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办高校融资模式的个案分析及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办高校融资模式的个案分析及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20世纪末,我国民办高校开始兴起并迅速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民办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办学资金紧张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文章以M大学为例,对其融资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与同行探讨关于民办高校的融资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融资;模式;启示

一、民办高校的融资模式

我国民办高校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并迅速发展壮大,传统的融资渠道都是“以学养学”、社会捐赠和个人捐赠。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我国民办高校在融资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融资模式较之传统的融资模式更为开放、新颖。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融资模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滚动融资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俗称以学养学,指民办高校按照成本收费方式将所收学费继续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形成滚动效应的融资模式。但单纯依靠学费收入难以创办具有相当规模的学校,也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教学环境的要求,更无法满足广大受教育者多层次的需要。

(二)教育集团办学融资模式

教育集团办学模式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者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的一大创举。办学者以集团经营的方式实现品牌效应和资源共享。我国民办教育集团数量很多,如联合教育集团、宁波大红鹰教育集团、南洋教育集团等。近年来许多原本非教育集团的民办教育机构也开始向集团化发展,像万里集团、新东方集团等都属于此类模式。

(三)股份制融资模式

教育股份制模式是由多个投资主体,在学生缴费的前提下,以股份制方式联合投资办学的模式。由于股份制有利于明确股东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这样就能保证教育发展资金的稳定。我国民间资本在进入高等教育领域过程中自发地采用了这一模式。如北京新东方、广东私立华联学院等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四)注入式融资模式

主要由国内外资金雄厚的公司、企业集团或个人投资办学,凭借其产业群的丰厚收益和重组的资金流量进行规模化投资,采取前瞻性规划设计和高标准设施配套,创设一流的教学环境。最典型的案例是南洋发展集团的办学模式。南洋发展集团投资教育始于1993年,先是办初等教育,后扩展到高等教育。

二、民办高校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办高校融资的相关政策不够健全

1987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中指出,社会力量办学的经费自行筹集,学校可向学员收取合理金额的学杂费,但不得以办学为名非法牟利。由此,确定了民办高校经费筹集的基本原则,即自筹经费,主要是收取学杂费。但为了防止民办高校乱收费,国家又对收费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定: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关于政府如何资助民办高校的问题,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在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指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社会力量办学给予扶持。由于规定比较模糊,因此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

(二)民办高校融资模式过于单一

我国多数民办高校目前的收入来源90%以上是学费收入,其他融资渠道所获收入比重有限,学费收入成了民办高校惟一稳定的收入来源。民办高校发展过分依赖学费收入的后果主要有:

1、办学经费受招生数量的波动影响较大。生源充足时,办学经费就相对宽裕,一旦生源紧缩,学校的发展就举步维艰。

2、由于过分依赖学费收入,没有其他稳固的经费来源渠道,使得办学经费比较紧张,办学条件得不到应有改善。

3、生源质量受经费的限制。学校为了保证经费来源,必须尽量多的招收学生,必然放松对学生的素质条件要求,这也是造成民办高校生源质量较差的重要原因。

(三)民办高校教育经费分配不合理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经费分配不仅没有科学合理的结构比例,就连资金的正确流向也不能完全保证,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影响了资金效益的正常发挥,主要表现在:

1、民办高校存在大量不合理的非教育开支,造成了学校教育经费的浪费。

2、民办高校在办学经费上普遍感到紧张,而用于教育教学的经费分配结构也不合理。

3、民办高校为了节约经费,基本上没有设立用于激励学生学习的奖学金,即使设立,与公办学校相比差距相当大。

(四)学费上涨空间有限,难以保持滚动发展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走的是“以学养学”的路子。从近几年来看,随着学费的不断上涨,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已经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贫困生群体,奖、贷、助学金的启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费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较高,已经达到了“预警”区域。以2003年为例,2003年高等学校平均学费和生活费水平为每人每年10353.88元(一般高等学校建在城镇,所以每个学生的年均生活消费水平可参照当年城镇居民的年均生活消费水平。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城镇居民的平均每人年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以及学杂费收入和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计算得出2003年高等学校平均学费和生活费水平)。对于城镇居民,只有中等偏上户以上的家庭能够承受。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我国31个省和直辖市只有天津可以承受此支付水平,全国农村居民整体上对大学生的供养能力处于不能承受的位置。种种现象表明,民办高校的学费上涨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它不能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依赖。

三、M大学的融资模式

M大学创办于1999年,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在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民办高校。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自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学校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表1为M大学1999~2006年各年学费收费标准,从办学初期的8000元/生/年,发展到现在的13000元/生/年,其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表2为M大学自1999~2007年各学年经费来源情况表,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M大学每年办学经费平均95%来源于学生的学杂费收入,捐赠收入为零,而政府补贴收入也是极少的。因此,M大学的融资模式即属于滚动融资发展模式,其办学经费受生源波动影响较大,难以保持持续发展。

四、M大学融资模式的启示

(一)融资渠道单一

我国民办高校以学费为主的单一融资渠道将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最直接的是收费过高,从而影响了较低收入阶层的子女入学机会。同时,影响了民办高校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的提高,也制约民办高等学校自身的发展。一所真正成熟而又办学质量高的民办学校往往具有稳定的多渠道经费来源。美国和日本等国民办高校已证实这一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水平的私立大学没有单纯依靠学费取得成功的。以学费为单纯融资渠道的办学模式必然使私立高等院校丧失其社会性,最终导致办学困难。

(二)资金来源不稳定

首先表现在它的流动频繁。由于创办一所有一定规模的民办学校,所需资金少则十几万多则达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建校初期很难单凭几个人或某一单位全额出资,所以绝大多数的民办学校借助于其他融资手段,如凭创办学校的个人或企业的原有关系,由一些社会企业提供担保向银行短期贷款或直接向社会企业和个人短期借贷。这种方式在建校初期筹集建设资金的确起了重要作用。而教育是一项持续性投资产业,并且见效慢,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回报。这批资金本身不属于教育界,而且时间不会很长,其寻利性也表现得尤为迫切。在其自觉规避风险原则指导下,几年下来,自然有不少资金会从学校控制中逃逸出来,故在建校后数年内仍需要维持相当量的资金用来周转。事实上,在未获得经济实体或大集团公司支助的情况下,维持相当量的资金用来周转是件很困难的事。资金逃逸,对民办学校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所以相当多的民办学校纷纷陷入困境是难免的。

其次表现在它的敏感性上。民间借贷与担保的资金不同于专项投资或银行抵押贷款,相对来说比较敏感。一旦社会上有不利于学校的传言或学校出现不利情况,马上就会在资金上反映出来,并会有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学校的抗风险能力大减;如担保方或借贷方自身经营情况稍有变动,也将影响到学校资金的流向。可以说,民间资金犹如一匹野马,学校要花很大精力来驾御它,而不是利用它来发展自己。这样一个不遂人愿的发展趋势,对于民办学校来说,并非完全没有思想准备。那就是到了一定程度,学校关门,疏散学生,办学者神秘失踪。给学生家长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三)缺少政府资金扶持

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是对民办高校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调节民办教育发展的一个杠杆。我国目前限于财力不足,总体上缺乏政府资助民办学校的这一有效手段。从表2中我们不难看出,M大学1999~2007学年中,仅在最近三年获得数量极少的政府补贴。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它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尤其是像M大学这样得不到政府资助的民办大学,一定要想办法争取政府资金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亚珍.我国民办高校融资渠道及国际比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1).

2、刘万永,郑伟建.神话与困惑――中国民办教育透视[J].中国工商,2001(6).

3、赵丽娟.我国民办高校融资模式分析[D].西北大学,2005.

4、阙海宝,杜伟,黄玉祥.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分析[J].江苏高教,2004(6).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