4 叶令发展调查结果

2.4 产量结构分析

前述2014年虽然分蘖进程慢与2013年,但是有效分蘖期推迟4d,从表5结果反映出:2014年有效穗数每穴多1.3穗。说明2014年的分蘖后期水稻生长好于2013年,这个趋势一直延伸到孕穗期,为增加每穗粒数提供了条件,2014年的每穗粒数比2013年多10.7粒,为高产打下基础。不仅2014年的出穗期比2013年提早4d,更为重要的是水稻成熟关键期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温度(见表1),2014年分别比2013年高3.6℃和1.8℃,千粒重2014年高于2013年1.9g。由于2014年产量构成主要因素均高于2013年,致使最终2014年实际增产幅度接近24%。成为2008年以来产量最高之年。

表5 2014年与2013年水稻产量构成对比

3 讨论

2013年和2014年同为高温年份,其中2013年5―9月积温较历年(2846.4℃)高174.3℃;2014年高76.8℃。从生长前期(7月份之前)看,2013年水稻长势明显好于2014年,看似呈丰产长相,结果最终2013年水稻产量减产,而2014年则成为高产年。水稻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决定。本文试验品种、播种期、插秧期、密度等栽培过程相同的情况下,产量的波动主要与当年气候条件有关。为此说明北方稻区水稻产量主要取决于8月份以后的气候条件分布。通过相关分析,结果8月下旬温度与产量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0.670),这也进一步说明2013年和2014年产量表现符合理论根据。

参考文献

[1]牛兆国 当地各年代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吉林农业科学. 2012, 37(2):52-54。

[2]王媛 方修琦 徐锬 戴玉娟 气候变暖与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适应行为。资源科学, 2005,27(1):121-126。

[3]尹春梅 谢小立.桃源县水稻产量的气候影响分析。中国农业气象. 2008,29(4):45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