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潘光旦家谱学思想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潘光旦家谱学思想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潘光旦,我国近代谱学的开创者之一,著名优生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一生涉足领域众多,谱学研究是潘光旦先生早期研究中最注重的基础领域。早期的文章,包含了丰富的谱牒学思想,这些思想可以粗略地概括为谱学史回顾、家谱效用论和家谱方法论三点,其家谱思想和家谱应用实践,对今天的谱牒学理论研究与应用仍然有着巨大的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 潘光旦 家谱 谱学 思想

潘光旦,1899年生于江苏省宝山县(今属上海),早年于北京清华大学学习,后留学美国,主攻优生学与遗传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学校任教,与叶企孙、陈寅恪、梅贻琦并称清华百年史上四大哲人。

潘光旦先生并非谱学家,而主要以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性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闻名于世,其著作也主要集中于优生学、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等领域,然而,谱学是潘光旦先生在早期的研究中最注重的领域之一。由于潘光旦先生在其他领域的重大成就,其谱学方面的思想与成就却往往为人忽视,近年来专门对潘光旦谱学思想进行研究探讨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事实上,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潘氏谱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谱学的面貌,林天蔚在《新旧谱学之界别及新谱学之两派三家之评议》一文中评价潘光旦先生“将谱学由伦理学为主,转变成社会学为主”①。

从潘光旦先生相对为数不多的谱学著作中,可以粗略地将潘氏谱学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谱学史回顾,二是家谱效用论,三是家谱方法论。下文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潘光旦先生的谱学思想进行论述。

一、谱学史回顾

对谱学史的研究,是潘光旦先生谱学研究的开端。1929年1月,潘先生发表了其第一篇谱学文章――《中国家谱学略史》,这也是中国现代第一篇以新眼光系统回顾和梳理谱牒和谱学发展史的文章。该文大致将中国谱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商周秦汉时期为谱牒的产生和发展时期,自魏至唐为繁荣期,自宋迄今为谱牒的民间化时期。

东西周是中国谱牒的产生时期,这一时期的谱牒,仅仅局限于帝王诸侯卿大夫家族,“天子谓之帝系,诸侯卿大夫谓之世本”。战国时的楚国,出现了专门的官员掌管天子世系,“楚有三闾大夫,专掌王族,屈原尝为之。”②秦汉谱学仍然局限于帝王诸侯家族中,且提升了谱牒官员的地位。“汉代平民之谱学不重。帝室及诸侯王之谱系,则事关继世传统,自不容不详尽。秦代制度多不师古,然丞相以下,置有宗正,所以掌王之宗亲;汉代因之,为九卿之一。”③潘光旦先生归纳了秦汉平民谱学不重的原因,一曰秦并天下,铲除旧籍,二曰汉时大族之迁徙频繁。

自魏至唐,约七百年,为中国谱学最兴盛的时期。自曹魏文帝于220年篡汉前夕确立九品中正制以来,中国开始了长达四百多年的士族门阀政治时期。这一政治制度下,州郡各置中正,管辖范围内的人口划为九品,登之于簿状,以备选举。于是门第大重,而谱学得一特殊发展之动力。这一时期的谱学兴盛有五大表现:“一曰政府设谱官或谱局,专司谱牒之收藏于修订;二曰谱学及姓氏学专家之代有其人;三曰谱录在书库中之特殊地位与谱学内部之分化;四曰谱学作品之多;五曰谱学与史学之因缘固结。”④

唐亡至五代,旧谱十九散亡,官家亦不复提倡,谱学乃中绝。自宋迄今,一千年间,私家修谱与夫作统谱者,非无其人,然家自为说,草率简陋,不复成专门之学。可见,此时的家谱已不能称之为“学”,仅仅是民间学者的个人行为。潘光旦先生指出,此时的家谱与前朝谱学相比,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谱学由官而私,由公开而隐秘;第二,谱学之实用意义尽失;第三,谱学之史学身份不可复保。”⑤

此外,潘光旦先生对近代谱学做了一些评析,潘先生认为,“近代于谱学稍有发挥而可供我辈参考者,则有章学诚、纪昀、沈炳震、沈钦韩、朱次琦、谭嗣同数家。”⑥他重点研究了章学诚的谱学思想,并作《章实斋之家谱学论》一文,开创了近代章学诚谱学思想研究的先河。

二、家谱效用论

在潘光旦先生谱学研究中,专门论述了家谱和谱学的作用问题,包括封建社会家谱作用及新谱学应有的功效,潘先生用“家谱效用论”一词概括了自己该方面的思想,并主要在1947年发表的《家谱还有些什么意义――黄冈王氏家谱代序》一文中加以阐述。

潘先生总结了家谱在历史上有七大作用:尊祖、敬宗、收族或睦族、婚姻严姓氏之防、选择官员、爱重门第和选择婚姻,并逐一分析了新谱学中这七大作用之中应放弃敬宗、选官、与防止同姓通婚三个,应修正与维持的是尊祖、收族、选婚、与爱重门第等四个。整体来看,除魏晋南北朝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谱牒发挥着重大的政治作用,而在封建社会,谱牒的作用主要集中于对家庭或家族秩序的维护中。

潘光旦先生指出,在新时期,谱牒除发挥传统的功用外,应着重发挥以下四种作用,即“培养‘谨始怀来’的优生意识;增进个人对于一己品性的认识;帮助人类遗传的研究;在史学之中多确立一个专精的部门。”⑦在这四项作用中,潘光旦先生着重强调后面两点效用。

在史学中确立一个专精的部门,是潘光旦先生对章学诚谱学思想的继承,章学诚主张近代方志应专列“氏族”一门,还应专门设置“志科”,专收谱牒,作为一方谱牒的汇总之处,潘光旦先生继承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从人才方面对谱学的发展提供保障,“希望有一批学者出来,于史学之外,兼习遗传、生物、心理、社会、人类诸种科学,而以治史的方法治谱,重新把专门的谱学建立起来,使其退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训练,进可以和史学以及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合作。”⑧

潘光旦先生在其研究中很好地实践了他的思想,利用谱学归纳的方法,对我国人才的分布,人才的消长,人品的遗传,以及世家望族的兴衰等问题做了分析,典型的著作有《中国画家的分布、移殖与遗传》、《近代苏州的人才》、《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等。

三、家谱方法论

1948年10月,潘光旦先生的《说家谱作法》一文,刊载于清华大学的《社会科学》第5卷第1期。该文中,潘先生从家谱的范围、图牒的区分和记载方法等方面专门论述了新时期家谱的作法。

1.家谱范围的界定

封建社会的家谱中,作谱人为维持家族宗法,往往唯恐追溯得不远、不广。潘光旦先生认为:“为谱学的发展与精进计,是一个很大的错误。”⑨这种谱牒一方面规模巨大,对于普通人家而言很难做的起,即使做了也难以为继。另一方面,这种谱有两个无法避免的弊病,一是由年代久远材料少和篇幅关系造成的太简略,二是由于包罗的太多或作谱人的攀附心理而谬误百出。

为解决传统谱牒的弊病,潘先生提出应区分两种主体,一是由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产生的人才,二是旧的家族。“对于近代工商业发展产生的新式人才,假若能保世滋大,便是一些新兴血系的开基的人。他的曾孙做谱的时候,就可以拿他做个起点,他自身若有祖父可查,当然也应当谱入,否则便应说明先世无考或待考……至于许多旧家,假若近世有过迁徙,应从始迁的一世认真的做起;始迁以上,如有旧谱可查,即说明参看某某旧谱,否则但须书明从某处迁来,某处有无旧谱,旧谱上是否必有衔接得上的资料,都无关宏旨,不必过事搜求。”⑩

2.图与牒的区分

谱牒,顾名思义,由谱与牒两部分构成。封建社会中,谱牒经常被放在一起使用,而很少有人刻意地对二者进行区分。潘光旦先生在其著作中明确区分了这两个概念,并进一步肯定图牒分化的原则。谱,潘光旦先生称之为图,专指系图,而牒,专指个人的传记。“检查某某二人之间的关系时,看图。参考某一个人的生平、品性、事迹时,看牒。”{11}

3.谱牒编纂方法与内容

在明确肯定图牒分化的原则后,潘光旦先生进一步论述了图与牒的作法。历史上图的作法有线格法和线条法两种,潘先生主张新时期的图应当使用旧的线条法并加以改良,改“旁行斜上”为“旁行尖上”。作图时应遵循三个重要原则,一是“世经人纬”,二是“家尽一图”,三是“有人必录”。至于牒,潘先生认为,牒是图里所有人物的小传之和,凡是图中有名讳的人,都应该立一篇小传。“就是流产哑产幼殇之辈,虽了无事迹可传,在牒里也应当有他们的最低限度的地位。”传记内容有三点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基本事实,二是身心品性,三是功业成就。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身心品性的记载方面,潘先生主张常态的品性应记载,病态的品性也应记载,“常态与病态也不过是一个程度的差别,但只要是一个特点,就有记录的价值”,这一主张彻底否定了几千年来被谱牒编纂者们奉为金科玉律的“称美不称恶”的原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新旧谱牒之学做了区分。

最后,谱与牒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潘光旦先生指出图与牒应使用数字互做标记参照,以便于查找和利用。

纵观潘光旦先生的谱学理论,对今天的谱牒学研究与应用仍然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现代家谱学史研究,很多是以潘光旦先生的研究为基础的,潘光旦先生的谱学效用思想,在今天高科技支持下的优生学与史学研究中也不断得到实践,其家谱方法论,更称得上是指导一般谱牒编纂的圣经,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今天,潘光旦先生运用家谱分析归纳方法所做的各方面研究,为当今的家谱应用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当今谱牒的开发与利用工作。

注释:

①王鹤鸣,等主编.中华谱牒研究――迈入新世纪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99.

②③潘乃和,等编.潘光旦文集第八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241.

④⑤⑥潘乃和,等编.潘光旦文集第八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244-253,260,259.

⑦⑧潘乃穆,潘乃和.潘光旦文集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72,75.

⑨⑩{11}潘乃穆等编.潘光旦文集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503,504,505.

参考文献:

[1]林天蔚.新旧谱学之界别及新谱学之两派三家之评议[A].上海图书馆(编).中华谱牒研究――迈入新世纪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2]潘乃穆,潘乃和.潘光旦文集:第8卷[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潘乃穆,潘乃和.潘光旦文集:第1卷[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潘乃穆,潘乃和.潘光旦文集:第10卷[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张笑川.潘光旦的家谱学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