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体教结合”模式创新人才的培养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回顾北京和伦敦奥运会,中国在举国体制下取得了体育的辉煌成绩。金牌强国不等于体育强国,在我国,群众体育与美国这样的体育强国来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体教结合培养创新人才该项目思考的必要性及该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思考构建,主要以创新人才试点培养学校的形式出发探讨乒乓球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 体教结合 创新人才 乒乓球 人才培养
作为金牌大国的中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有很大的脱节,中国体育人口比例较小,青少年体质下滑,众多赛事后备人才缺乏。而像美国这样的大国,群众体育却是竞技体育的强大支撑。菲尔普斯、林书豪等就是体教结合的典型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表示,体教结合是一条很好的路子。将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和体育训练资源紧紧结合起来,发挥教育、体育部门的优势,谋求一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让大中小学互相衔接完整。
一、体教结合的必要性
(一)群众乒乓球与竞技乒乓球结合并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优势项目,又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具备体教结合的条件。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严重不协调,这样的结构模式不利于乒乓球运动的创新和在国际上的发展,并且对自己之后的发展也很不利。传统的三级网已不被太多的家长认可,较多数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已经不太愿意把赌注压在冲冠上。而中国三级网的培养模式恰恰需要牺牲百分之九十的“塔基”来衬托培养那百分之十的塔尖。这种形式严重影响了乒乓球运动的参与加入热情。应尽早实现大、中、小学的衔接,体教的紧密结合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之路。
(二)体教结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健康活泼的生长。将素质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应用到乒乓球学习中,为学生的未来和发展服务,同时也为终身体育服务。把乒乓球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谨慎的行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三)乒乓球体教结合是国际发展的需要
目前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处于一个瓶颈阶段,把这项优秀的运动项目推广到世界,这是我国乒乓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的。中国乒乓球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将成为一个主要方向。这就需要乒乓球创新人才的努力,同时也体现了对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乒乓创新人才的急切需求。拓宽学生专业学习和交流的界面,提高同国外乒乓球组织或个人的沟通能力。
(四)体教结合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目标
将体育运动纳入教育并融入人类文化和生活中,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目标。顾拜旦创立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目的,就是通过体育运动教育青年。从这一思想出发,他的基本目的不是用奥林匹克运动去推行竞技运动,而是要把竞技运动纳入教育,进而把体育纳入人类文化和生活过程中。于是,奥林匹克主义将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没有了教育,奥林匹克运动的崇高目标就无法实现,离开了教育,现代体育就会出现异化。将体教结合用于乒乓球运动上,回归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目前在我国,体育还是体育,教育还是教育,学校与奥运会没什么必然联系。甚至在九年义务教育上,我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打球上,不怎么学习文化知识。事实表明,体教结合这样一个创新人才的培养的项目是格外有意义的。
二、项目实施可行性的分析
(一)市属重点中学(以北京为例)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本项目构想的重要支撑。市属重点中学在素质教育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上都占全国的前列。其优秀的教师队伍,硬件设施、丰富的办学经验、良好的组织学习氛围、精湛的办学模式等都为我们乒乓球创新人才和体育专长生的培养做了有力的保障支撑。
(二)乒乓项目的专家可为本项目提供细节谋划。北京聚集全国最优秀的教练员资源,她们的专业技能、行业背景、相关知识、人品气质都很优秀。他们是培养优秀合格运动员的把关者和优秀教练员的挑选着。
(三)重点中学师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是乒乓球创新人才培养各个研究项目的保障。智慧,团结的优秀团队,以及专业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的理论精华,是探索乒乓球制胜规律因素和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资源,也是乒乓球国际交流的保障。
(四)强强联合是项目成功的保障。以往的“体教结合”,是体育靠近教育,效果很不理想。现在将体育靠近教育,先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结合优质体育资源,这种模式会运行叫顺畅。因为在中国国情之下,教育第一,优秀教育资源才是大多数家长所追求的。解决了最优教育资源问题,就抓住了此项目的龙头,这样我们将会有较多的生源用于挑选。
三、结论
以市属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切入点和支撑来推行体教结合的乒乓球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可行而急切的。是乒乓球运动员最好的选择和发展,也是乒乓球向世界展现的绝好良机。
参考文献:
[1] 潘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培养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目标、原则、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6):38.
[2] 陈道裕.“教体结合”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体育科学.2006(1):82.
[3] 牛云杰.新时期“体教结合”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J].山东体院学院学报.200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