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语》:国别史的发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语》:国别史的发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识经典

国语》是一部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汇编。共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各按国别收录了当时各级贵族与治国相关的言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国家兴衰。一般认为《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开创了以国分类的国别史体例。

关于《国语》的作者,目前并未有定论,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认为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这一说法逐渐被后来的学者所质疑,当今学者一般认为《国语》并不是一人一时之作。

深入品评

细读《国语》,就会发现它似乎不是一部有系统的史著,而是一部古人言论的汇编。又因为说话人的身份、国别及时代不同,其言论思想也各有特点,全书的风格也不统一,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国语》侧重于记言,相比于《尚书》的聱牙诘屈和《左传》的简略无华,《国语》的语言更为浅显通俗、流利畅达,更富有表现力。其次,《国语》收录了很多的论说散文,这些文章的论说技巧也更为成熟,其中很多言论都能够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显得结构紧凑,条理清晰。

总的来说《国语》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国语》开创了以国分类的国别史体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陈寿的《三国志》、崔鸿的《十六国春秋》等都是《国语》体例的发展。此外,其缜密、生动、精练、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名篇选读

祁奚荐子午自代

祁奚辞于军尉a,公问焉,曰:“孰可b?”对曰:“臣之子午可。人有言曰:‘择臣莫若君,择子莫若父。’午之少也,婉以从令c,游有乡d,处有所,好学而不戏。其壮也,强志而用命e,守业而不淫f。其冠也,和安而好敬,柔惠小物g,而镇定大事,有质直而无流心h,非义不变,非上不举i。若临大事j,其可以贤于臣。臣请荐所能择而君比义焉k。”公使祁午为军尉,殁平公,军无秕政l。

【注释】

a辞:请求告老。

b孰可:谁可代军尉之职。

c婉:顺从。

d乡:通“向”,去向。

e志:识。 用命:听从父命。

f业:所学事业。 淫:放荡。

g柔惠:仁爱。 小物:指弱小者。

h流:放荡。

i上:当作“止”,礼。

j大事:军事。

k荐:进。 所能择:父能择子。 义:度,考虑。

l秕政:不善之政。

【译文】

祁奚告老,请求辞去军尉职务,晋悼公问他:“谁可以接替军尉职务?”祁奚说:“我的儿子祁午可以。人们有这样的话:‘挑选臣子没有谁比君主更好,识别儿女的贤愚没有谁比父母更合适。’祁午小的时候,秉性婉顺,听从长辈的教诲,出外事先告诉去向,逗留事先秉告场所,好学而不爱戏弄。长大后,博闻强记而能胜任父命,坚守学业而不肆志放荡。行冠礼之后,为人和祥安静而谦恭有礼,仁爱弱小,能安定自如处理大事,性格正直而不放纵自己,不合道义的不能改变,不合礼仪的不去行动。如果叫他处理军中大事,可以比我做得更好。我请求推荐自己的儿子,希望君主考虑再决定吧。”于是悼公任命祁午为军尉,终晋平公之世,晋军中没有失误的政令。

史黯论良臣

赵简子叹曰:“吾愿得范、中行之良臣①。”史黯侍,曰:“将焉用之?”简子曰:“良臣,人之所愿也,又何问焉?”对曰:“臣以为不良故也。夫事君者,谏过而赏善,荐可而替否②,献能而进贤,择材而荐之,朝夕诵善败而纳之。道之以文,行之以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听则进,否则退。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③,使至于难④;君出在外,又不能定,而弃之,则何良之为⑤?若弗弃,则主焉得之?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⑥,复使立于外⑦,死而后止,何日以来?若来,乃非良臣也。”简子曰:“善。吾言实过矣。”

【注释】

①范、中行:指范氏、中行氏。

②荐:引进。 替:废去。

③匡:正。

④难:指被驱逐出晋国。

⑤为:有。

⑥营:谋划。

⑦立于外:在他国拥有爵土。

【译文】

赵简子叹着气说:“我希望能得到范氏、中行氏家的良臣。”史黯在旁侍候,说:“您将用他们做什么?”简子说:“良臣是人所希望得到的,又问什么呢?”史黯说:“这是因为我认为他们不是良臣。事奉君主的人,应匡正君主的过失,鼓励他的善行,引进贤人而废去坏人,推荐有用之才,进献贤能之人,选择有才能的加以推荐,早晚讲诵善恶成败的事供君主采纳。用文德来引导君主,用正道指导君主的行为,尽力为君主效劳,甚至牺牲生命。君主纳谏就规劝,不能听从采纳就退去。现在范氏、中行氏的臣子,不能匡正辅助他们的主君,使主君遭到祸难;主君出奔国外,又不能使主君安定,反而抛弃主君,那么他们又有什么才能呢?倘若不抛弃他们的主君,您又怎么能得到他们?作为范氏、中行氏的良臣,应当辛勤地为主君谋划经营,使主君在他国重新获得土地、爵位,为主君效力到死,哪天来您这儿呢?如果来了,那也不是什么良臣了。”赵简子说:“说得好,我的话确实错了。”

(选自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中华书局出版)

【点评】

古人说“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明举荐人才最主要是看有无才能,举荐之人要有一颗公正的心,而不能依靠个人情感来判断,避亲、避仇都是私人感情取舍的表现。祁奚没有因为祁午是自己儿子,就刻意避嫌,而是就事而论,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接替军尉的职务,最终为晋国推荐了一位合格的军事人才。

赵简子说自己想得到范氏和中行氏家的良臣,史黯否定了这种可能,并进行了十分巧妙的论证,他提出了一个让赵简子两难的逻辑命题。史黯首先分析了范氏和中行氏的遭遇,认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良臣。然后又退一步论证,认为两家即使有良臣,赵简子也不可能得到,因为那些家臣如果投靠赵简子,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良臣了。

探究空间

《国语》是由古人的言论汇编而成,其中记载了很多短小有趣的故事,也流传下来许多著名的言辞。例如《召公谏厉王止谤》一篇,讲述了周厉王暴虐执政,企图以暴力使人民屈服的故事,也留下“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成语。你还知道哪些《国语》中有趣的故事和名言?

可读书目

《国语》(中华经典丛书),尚学锋、夏德靠译注,中华书局

《国语译注》,邬国义、胡果文、李晓路撰,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