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话:孔子的师生交往理念及其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话:孔子的师生交往理念及其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孔子的师生交往理念

1.以“仁”为核心的人本交往思想。“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也是他的人本交往思想的核心。他经常谈论“仁”。在《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仁”者,“爱人”也。从人从二,主体际或多极主体之义,交往之义。“仁”的指义,针对不同的对象主体,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孔子曾给予过各种不同的规定:“仁者爱人”“孝悌”“克己复礼”“忠恕”之道、“由己及人”之取向。我们认为,“仁”在孔子的解释中有两层最基本的意义:一是“仁者人也”;二是“仁者爱人”。所谓“仁者人也”,就是说仁学是主张以人为本的学说,其最终目的是要探求和阐明关于人的问题,即人之所以为人,人的价值和作用,人的生存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人类的道德、文化等等精神现象。所谓“仁者爱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资格,把人当作人来爱。在社会交往实践中表现为关怀人、尊重人、爱护人,维护人的尊严,反对肆意践踏人。因此,有学者认为,孔子的仁实际上是一种“具有人道主义博大精深的人本哲学”。

2.立足于培养“完人”的对话教育内容。孔子特别重视师生对话在培养“完人”中的作用。对话的内容既有理性的文化精粹,又有感性的生活经验,还有实际的行为操作,是着眼于学生丰富的情感精神,深深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其对话的目的在于培养既有渊博知识,又有经世致用才能的“仁”“智”“勇”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方面,他重视理性的文化精粹及其全面发展的价值。他在教育教学中把收集到的历史文献材料,精心加工整理,编成教材《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这些内容涵盖了政治、历史、文学、道德、哲学、习俗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孔子时代的文化精粹。他从“成人”角度确立了各门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如《诗》使人态度温和、性情柔顺,为人敦厚朴实,而不至于是非不辨;《书》使人知道上古以来的历史,通晓先王的施政之理,而不至于乱作评论等。为便于学生的成长,孔子还注意了这些学科的顺序:“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孔子的教育内容偏重社会政治、伦理、历史等人文方面的知识,忽视科技和生产劳动知识。

另一方面,孔子经常用生活中的感性材料来教育学生。当他的学生问政、问仁、问学时,孔子皆能列举生活中的事件,深入浅出地予以解释。孔子特别强调行为修养和言行一致的教育。他认为知易行难;“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未之有得”那种“巧言令色”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他甚至把“行”的教学看得比“知”更重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所讲的“行”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做人之“行”(如当仁不让、闻义能徒、择善而从),修己之“行”(如知过能改),为学之“行”(如音乐和体育训练等积极的实践内容)。

3.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价值的对话教育方法。从总体上看,孔子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对话、讨论教学。这种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具体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多向交往性,即通过师生民主平等地交往和相互作用(包括谈话、讨论、相互启发、对话等)来展开教学过程,实现教育目的。整个一部《论语》主要是孔子与学生的对话记录。特别是《先进》中关于“闻斯行诸”的对话,孔子与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四人的对话,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对话教学的情景。二是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孔子从人性向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人有主动的先天趋向,强调后天自我努力的重要性:“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他勉励学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把为学、为人、为政统一在一起,把自觉主动看成是动态的自我生长过程。三是启发诱导性,即强调教育要促进学生认知的更新、思维的发展、智慧的生长。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他认为不论学习知识或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对当代大学师生交往的启示

深入地挖掘孔子师生交往理念的合理内核,不仅可以激活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内在智慧,而且可以使当代大学师生交往获得诸多有益的启示。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话是建立良好师生交往关系的基础。孔子的教育活动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种共同寻求真理的方式则是对话。孔子教学时,并非高坐讲台,而是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间,常常与学生展开比较平等的对话。

孔子平等地与学生交往,使师生之间坦诚相待,达到心灵沟通。子路与孔子出身不同,阅历不同,所以师徒二人经常产生意见分歧;由于子路心直口快,因而子路有时不理解孔子,批评孔子。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孔子或者教导弟子,使之改变看法;或者听从弟子的建议,改正自己的行为,二者表现出良好的情感融通与互动。

对话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言谈,而且是指双方的内心世界坦诚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对方的真诚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的关系。在对话中,教师是学生的伙伴、朋友,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休戚相关、情感融通;这就意味着要消解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淡化教师的至上权威,打破教师一言九鼎的局面,解放学生。教师不再把学生看成是任人描绘的“白板”或捏塑的“蜡烛”,而是看成具有丰富个性的价值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对话者”的角色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消失,相反,教师的作用更大了,从以前的单纯传授知识到促进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

2.生活世界既是师生交往行为的现实起点,也是归宿。孔子的对话教育内容是紧贴现实生活的,是深深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可以说生活世界既是他和弟子展开交往行为的现实起点,也是归宿。他的教学目标不在于让学生掌握道德的学问,而在于让学生在“洒扫应对进退”中践行道德原则。

由于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冲击,现代大学教育本身也日益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在大学教育领域,则表现为科学教育的彰显,人文教育的缺失,师生交往的工具性价值凸显,导致了师生交往中的“生活世界殖民地化”。这也正如朱小曼教授所述:“传统的师生关系变得日益工具化,甚至日渐冷漠和敌对。”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大学教育交往中师生彼此的生活世界,凸显师生交往的情感精神性,使师生在彼此的生活世界里共创共享,从而实现各自生命价值的提升。

3.教学相长是师生双方实现教育交往的共同目标。孔子对话教育中的教学相长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他常常以交流体会的姿态与学生进行谈话,认为自己和平常人一样,有长处,也有不足之处。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他乐于接受学生的批评,对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备。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之一,他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孔子因此责怪他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他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实现教学相长。有一次,在孔子周游列国途径卫国的时候,把持国政的卫灵公夫人南子派人召见孔子,孔子不得不与之相见。由于南子声名狼藉,子路对孔子的这一举动十分愤怒,孔子不但接受了子路的批评,而且还对弟子解释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在施教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子愈教人子愈博”,实现教与学相得益彰。这种教学相长正是大学师生双方实现教育交往的共同目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教育资源也变得极为丰富,大学生信息接受的渠道和视野也变得越来越开阔。这些变化给大学师生交往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实现从“独奏者”到“伴奏者”角色的转变,不再把学生作为占有和利用的客体对象,而是把学生视为主体之间关系的共创共享者,引导学生而非塑造学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并最终实现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8.

[2] 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182.

[3]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4] 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373.

[5] 朱小曼.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