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刘芳艳 坚韧不拔的中华孝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虽然贫困、不幸,甚至渺小、弱势,“低到尘埃里”,刘芳艳却十几年如一日,用行动书写着一个大大的“人”字!正是在这种看似琐碎、细微、平凡的挣扎、坚守与奋斗中,绽放出当今社会难能可贵的人品之真、人格之高和人性之美。
“第一次看到刘芳艳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她。她穿得太老土了!她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沧桑……”说起刘芳艳,她的同学李志敏怜惜之余,更多感佩:“随着了解的深入,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不是因为她的家境贫寒,而是因为她在苦难面前的坚忍不拔与自强不息!”
今年26岁的刘芳艳,经历了同龄人难以想见的坎坷与艰辛:13岁时,父亲病危,她东奔西走;在大学里,她带着母亲,一边读书,一边打工……虽然贫困、不幸,甚至渺小、弱势,“低到尘埃里”,她却十几年如一日,用行动书写着一个大大的“人”字!正是在这种看似琐碎、细微、平凡的挣扎、坚守与奋斗中,绽放出当今社会难能可贵的人品之真、人格之高和人性之美。
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1984年,刘芳艳出生在宁夏隆德县城郊乡下沟村(现城关镇八里村)一个农民家庭。虽说是女孩,她的降临却正遂父亲刘百义的心意。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加上妻子是盲人,他心里一直盼着这第二胎能生个闺女,长大后可以照顾妻子。
然而,上天好像故意要考验一下这对贫寒的苦命夫妻:女儿还没满月就罹患血管瘤。刘百义多方求医,甚至不惜下跪,终于为女儿捡回一条命。
母亲双目失明又患有风湿,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父亲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忙完地里又忙家里。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刘芳艳一出生就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窘迫,小小年纪就学会为父母分忧,6岁就学会了洗衣做饭、拾粪烧炕。
记忆中,父亲常常拉着板车带母亲到各地求医。后来,母亲的风湿病终于有了好转,可父亲却病倒了!1998年秋,刘百义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加上劳累过度,患上了严重的萎缩性胃炎。
为了给父亲治病,13岁的刘芳艳四处筹钱,她向所有认识的人讲述家里的困窘和父亲的病痛,请求好心人救救她的父亲。当她与哥哥拿着东拼西凑借来的钱将父亲送到县医院时,父亲的病已转变成食道癌,需要到固原市动手术。
动手术的钱不够,为了救活父亲,刘芳艳甚至找到了时任隆德县县长王学宽。那天,下着大雪,她早上7点就守候在县政府门口,一直到晚上6点多钟,才鼓起勇气敲门。王县长了解到刘芳艳家的困难后十分同情,当即安排民政部门批了1000元钱。
不幸的是,父亲的癌细胞已经扩散了。翌年农历六月十六,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刘百义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眼里噙着泪水,拉着妻子和女儿的手始终不肯放……
父亲去世时,家徒四壁,连入土为安都成为问题。再去找王县长?不行,不行,刚找过他筹医疗费,现在又去找他要钱办丧事,刘芳艳实在开不了这个口。最终,还是她所就读的学校师生捐款,才最终把父亲安葬了。
父亲去世后,14岁的刘芳艳和19岁的哥哥刘仓担负起了生活的重担。农忙时节,她帮助哥哥一起打场;平时,本应住校的她,每天放学后都急匆匆赶回家里,做饭、洗衣、做家务,照顾母亲,忙完后才在灯下写作业、预习功课,常常累得趴在桌上就睡着了……
就这样,刘芳艳读完了初中、高中,2003年考入了湖北省荆门市职业技术学院(现荆楚理工学院)。她带着暑期打工挣得的600元钱依依不舍地告别母亲,走进大学校园。
当时,负责新生接待工作的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学生科科长王世友在见到刘芳艳时,不禁心头一震,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0年,刘芳艳是他见过的最贫困的学生。
第一个学期,刘芳艳整天靠方便面度日,一个月下来,竟只花了90元生活费!虽然节省着度过去了,可她心里清楚,没有经济来源,再怎么省也不可能解决三年读书问题。
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学院给她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刘芳艳负责每天打扫9个教室的卫生,一学期下来,挣了900元。
周末闲暇,当同学们都在休息的时候,她却跑到大街上做推销。尽管很累、很苦,她却乐观向上,始终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坚信明天会更好。
感谢有你,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求学在外,母亲杜桂兰是刘芳艳心底深深的牵挂。尤其是,2003年11月,哥哥刘仓外出打工后。
2004年寒假回家,刘芳艳心疼地发现,母亲的脸又黑又脏,人也瘦了一圈。当时,别人家都在热热闹闹地置办年货,刘芳艳家却冷清得让人害怕,母女俩抱在一起哭成一团。那个寒假,刘芳艳在家呆了8天就哭了8天,一想到父亲的去世、母亲所受的苦难、哥哥的杳无音信,她都会忍不住痛哭一场。
返校后,刘芳艳时常思念独自在老家生活的母亲。母亲眼睛看不见,烧火做饭会不会被烫着?山路坎坷,母亲走路时会不会被绊倒?……
2005年初,不幸的事发生了:杜桂兰在摸索着上山砍柴时,摔下了山崖。得知消息,刘芳艳心如刀绞,含泪奔回家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老瘁。”看到母亲可怜的样子,她发誓:再也不离开苦命的母亲。
对母亲,刘芳艳满心疼惜与感恩。母亲杜桂兰三岁时患眼疾,她愚昧无知的奶奶竟用手将她的眼珠挖了出来,从此,杜桂兰永远失去了光明。“妈妈把我们兄妹俩养大非常不容易!因为眼睛看不见,妈妈用筷子或汤匙喂我们时,不是把饭菜弄洒了,就是喂到鼻子或眼睛上。最后,她只好把双手洗干净,用手指蘸着食物,试探着把食物一口一口地喂给我们……”说到这里,刘芳艳不禁泣不成声。
为了照顾母亲,她向学校请求休学一年。2005年5月,在母亲病情好转后,刘芳艳带着她到天津打工,准备照顾母亲的同时,赚钱完成学业。她先后做过推销员、服务员等工作。后来,一位名叫祝承曼的火锅店女老板可怜并收留了刘芳艳母女俩,提供了一个单间让母女俩住下,刘芳艳就在店里做起了服务员,一干就是5个月。
转眼到了2006年春节,距休学已有8个月时间,她无时不刻不在憧憬着重返校园。春节刚过,刘芳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千里迢迢带着母亲回到荆门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求学。
得知刘芳艳返校了,而且带着盲母,边求学,边打工,全校师生深受感动,纷纷从物质上、精神上关心、帮助母女俩:不仅为母女俩提供了一个单间,还每月给杜桂兰100元生活费,并为刘芳艳安排了两处勤工俭学的地方;刘芳艳所学的计算机绘图专业需要上机训练,学校立即决定机房长期对她开放;因为休学,刘芳艳的学习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学院领导又安排老师为她义务补课……
重返校园后,刘芳艳和2004级的学弟学妹们成了同班同学。同学们无私地关爱她,把她当作亲姐妹,还常挤出时间照顾她的妈妈。
宅心仁厚的古城荆门人,向她敞开了温暖的怀抱。刘芳艳时常感动地说:“同学就是我的兄弟姐妹,老师就是我的亲人,学校就是我的家,荆门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呀!”她满怀感恩之心,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脸上始终挂着明朗的笑容。
微笑,永远是她面对生活的表情。“芳香催人醉,艳阳暖人心”,刘芳艳的微笑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同学病了,她会抽空照顾;同学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她会耐心开导;她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学院团委组织到荆门敬老院帮老人们打扫卫生、清洗被褥,她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始终冲在前面,学院组织的扶贫帮困结对活动中,她带头把自己身上仅有的捡矿泉水瓶换来的5元钱捐给荆门仙居的贫困学生……
刘芳艳的生活总是紧张而又忙碌:每天早晨,她安排好妈妈后,就匆匆忙忙赶到教室。中午,下课后急急忙忙跑向食堂,穿上工作服开始帮厨。忙完后,她拿着盒饭,急匆匆赶回她和母亲居住的小屋,与母亲一道吃饭。每天傍晚,是她和母亲最快乐的时光,母亲听着她洗衣服、整理房间、读书读报,或讲学校里发生的趣闻趣事。
母亲欣慰之余,非常心疼女儿,常常絮叨自己拖累了女儿,刘芳艳却总安慰她说:“妈,您看我的好多同学,上大学难得见到妈妈,我却天天都能见到您,比他们好多了!再说,您是我妈,孝顺您是天经地义的呀,我就乐意做您的‘眼睛’和‘拐杖’!”她依偎着母亲,满脸的幸福。
孝无声,爱无休。从小,她便感受到父亲对母亲的爱,也传承了这种爱。令她记忆犹新的是,一次,母亲摸索着烧火做饭,烧着了一旁的破箩筐,母亲用双手扑打火苗,手和脸都烧伤了,长发也烧焦了。父亲回家后,心疼地给母亲敷药,并训斥两个孩子没照顾好妈妈,这让刘芳艳深深地意识到,双眼失明的妈妈是多么需要人细心照料呀!在父亲的教诲下,孝顺母亲渐渐地成为刘芳艳兄妹俩的一种习惯。
自眇者,天助之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种种贫寒与困苦使得刘芳艳一直处于辍学的边缘,但她一路磕绊着走进大学,坎坷艰辛的求学经历让人唏嘘不已。
在刘芳艳的老家,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上小学时,就有人说,家这么穷还上什么学呀!不如早点回家算了,既可以减轻家庭负担,也可以帮家里做事,但刘芳艳及其父亲、母亲却不这样看。1997年9月,刘芳艳考入隆德县二中,是家族中第一个读初中的“凤凰”,父亲为此高兴了好几天。
虽然家境贫寒,刘芳艳在学校的表现却相当不俗:她曾在全年级初一数学竞赛中获得过二等奖,作文竞赛获得过全区一等奖,硬笔书法竞赛获得过全年级二等奖……
也许是她的执著、勤奋与优秀感动了上天。父亲去世后,在宁夏支教的南京大学98级强化部理科班的吴芳、陈琰、洪婷、张文君、葛宇菲、周景明、刘嘉瑜等7名女生知道了刘芳艳的情况。刘芳艳高中三年期间,7位女生每学期都会寄给她300元钱,并通过写信、打电话的方式一再勉励她克难奋进、努力学习,这让她感到很温暖,也很感激。
父亲去世后,有人劝说刘芳艳换亲,给哥哥找个媳妇,母亲杜桂兰坚决不答应。刘芳艳也考虑过出去打工挣钱,母亲却说:“再苦也要读下去,读了书你才有出息呀!”几经斗争,刘芳艳坚定了读书的信念,暗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让母亲过上好日子。2003年,她成为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
当同龄人沉迷于网络游戏、言情小说、美食购物时,刘芳艳却毅然用瘦弱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担,带着双目失明的母亲上大学,顽强而自信地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和学业。
她深知自己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从不敢有半点懈怠。在勤工助学的同时,她从不迟到、早退,上课时,总坐在教室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专心致志地听讲,每天晚上,她都要把一天所学的知识全部弄懂后,才肯上床休息。
一边上课,一边打工,一边照顾母亲,紧凑的生活节奏让刘芳艳养成了做事麻利、高效的习惯。上课的时候,她总提醒自己:“你一定要听懂,下课了就没时间再来学习了。”
上大学前,刘芳艳只在高三时摸过一次电脑,上大学后,她学的是计算机绘图专业,学习的压力可想而知,但生性好强的她,靠着努力与勤奋取得了中上成绩,令同学们佩服不已。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刘芳艳的孝心、自强与坚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2006年3月8日,《荆门晚报》在头版头条以《生我是娘》为题报道了刘芳艳的事迹,在湖北乃至全国引起了报道热潮,她的典型事迹也迅速成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鲜活素材。
专门发文,要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报道宣传刘芳艳的感人事迹,还特别要求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栏目中予以报道。
一个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人,生活是不会辜负她的:2006年,刘芳艳入围感动中国2006年年度人物,被、教育部、团中央等6部委评为十大中华敬老孝亲楷模;2007年4月,她被湖北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授予全省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2007年7月,大学毕业后,她被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录用。
刘芳艳非常珍惜这份目前的工作,感谢赵继军、蔡金成等诸多领导对自己的栽培与帮助,感念社会各界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她发自肺腑地说:“生我是娘,我一定要把她照顾好,让她安享晚年;教我是党,我一定要勤奋学习,用所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报答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