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育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育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体育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高位人群,分析该人群产生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干预的对策,对于解决职业倦怠,培养一支忠诚于国家的教育和体育事业,政治理论过硬,思想道德修养较高的辅导员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开展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体育院校 辅导员 职业倦怠

一、前言

“职业倦怠”(burnout)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用于描述职业者长期处于工作压力和角色冲突下的心理上的极端反应。这种极端反应会导致职业者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极度疲劳,并诱发其他心理问题。对于体育院校辅导员而言,这种极端反应不仅会导致上述不良影响的产生,更有可能使辅导员因此与学生产生敌对情绪,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影响到思想教育工作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到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结合体育院校实际,理清体育院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与干预,不仅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素质教育所必须的。

二、体育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职业化的需要与自身专业素质的矛盾。

体育院校辅导员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而且最好具备较强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大部分体育院校的辅导员均存在着两种非专业化现象:一是本专业毕业,具有较强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掌握有所欠缺;二是思政专业毕业,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功底,但对体育知识不甚了解。以西安体育学院为例,学院现有的辅导员中一半以上毕业于体育专业,而其他辅导员大多是政治、教育、法律类专业毕业。体育院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这一问题,迫切需要他们不断拓展自身知识,将思政教育与体育专业相结合。但由于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过于繁忙,留给个人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较少,加上学生人数众多,工作难度和责任大,常常容易因此而忽略了自身的学习。

(二)完善人格的需要和价值选择的矛盾。

辅导员从事的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事业,要求自身具备较高的人格魅力和修养。但是受到社会价值取向和现实生活的影响,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抬头,迫使不少辅导员的价值取向转向了现实需求。是甘于平淡,还是转行寻求轰轰烈烈;是固守清贫,还是追逐名利;是无私奉献,还是斤斤计较?这些问题是当前社会背景下,摆在每一个辅导员,尤其是体育院校辅导员面前的选择题。他们固然很想坚守最初的理想和信念,但往往现实会将这些信念击得粉碎。

(三)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与角色认同缺失的矛盾。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最需要的就是尊重与自我实现,体育院校辅导员也不例外。体育院校辅导员往往在求学阶段是各个体育院校的精英。他们希望在工作中得到学生、同事的尊重,更希望获得领导的认可和赏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尊重和自我实现很难得到认同:有些辅导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工作方式方法欠缺,学生将其视为维持学校秩序的编外警察;专业课老师认为辅导员工作谁都可以做,将其视为编外勤杂工;体育院校普遍重视教学科研训练,辅导员的工作得不到真正的重视和认可;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教课的人才是老师,而认为辅导员只是编外保姆。而且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周期长,见效慢,工作评价难,这些都导致了辅导员缺乏角色认同感。

三、解决体育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二)学校重视是前提。

如前所述,虽然中央与学校在政策上都对辅导员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充分的肯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所有的体育院校领导都对辅导员工作给予足够关注。所以,解决体育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前提就是学校领导重视,要把学生工作放到与教学科研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看待。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要经常关注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是辅导员感到自己受到了学校的重视,从而自发地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以积极健康的情绪来应对工作,避免出现倦怠情绪。

其次,体育院校还应建立健全辅导员专业化培养和选拔机制。对于辅导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例如定期组织辅导员外出参观学习,参加各类政治理论、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培训等。

再次,要对辅导员的职称评审、晋升等事关个人发展的问题建立合理机制。例如西安体育学院的辅导员评审单列就非常有利于辅导员的职称晋升,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

(二)社会支持是背景。

研究表明,当其他威胁健康的因素发生时,缺乏社会支持的人比那些经常有朋友交流,有较多社会支持的人更可能生病甚至死亡。因此,一方面,辅导员应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将自己面对的问题与领导、同事、朋友甚至学生交流,以更好地化解不良情绪,避免职业倦怠产生;另一方面,全社会都要对辅导员的工作予以理解和支持,当然这既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

四、结语

研究表明,体育院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在明确他们产生职业倦怠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预防和干预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不仅对于建设一支忠诚与教育、体育事业,充满生机活力的思政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更对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全民健身效果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7.

[2]时太伟.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几点思考[J].济宁师专学报,2007.

[3]王淑仙,贾蕊蕊,崔海英.专业组织:辅导员职业化的有效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