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产业调整意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产业调整意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有关部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近期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督查(灵台)汇报座谈会议精神及县上6月上旬召开的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加快发展苹果、养牛两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全县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就今秋和明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安排如下。

一、基本思路

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发展果品、草畜主导产业,稳定发展药、蔬菜和优质粮食生产,实行区域开发和优势开发,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使全县农业向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方向迈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二、发展目标

2007年,全县秋季新植优质苹果26000亩,落实酸枣嫁接大枣母株选留100万株;更新优质牧草2万亩,留床达到19万亩,牛饲养量达到19.1万头,出栏商品肉牛7.5万头,其中绿色肉牛1万头,完成南德温肉牛冻配改良1.5万头,畜牧业总收入达到1.2亿元,养牛收入突破1亿元;种植中药材2万亩,留床面积稳定在5万亩,完成药材总产2000吨,实现收入3000万元;蔬菜生产面积达到8万亩,无公害生产面积达到6万亩;优质粮食生产面积达到37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建成冬小麦良繁基地1.6万亩,发展订单农业10万亩。

2008年,在继续加大力度,抓好新植优质苹果的同时,完成酸枣嫁接大枣100万株;更新优质牧草2万亩,留床稳定在19万亩,牛饲养量达到19万头,出栏商品肉牛7.5万头,其中绿色肉牛1.5万头,完成南德温肉牛冻配改良1.5万头,畜牧业总收入达到1.2亿元;种植中药材2万亩,留床面积稳定在5万亩,完成药材总产3000吨,实现收入4000万元;蔬菜生产面积达到8.5万亩,无公害生产面积达到6.5万亩;优质粮食生产面积达到40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5%以上,建成冬小麦良繁基地1.6万亩。

三、工作重点

1、努力抓好优质果品基地建设。紧紧依托“平凉金果”品牌优势,突出建办优质苹果基地,以邵寨、独店、西屯、什字等乡镇为重点,辐射带动其他乡镇,今秋定植以烟富3号为主的优质苹果26000亩,其中在什字镇西郊村抓建大苗移栽示范园200亩,努力落实保苗措施,提高成活率,缩短果园幼树期,争取早挂果、早收益,到年底,全县优质苹果定植面积达到50000亩。充分发挥野生酸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枣产业,以引导农户建办家庭小枣园为主,完成酸枣嫁接大枣100万株,其中在新开乡的槐树岭抓建酸枣嫁接大枣示范点712亩,对已嫁接工程要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引导农户积极落实果盘整修、除灌除杂、抹芽、施肥等管理措施,集中力量抓好精品示范工程,促其早挂果、早见效。要实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制,由县乡分管领导、果业局技术人员共同抓建果产业示范点,定措施,定目标,定奖罚,建办精品高效果园,为全县果产业发展建立示范典型。

2、全力建设农区绿色养牛基地。坚持“种草养畜富民”的思路不动摇,按照“南繁北育”的发展格局,以发展专业村,种养大户为重点,按照科学饲养、农户繁殖、集中育肥、规模发展的思路,突出品种改良、牧草基地和养殖小区建设,发展绿色肉牛养殖。南部山区七乡镇采取购进和自繁相结合的方法,以扩大基础母牛总量和养殖量,加快肉牛品种改良步伐为重点,建成千头肉牛繁育村15个,发展10头以上肉牛繁育大户1000户,以南德温为主冻配改良肉牛8000头,养殖小区1个,其中小区年饲养基础母牛200头,授配率达到70%以上,产犊140头;北部塬区六乡镇突出“五良”技术推广,按照绿色肉牛育肥标准,大力发展标准化、无公害肉牛养殖,提高质量,增加商品量。建成千头肉牛育肥村18个,发展10头以上肉牛育肥大户1500户,出栏绿色肉牛6000头以上,养殖小区1个,其中小区年育肥出栏肉牛500头以上。同时,采取集中连片种草与农户分散种草相结合、更新种草与草原保护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行农田套种和退耕还草,更新优质牧草2万亩,留床面积稳定在19万亩,为肉牛养殖提供充足的饲草供给。

3、稳定发展药材、蔬菜及优质粮食生产。药材产业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市场需求引导群众种植价格好、销路畅、有发展潜力的黄芪、生地、白芍等特色中药材品种,全面推行规范化种植技术,着力形成主导品种突出、特色品种鲜明的发展格局,推动药材产业向特色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继续抓好两个GAP规范化药材种植示范点建设,上良西坪山示范推广元宝枫与柴胡间套作600亩,梁原安冯规范化种植白芍800亩。全县新种中药材2万亩,留床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蔬菜生产依托现有的三个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发展保护地蔬菜栽培,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动全县蔬菜生产向无公害、标准化方向发展。新建安家庄、杨村两个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点,示范种植无公害番茄、辣椒500亩。“两河”川区搭建塑料大棚3000座,蔬菜生产面积达到2万亩。邵寨、独店、西屯、什字四乡镇结合果树定植,完成果树行间套作蔬菜推广2万亩。全县完成蔬菜生产面积8.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6.5万亩。优质粮食生产以冬小麦良种繁基地为基础,分区域建立制种专业村、社,积极调整粮食作物品种结构,扩大优质粮食生产比例,建设全市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今明两年在独店、西屯、什字、上良、朝那、星火六乡镇推广种植优质专用小麦10万亩,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旱作农业等项目的实施,在什字中永、西郊、长坡、庙头、李家庄、梁咀六村集中连片建办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区1处,示范面积5000亩;在独店、西屯、什字、上良、朝那、星火、百里、八乡镇推广种植优质玉米10万亩,全面配套玉米双垄沟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独店、西屯、什字、上良四乡镇选择生产基础相对较好、群众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较高的村社,建办千亩以上优质玉米生产示范点4处。同时,以新品种豆类、糜谷、荞麦等为主发展优质小杂粮生产15万亩。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培训。通过电视、广播、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进村入户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及现实性和必要性,营造强大的声势和浓厚的舆论氛围,迅速掀起政府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的结构调整高潮。在苹果产业发展上,今后,由果业局负责,有计划地组织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有关技术人员赴外参观1—2次,邀请国内知名果树专家集中培训2次以上,聘请2名果树专家组成顾问团,常年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邵寨、独店、西屯、什字、上良等重点乡镇,要聘请果业专业技术人员或生产经销大户驻村进行技术指导,积极组织乡村社干部及群众代表到果业先进县区取经学习2次以上,组织技术人员或务果大户到村培训2次以上,确保每村培训1名果业技术员,每户有1名果树管理明白人,果农受训面要达到95%以上。县畜牧中心每年举办黄牛冻配改良技术培训班1期,各乡镇常年采取1带1的办法,选派后备技术人员到已开设冻配点进行实习培训,提高冻配质量,提升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确保黄改授配率、受胎率和产犊成活率达到标准。

2、突出抓点示范。把抓建产业示范点作为促进苹果和养牛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建立健全包抓机制,提高示范效益,发挥示范效应。果产业要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乡、包示范园,帮扶部门蹲点包抓责任制,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帮扶部门要选派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好的干部下乡蹲点,协调落实定植任务,确保任务不欠,所包乡镇定植不结束,包点人员不撤离。县上四大家分管领导,每人抓建一处500亩以上示范点,县果业局技术人员每人抓建一处200亩以上示范点,乡镇党委成员每人抓建一处100亩以上的示范点。今秋栽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乡镇,每乡镇必须抓建2处百亩以上的示范点;面积在2000亩以上的,必须抓建4处百亩以上的示范点;面积在4000亩以上的,确保抓建6个百亩以上的示范点。包点人员一经确定,一定五年不变,每年在点上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80天,由所在乡镇考勤。示范点管理情况由果业局制定标准进行考核,新植园成活率必须达到90%以上,幼园新梢生长旺盛,骨干枝齐全,树形合理,土、肥、水管理投入充足,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为了保证果树幼苗的正常生长,县农牧局、果业局及有关乡镇要抓好新植果园间作套种工作,坚决杜绝高杆深根作物进园,否则,按每亩10元的标准分别处罚农牧局、果业局领导班子,按每亩20元的标准处罚乡镇领导班子;对发生毁坏果园的要按照每亩200元的标准处罚乡镇领导班子,并责令限期补栽。牛产业示范点要在百里乡川口、崖湾、新集、柴朝四村修建标准化暖棚牛舍200座600间,新增基础母牛400头,完成黄改冻配600头,育肥出栏肉牛1000头,新种优质牧草200亩,新建黄改冻配点1处,建立领导、技术人员双轨包抓责任制。同时,各乡镇要围绕绿色肉牛育肥、冻配改良等工作的落实,由畜牧中心确定技术人员参与,抓建2—3个示范点,保证繁育冻配改良率要达到80%以上。

3、强化服务扶持。按照苹果产业发展规划,对前三年新定植苹果所需苗木费,由县上和乡镇各承担50%,以后逐步由乡村自行解决。县乡两级要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发展经验,并承担宣传培训、外出参观等费用,业务主管部门要无偿提供培训、咨询、技术服务等。为了搞好间作套种,由县农牧局对间作所需种子进行适当补助。乡村各级组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技术培训,规范化管理各个环节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支持果产业发展。县上对黄改冻配工作继续实行补贴奖励,每冻配成功1头,对冻配点予以成本补贴5元,并奖励技术人员10元。

4、推行机制创新。一是要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在确保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情况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合理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支持有积极性的农户落实产业发展用地,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牛、果产业投资开发,培育典型户,带动产业发展。二是要积极探索产业经营管理新机制。采用大户承包、委托承包、技术入股、外地能人承包、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促进产业规模化经营,不断提高产业效益。三是加强探索现有产业的经销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依托产业开发建办龙头企业,鼓励、支持县内外的经销商参与产业市场流通,争取建办2户以上的产业化加工企业。四是要不断探索示范点考核奖罚机制。示范点考核实行百分量化考核制。对抓点人员实行绩效挂钩,由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的考核管理细则,会同乡镇对专业技术人员、包抓责任人共同考核,奖优罚劣,示范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5、严格督查考核。县上对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情况将实行严格的督查、调度、通报制度,坚持每月调度一次,定期通报进度,表扬先进,督促后进,促强扶弱带中间,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各乡镇和相关业务部门,要直接深入村社、农户,认真搞好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总结发展中的典型和经验,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为结构调整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性意见。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任务欠账大,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并严肃追究责任。特别是对黄改冻配工作要实行跨年度跟踪考核管理,凡改良母牛必须向农户发放冻配明白卡,跟踪监管到产犊后达6月龄,每年3月、6月、9月底前,在乡镇组织自查考核产犊等情况并汇总后,及时申请主管部门现场鉴定,复查考核,并按产犊情况据实兑现补贴奖励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