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48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48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不良反应和有关的因素。方法:选取本院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48例,使用SPSS8.0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剂量、给药的途径、合并用药都是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而且在临床中容易被忽视,临床中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11-01

通常而言,在药物不良反应中,主要以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的情况比较多,在药源性疾病中所占的比例达到25%左右,而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具有抗菌性强、不良反应率小、使用方便等优点而广泛运用于临床医疗当中,但是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大面积使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日渐增多。本文在本院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ADR)的病例中选取48例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帮助医生更加合理、正确的对患者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之间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病例48例,年龄为26至73岁,其中女性12例,男性36例。

1.2方法:使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把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病例的基础疾患、用药剂量情以及情况、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详细症状、处理情况和转归都记录下来,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评判标准来进行筛选,使用SPSS8.0的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检查结果: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程度分别为:轻微的反应或者疾病31例,不良反应症状明显16例,主要器官或者系统严重损害1例。不良反应转归的病例为:治愈36例,好转11例,后遗症1例。

2.2临床表现以及转归:由于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而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一般症状是头痛、眩晕、耳鸣、失眠、乏力以及疲倦等,严重者则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神经兴奋、焦躁、幻听、抑郁等症状。占一半以上的病例并不用对病例进行治疗,只需要在停止用药以后这种不适的症状就会逐渐的消失,其中有3例不良症状较为严重的病例在停止用药以后还配合使用安定、鲁米那之后,不良症状逐渐消失了。

3 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的不良反应一般是在第一次用药后的1-4天之内。而且由于其反应不是很明显,容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和误诊,所以我们对此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造成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包括年龄、以往病史、肾脏功能、用药剂量和途径以及合并用药等。其中,用药剂量和途径以及合并用药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

首先,患者的年龄非常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通过本次查阅48例不良反应的病例可以发现,年龄较大的患者占本次分析的比例较高,其比例达到了38.2%。通过查阅其他国家的三年的资料可以知道,在国外,由于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约占住院患者人数的百分之四,不良反应中患者年纪超过六十岁的人数所占比例将近有百分之四十。年龄较大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比起年纪较轻的患者而言,多出十五倍。这可能与老龄人群自身的的身体有关,老龄人群的内部器官已经开始慢慢衰退,或者同时患上几种疾病,这时候需要通过使用几种不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此一来使得老龄人群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大的增加了,所以也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当给老龄人群用药的时候,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调整用药剂量,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次,以往病史也是增加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枢神经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患有神经系统的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综合症、脑动脉硬化、脑瘤等患者,由于其血浆蛋白含量的降低,使得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能力下降,不能够很好的维持血脑屏障,使得其遭受破坏,脑组织液中药物含量增高,致使人体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

另外,有不少不良反应都是由于几种药物一起使用所造成的。在本次临床分析中,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的比例占到了70.1%。就现在情况而言,普遍认为随着合用药物种类的增加,会提升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尤其是当使用的2个药物对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都会产生影响的时候,这个时候一起使用这2种药物会对加大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茶碱类、、NSAIDs以及卡马西平等药物不宜与氟喹诺酮类药物一起合并使用,当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慎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病情需要必须合用的情况下,要尽量减少用药的计量和及时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同时,也要尽量避免与富含钙、铝、美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合并使用。

最后,造成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枢神经不良反应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用药剂量和途径。我们知道,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通过静脉和口服两种方式来实现给药,静脉用药可以在体内得到迅速的吸收,利用度高,但是消除缓慢血药浓度的时间较长。而不良反应与用药的剂量成正比的关系,因此在静脉注射用药时,需要控制好给药的速度,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经常会发生由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且造成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的病理机制并不明确,基于以上这些情况使得区分是不是由药物所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是非常的重要的。为了更加合理、科学的给患者用药,医务人员在开药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的药物种类尽可能的少,在多种药物共同使用的时候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2)问清楚患者的药史,对哪些药物过敏。(3)能口服的不静脉用药,尽可能少的使用注射剂。(4)给老年人患者用药的时候,要格外的注意监测其肝、肾功能有无受损情况,如有应采取减量或更换其它适宜的药品。(5)用药的剂量应该按照患者的年龄、体重、机体的具体情况,以药物的半衰期为依据合理制定给药时间;如果采用静脉用药还应控制好给药的速度,避免短期内用药过多或代谢过慢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朱蓓蕾,张春红.68例药源性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病例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3):381.382

[2] 苗亮;;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20期

[3] 厉伟兰,邵华,郑向宇.莫西沙星致老年患者精神和视觉异常[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2):144-145

[4] 高伟波;朱继红.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疑难病杂志;2008年08期

[5] 段超伟,戴莉.盐酸环丙沙星片致皮肤过敏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