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我同情的研究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我同情的研究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首先介绍了自我同情的研究背景,并对自我同情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其次对相关研究作出的贡献进行了简单的评述,最后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自我同情;综述;评述

一、自我同情的研究背景

自我同情的概念源于东方佛教的慈悲观,由于佛教的内容是对人类心灵的经验性描述,因此得到同样研究人类心灵的西方心理学家的关注,再者,西方心理健康水平下滑的现实需要,东方佛教中的自我同情给了人们更大的心理空间,更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在这两方面需要的促生下,掀起了自我同情研究的热潮。

二、自我同情的文献综述

(一)自我同情的概念

1、佛教的慈悲观

佛教典籍中有非常丰富的慈悲思想,佛教认为世界因缘而起,世界的一切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也就是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想自己过得好必须慈悲的对待众生。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自我同情的概念是将佛教中的怜悯对待众生的态度拓展成对自己的怜悯,是对佛教中的慈悲观的拓展和丰富。

2、西方心理学家对自我同情概念的发展

Wispe认为自我同情就是对自己同情的态度,是对自己的痛苦和失败以一种接纳的心态来对待,这是因为当把自己的失败视为人类的普遍经验,是人人都无法避免的时候,这种心理上的宽容允许我们接纳自己的失败从而坦然面对,积极解决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Neff的理论中自我同情是指对自己所经受的痛苦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为此触动,产生减轻自己痛苦的愿望并通过自我友善治愈心灵的创伤。自我同情还意味着非批判地理解自己的痛苦、不足和失败,把个人的经历看作是人类普遍经验的一部分。向同情别人一样同情自己。

3、自我同情的正解

自我同情不是自我怜悯,自我怜悯时,个体过分专注于自己的问题而忽视了与他人的联系,他们无法意识到其他人也会有和他们同样的烦恼,认为自己所经历的是独一无二的苦难。另外当个体自我怜悯时,他们会沉溺于自己的情绪感受而难以超脱,很难考虑到其它的情绪反应和对事件本身的理性思考。而自我同情是一种对自己的平衡的心理观念,我们把这种观念称为正念(MindfuHness)。正念是一种平衡的意识状态,就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正如Martin曾说:“正念是一种对自我和自尊维护意识的淡漠和消失。”它类似于在建立良好咨访关系过程中的一种开放、无偏见的态度。但是在自我同情中它意味着对自己的经历的一种超然的、反自我中心、客观的态度。

(二)自我同情的结构

在自我同情概念仔细界定之后,为了加深对自我同情的认识并且为了实证研究的方便,心理学家们对自我同情的心理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中心理学家Neff根据他提出的自我同情的概念,编制了自我同情量表,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自我同情包含六个因素即自我友善、自我苛责、人性、孤立、正念和过分认同。

国内对自我同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2007年候佳捷用自编问卷分析出自我同情的六个因素:自我宽容、自我接受、社会适应、自我确认、自我调节、情绪注意,并且量表的信效度是可信的。侯氏的自我同情的问卷的编制为国内对自我同情的研究开拓了道路,也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三)自我同情与心理健康

Neff发现,自我同情可以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高水平的相关,它同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同情和幸福感、乐观等很多心理健康的指标都有显著的正相关。

中国的候佳捷用自编的自我同情问卷以大学生为被试,对自我同情与心理健康进行相关分析,考察自我同情各维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同情总体与心理异常各项及总体均呈显著负相关,这与理论及过去研究结果都较为一致,表现出自我同情能显著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展望

(一)自我同情量表的不断修订

候佳捷是我国第一个编制自我同情量表的研究者,她对自我同情的研究的贡献是值得赞扬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她所编制的问卷存在种种的局限,首先她选取的被试只是西南大学的在校生,样本的代表性不够强,这对其它地区的大在校生,或者是非学生群体的适用性如何都是有待做进一步工作的。

(二)研究方法上的改进

现在大部分的研究是通过自我同情的问卷测量自我同情的水平与其他要研究的心理变量之间的相关,方法上单一,对自我同情的深入探究有很大的局限,笔者认为研究方法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统计方法的革新,目前的研究对数据的分析多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等常用的统计方法,如果统计方法上有所创新的话,对自我同情的研究也会带来新的希望。2、被试选择上创新,中西方对自我同情的研究都是各自为阵,而缺乏跨文化的对比研究。

(三)实践应用

许多实验结果显示自我同情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正念是自我同情的一个维度,而以正念为理论依据已经发展出一系列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较突出的是正念减压疗法,是由乔·卡巴金创立的用来缓解压力的团体训练课程。在这些心理治疗方法的启发下,应该能以自我同情为理论基础创造出一系列自我同情的训练方法和心理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