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作者通过分析思辨能力的含义和英语学习中的思辨缺席现象,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培养思辨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思辨能力 演讲和辩论 苏格拉底教学法

1.引言

大学英语视听说是一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离不开看、听、说,即语言的输入,模仿和输出。在课堂中,机械性的语言操练和替代性、复述性等浅层次的交流活动较多,而有意义的功能际活动过少。结果,学生总是止步于内容浅显的对话和交谈,很难连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往缺乏思想深度和力度。时间长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降低,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成了视听说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瓶颈。2011年暑假,外研社举办了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研修班,主题就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我听后深受启发。因此,尝试把思辨能力的培养引入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以突破这一瓶颈问题。

2.思辨能力的含义

2.1定义

西方很多国家把思辨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例如GRE考试中的analytical writing就反映了美国教育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视。思辨能力是指“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Paul & Elder,2006:20)。其本质是指人的分析能力、论述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思辨能力在教育中是一种解放力量,在个人和公民的生活中是一种强大的资源。

2.2理论意义

具体来说,思辨能力包括多项分项能力,如何清晰地界定这些分项能力就成了思辨能力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例如,Paul,Binker,Jensen and Kreklau(1990)提出的35 dimensions of critical thought,以及特尔斐项目组 (1990)所的《特尔斐报告》中的双维结构模型。文秋芳在综合了以上理论模型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提出了思维能力层级理论模型(见表1)。这个模型把思辨能力分为两个层次: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第二层次的思辨能力包括认知和情感特质两个方面,突出了认知技能、精简了认知标准和情感特质,在教学过程中更易于操作。因此,本文以第二层次中的具体技能和标准为理论依据来探讨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的必要性

根据《课程要求》的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如何实现“有效地进行交际”?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的思辨能力。

在视听说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时,总是感到无话可说,很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缺少分析、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他们的语言表达只局限于日常的对话,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时,常常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缺乏说理的力度。当让学生在视听说课堂欣赏英文电影时,他们往往看得津津有味。但当让他们写一篇影评,评价这部电影到底好在哪里时,他们又无从下笔。这些现象都是学生缺少思辨能力的表现。也就是黄源深先生所指出的“思辨缺席”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进行有意义交际的能力。

4.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策略

今年暑期,在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研修班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孙有中教授作了题为《思辨能力培养、ESP与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报告,孙教授对思辨能力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指出,思辨能力是一种思维能力,因此思辨能力的培养要融入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之中,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重点突破:演讲和辩论;议论文写作/学术写作;和Socratic教学法。我深受启发,尝试把这些方法和策略应用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阐述演讲和辩论,以及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4.1将演讲和辩论引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

演讲和辩论是现代生活中语言交际的重要活动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演讲是指讲话人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听众做连续性发言的行为。辩论是一种培养分析能力和对某一观点潜意识地进行反省的有效教育手段,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辨能力,集语言交际、信息及思维功能于一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中丰富的材料和大学中优越的教学环境为辩论和演讲提供了可能,并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

4.1.1辩论

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辩论要和每个单元的主题结合起来,精心选题。辩论的话题往往是有争议的,辩论前学生需要查询相关的资料,对所有的观点综合分析,确立论点,形成论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评价自己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看看观点是否清晰,举例是否相关,推理是否合乎逻辑。例如在学习unit4这一单元后,我给学生留下了这样一个辩题:To be a small fish in a big pond or a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该辩题针对性强,牵涉学生毕业后对自己前途的选择,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需要进行资料收集和梳理工作,了解a small pond和a big pond的优势和劣势,并需要认清自我,然后形成自己的立论。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识别、定义、明确和阐释问题的能力。在准备立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阐述论点,选择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学生还须预测对方可能提出的论点,以及如何反击对方。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推论、假设、论证的能力。我在课堂的辩论练习中用实例告诉学生,辩论中态度要谦虚,以理服人。辩论中输了,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习对方的优点。在不断地反思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不再满足于识记,模仿,他们可以思考问题,提出疑问,积极参与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在使用中学会语言。

4.1.2演讲

把演讲作为一种教学和训练手段引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有着很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在一单元的教学结束之后,就本单元所探讨的某一主题或某一文化现象,让学生以演讲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种新型的课堂讨论方式。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在公众面前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回答听众的提问。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在实际操作中,演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在学完Unit 8后,我让学生就“my favorite festival”为话题来进行即兴演讲。此外,也可以让学生欣赏完一段电影后,组织定题演讲。例如在看过KungFu Panda后,我让学生以“culture and creation”为主题进行演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演讲是一种较高级的交际活动,对语言的流利性、准确性、观点的连贯性、逻辑的严密性、论据的充分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学生不仅提高了口语而且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4.2将Socratic教学法引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Socratic教学法以问答形式来进行,因此又常常被称为“问答法”。苏格拉底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地得出结论,帮助学生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苏式问题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类:自发的问题、探索式的问题和焦点式问题。自发的问题是非计划的,不是事先设计好的;探索式问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焦点式问题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使思维向纵深发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相关性。

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独立的话题,课堂中教师通过设置种种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聚焦需要关注的话题,控制课程进度,鼓励学生参与。以Unit 6为例,可以这样设置这三种问题(见表2)。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三种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的对话更聚焦,从而讨论过程更细致、更严密、更合乎理性和逻辑,因此更加有效。因为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更加关注教学主题。另外,它还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在问题对话中不断地思考,以清晰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思考的精神。因此,苏格拉底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积极性、批判性和探究性。在运用苏式提问时,教师要妥善把握提问的时机,待时而动,做到恰到好处,控制有度。

5.结语

“思辨缺席”现象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了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思辨能力的含义,论证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必要性和方法策略。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教学过程,并非立竿见影。因此,教师应该把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创新教育理念,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既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又培养思辨能力,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交际能力在认知技能、情感特质的培养中不断提高,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

[2]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

[3]汪洁婷.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创新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教材革新[J].科教文汇,2010,(26).

[4]文秋芳,王建卿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

[5]张立梅.苏格拉底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